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43章 ,蒸汽先声

第243章 ,蒸汽先声(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243章 ,蒸汽先声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2月25日。

大明这个冬天暗潮涌动,各方势力相互爭权夺利,在关中的徐晨也没有閒著。

公民议会结束之后,整个关中的气温迅速转凉农业活动几乎停止,也只有关中的几大工业区在拼命生產货物。

徐晨则召集了关中最好的铁匠,铜匠,石匠,成立了一家蒸汽机製造厂。

没错,徐晨打算在关中製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机械蒸汽机。

而这也是有现实需求的,去年大同社攻占关中之后,7月大同社就马不停蹄的在关中大范围兴修水利,打井筑坝,建水车,风车。

但很快徐晨,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水车,风车效率太低,一架水车风车提的水极其有限,想要保证土地丰收,一架水车只能浇灌十几亩土地。最低限度的保证粮食產能不下降多少,也最多只能浇灌几十亩地。关中大地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抽水机器,徐成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蒸汽抽水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大部分其实是以经验为主,所以发明者大部分都是那种生產在第一线的工匠。

就以大明的科技水平而言,研发蒸汽机的前置科技点基本上全点开了,只是这片土地上人力资源太丰富了,没有这个需求。

但现在就不同了,关中不但有这个需求,还有徐晨这个外掛,他把自己脑海中有关蒸汽机的图纸画出来。

关中的工匠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用徐晨的图纸製造出第一架实物蒸汽机,虽然效率不高,四处漏气,但却是极其顺利的实现了从0~1的突破。

接下来徐晨又带领这些工匠了两个多月时间,不断用这原型机打磨完善,增加了气缸的直径,加大了马力的输出,在锅炉当中添加了8根火管,增加了火焰和锅炉的接触面积,產生蒸汽的效率更高,经过了两个月的修改,能使用的蒸汽机就製造出来了。

这个蒸汽机有一个接近一丈高像水塔一样锅炉,连接著一台单缸双动式气缸,看上去有点像徐晨小时候的那种洗澡房的锅炉,十分的蒸汽朋克。

“嘟嘟嘟!”蒸汽作坊那个一眾工匠,看著他们研发的这台蒸汽机,通过滑轮组把6

袋大米不紧不慢的提起来。

徐晨暗喜道:“这台蒸汽机有六马力足够用了。”

徐晨在准备测算马力的时候,就发现大明的一石粮食就是150斤,和马力的计算公式拉动75公斤的单位差不多,於是徐晨乾脆就用粮食来做马力的计算单位了。

至於为什么不使用適合东方的计量单位?

开玩笑,徐晨还不想自己脑袋爆炸,他一脑袋的原本世界的標准单位,要是开发一套新的標准单位,那就是吃饱了撑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徐晨对主持蒸汽机项目的大匠朱九道:“这台蒸汽机已经是成熟的產品了,就以这台蒸汽机为標准,你们把各个零部件都测量出来,进行標准化,规范化的生產,同样位置的零部件,即便是坏了也可以找到相同的零部件更换。”

朱九皱眉头道:“都督,这样一来,生產一台机器的难度提升了10倍都不止,各个工匠都有自己的经验,哪怕零部件不合適,大家也可以从其他的地方补差,但您这样强制让我们用同一个规格的零件,很多人难以適应。”

徐晨道:“难以適应也要適应,如果只剩台几台蒸汽机,用你们的方式还合適,但现在整个关中需要的不是几台蒸汽机,也不是100台,1000台,而是1万台,10万台要让整个关中铺满蒸汽机,才能向著大同世界更进一步。”

“想要生產这么多蒸汽机,光靠几个大匠是不可能的,需要有无数的工匠加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標准化不但降低了製造一台蒸汽机的难度,也能降低每个步骤需要工匠的技术,所以再难也是要执行下去。”

朱九无奈道:“遵命!”

“朱大匠你估算一下,如果生產1000台蒸汽机,每生產一台这样的蒸汽机成本是多少?”

朱九想了想道:“这是一种新的机械,老朽也难以估算其准確的成本,但大概一台的成本要200两以上吧。”

徐晨道:“朱九,我现在就任命你为蒸汽作坊的管事,100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余下的人全为技术工匠,按照他们的技术等级分別制定合理的工钱。

我允许你们卖500两一台,第一批批量生產的蒸汽机如果没有质量问题,都督府先订购1000台,后续每个月的订单还会有上千台以上。”

徐晨的高工钱让所有人都激,尤其是朱九,100两一个月的工钱,想都不敢想啊,哪怕是长安的大户人家也不敢说一年能赚上千两。

不过后面徐村要他们每个月生產上千台蒸汽机,朱九为难道:“不是俺老朱想坏都督的事情,实在是一个月生產1000台蒸汽机,这数量太大了,即便是累死俺们也弄不出来,

而且这台机器极其复杂,俺们都是边摸索边適应的,一般的学徒不摸索几个月,连打下手都不会。”

徐晨笑道:“这就是我叫你们制定標准零件的原因,只要这些零件可以標准,你们就不用自己一个个生產零部件,而是可以利用关中原有的作坊,今天都督就教你一套看家的本领,叫產业链管理。”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2月26日。

徐晨领著自己打造好的蒸汽机,领著大同社的高层,在渭水河畔,让他们看看蒸汽机的效率。

刘永等人也非常好奇,都督放下政务,弄了一个冬天到底弄出了什么东西?

这台蒸汽机的分量不低,大概有300来斤,为了可以移动它,在蒸汽机下面装了4个轮子,还有配套的轴流泵,可以最大限度的抽取河道当中的水。

工匠们在旁边忙碌,徐光启好奇道:“这机器能抽水?”

徐晨当即简单的说了一下蒸汽机和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徐光启身为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学家,一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

他笑道:“都督倒是奇思妙想,居然用蒸汽的动力取代了风力水力,这倒是解决了风力水力不连续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