第235章 ,西域局势与战俘生活(1/2)
第235章 ,西域局势与战俘生活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10月5日,长安城,总参谋部张献忠、高大壮和王耀文三人神色匆匆地前来见徐晨。三人见到徐晨后,王耀文率先开口道:“都督,我想成立一个西域商社,一方面为镇西都护府提供后勤保障,另一方面,为重新攻占西域早做打算。”
徐晨微微皱起眉头,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说道:“目前都督府下一步进攻的方向是中原,暂时还没有对西域动手的想法。中原地区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都督府需要集中精力应对,都督府暂时没有精力去管西域的事情。”
王耀文早有准备,他向前迈了一步,语气诚恳且急切:“都督,如今西域的情况十分特殊。现在西域势力三分,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相互征伐,整个地区混乱不堪,加上天灾不断,这三个汗国的力量都有极大的衰落,內部的衝突矛盾却急剧增加,现在是插手西域事物最好的时机。”
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旱灾蝗灾连连,天灾严重打击了西域本土势力,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歷史上是准格尔成为这片土地的霸主,给大清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徐晨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小冰河时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巨大。大明的农业受到了极大的重创,百姓生活困苦,各地起义不断。
而大漠西域自然条件更差,他们的矛盾衝突更剧烈。在天灾的影响下各方汗国损失惨重,这些游牧民族为了爭夺本就不多的资源,杀得昏天黑地。一般情况下,中原的王朝也会被天灾折腾得痛苦不堪,忙著平定內乱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理会西域大漠。但王耀文所说的机遇,也確实让他心动。就像大唐初期,李世民抓住机遇,一战灭了突国,和当时突蕨遭遇天灾有很大的关係。
王耀文见徐晨有所动摇,便继续详细地介绍西域的情况:“现在西域有三大汗国,其中靠近哈密的叶尔羌汗国,是由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在100多年前建立的,统治范围覆盖了天山南部大部分地区。不过,叶尔羌汗国內部教派斗爭激烈,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严重削弱了汗国的统治基础。同时,他们还面临著北方准格尔部的入侵,
这个国家隨时都有可能彻底被准格尔吞併。这也是我们都督府要提前布局西域的原因。”
徐晨静静地听著,脑海中努力构建著西域的局势图。
王耀文接著说道:“准格尔汗国靠著强大的骑兵实力逐步壮大,大有吞併叶尔羌汗国的势头。而位於西域西北部的哈萨克汗国,其疆域辽阔,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同时也与周边地区开展了一定的贸易往来。现在哈萨克汗国与叶尔羌汗国保持盟友关係,共同对抗准噶尔汗国。”
徐晨听后,眉头紧锁。叶尔羌汗国和哈萨克汗国,他在后世听都没听过。
倒是准格尔这个名字,他最初听到是在看《康熙大帝》这部电视剧里面,好像和康熙在大漠上打过一仗,被打得大败。
后来网际网路兴起之后,很多人宣传说乾隆是最合格的封建帝王,准格尔汗国是在他手中彻底覆灭的,为了灭亡这个国家,他直接把这片地区的人都给屠杀乾净了,让一个强盛的游牧国家只留下了一个地区的名字。也就是说差不多100年时间,这个准格尔汗国都处於势力的上升时期,给清朝带来了极大的边疆隱患。
一个处於上升时期的游牧国家,不现在把它拍死,未来付出的代价只怕会更大。
他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你想成立西域商社,都督府可以答应。但你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看住西域,让西域不能统一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卖一些火枪、火炮给叶尔羌汗国,加强一下他们的军事力量。”
稍作停顿后,徐晨又补充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军火换土地,真到了国家都快灭亡的时候,我想叶尔羌汗国会愿意的。”
徐晨对国际军火商的手段並不陌生,昂萨匪帮就是这方面的行家,几百年来,全球几个热点地区都深受其害。
但在封建时代玩这一套要谨慎,大宋就是完美的反面典范,联金抗辽把自己玩死,南宋联蒙抗金再次把自已玩死。好在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前期,草原民族即將步入能歌善舞的时代,徐晨不怕自己玩塌了。现在削弱一下三方的势力,等到大同社腾出手来攻占西域就方便多了。
虽然徐晨也看不上这片穷地方,现在是大航海时代,大同社要真统一了天下,下一步就要造海船南下准备攻占南洋地区,把西班牙人、尼德兰人、葡萄牙人的势力赶出去。比起富裕的南洋,大漠真的是穷得只能吃草的地方,但谁让这片地区是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地盘,不把西域彻底收服,他总觉得天下不完整。
徐晨离开之后,王耀文有些不確定地问道:“都督这算是答应了?”
张献忠爽朗地笑道:“当然算是答应了,让你见机行事,那到底要不要出兵,还不是你自己的决定。”
高大壮摸著下巴,认真地想了想道:“我等对西域了解的太少了,就这样贸然杀进去不好,最好找一些了解当地的人。”
王耀文迟疑道:“找一些熟悉西域的人,我等大部分都是延安府人,对西域了解的可真不多。”
张献忠自信地说道:“我倒知道几个有用的人,交给你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就是贺虎臣他们,这些將门都有商队,他们跑大漠、跑西域,肯定在西域有关係,我安排一下,把这些人交给你。”
王耀文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希望的笑容。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10月6日,长安城,战俘营地。
这里关押的基本上都是大明三边军官,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叱吒风云,如今却沦为阶下囚。
徐晨对这些人採取一种无视的態度,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是腐化的军官。如果大明朝廷或者他们的家族,能拿出足够的粮食,徐晨自然愿意做个顺水人情,得到粮食后放了他们;但倘若拿不出粮食,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劳动改造。
但贺虎臣他们这一批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整个西北都已被大同社攻占,他们的家被抄了个底朝天,財產也被尽数没收。
虽说他们中有些人提前购买了一些北河套商社的股票,还有那么一点积蓄,但家族被打散后,这些將门如同树倒湖獼散。那些掌握股票的人死死抓牢手中的股份,生怕被別人抢走,甚至为了分家產闹了好多起官司。
李文兵负责处理这些官司,他秉持看公平分配的原则,一个家族不管男女老幼,每人均得一份。將门向来是大家族,即便家產再庞大,分到每个人手上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根本没有人有能力来救贺虎臣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