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阅兵与大明需要一个保住天下的天子(1/2)
第246章 ,阅兵与大明需要一个保住天下的天子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3月25日,春寒料峭的京城瀰漫著一股別样的紧张与期待。
贺涵精心组建的四万新军,犹如即將出鞘的利刃,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
这四万士兵,训练时长参差不齐,长的经过了半年多的刻苦训练,短的也有三四个月的磨礪。在贺涵近乎严苛的训练下,他们完成了队列训练和射击训练。每一个士兵都像是被精密雕琢的零件,融入到军队这个庞大的机器之中。如今他们已能迈著整齐的步伐,顶著敌人的弓箭,凭藉著肌肉记忆,给敌人来一顿火枪糊脸。
新军已然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是向天子展示成果的时刻。於是他写了一份奏摺,详细匯报了新军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水平,向天子提出进行阅兵的请求。
崇禎皇帝早就等得迫不及待了。自登基以来,他就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重振大明的雄风。看到贺涵的奏摺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当即下旨,命令贺涵带领新车来京师进行阅兵。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大明的高层和京师的百姓中传开。
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知道这个消息脸色难看,他们並不希望天子掌握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因为这对朝廷的官员来说就是噩梦。
看看这一年,贺函凭藉著他的行军,肆无忌惮的违反朝廷的法纪,天子依靠这支新军,绕开朝廷施政,对这些阁老尚书来说这一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一年。
而京师的百姓们,这些年亲眼目睹了大明日渐衰落的景象,尤其是去年女真人劫掠直隶,京城的百姓几十年来再次遭到胡奴入侵。
他们的家园被破坏,亲人被杀害,心中的恐惧和愤怒如同火山一般压抑著。他们迫切希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护他们,而在永定门见识到秀子营勇猛的京城百姓,自然对贺涵训练的新军充满了期待。
在贺涵的新军还没有抵达京城之时,永定门外的城墙上已经聚集了好几万京城的百姓。
他们穿著朴素的衣裳,有的扶老携幼,有的伸长了脖子,眼睛紧紧地盯著远方的地平线,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期待。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不时好奇地问著大人关於新军的事情。
“来了,来了!”当贺涵的帅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整个京城都沸腾了。那面帅旗在微风中飘扬,上面绣著的“贺”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人们宣告著新军的到来。
“啪啪啪!”整齐的踏步声音从远处传来,而且越来越近。这声音如同战鼓一般,敲击著每个人的心房。百姓们的目光隨著声音的方向移动,只见一支整齐的队伍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新军们身著崭新的铁甲,手中的火枪在阳光下闪烁著冰冷的光芒。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队伍的前列,贺涵骑著一匹高大的战马,身姿挺拔,
眼神锐利,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新军。
永定门城楼之上,崇禎皇帝朱由检,一身明黄龙袍,端坐在前。他的神情庄重而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
他的左边是朝廷的阁老和六部尚书,这些官员们身著官服,表情各异,有的面带微笑,但却是皮笑肉不笑,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他的右边是以英国公张之极为首的勛贵们,他们穿著华丽的服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傲慢,但在看到新军整齐的队伍时,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情。
此时的崇禎意气风发,甚至有点激动。这支新军就像是属於自己的天子剑,现在终於锻造成功了。他的心中燃起了一股豪情壮志,他要用这柄剑,外抗敌寇,保卫大明的疆土:內杀奸侯,整顿朝纲。
想起了去年的盐税,那可怜的100多万两,但这一次崇禎已经不生气了,他在等待新军训练好,等待贺涵把属於朝廷的钱全部拿回来。有些官员和盐商,不拿刀剑逼他们,他们是一点忠义心都没有的。
现在想来都好笑,几个月前,扬州盐山亢氏愿意捐献500万两银子,说什么愿意尽忠天子,报效国家。看到这八个字,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刀架到脖子上了,才想著要忠於朕了,晚了!
这些盐商平日里靠著朝廷的庇护,大发横財,却不肯为国家出一份力。如今看到新军的威风,才想起用这500万两银子来討好朕,真是可笑至极。
你们施捨朕的500万两,朕不要!朕要亲手拿回朝廷的3000万两!
其他的大明天子得到了这笔钱,估计就不会找盐商的麻烦了。但看多了大同社的报纸,崇禎的眼界终於开阔了,500万两银子他已经看不上了,他要的就是盐商全部的身家。
4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京师的城墙之下,军旗猎猎作响,盔甲在阳光下闪耀著冷峻的光芒。他们按照预先的指令,整齐地向左行军。以5000人为一部,犹如八条钢铁巨龙,依次整齐地排在永定门左侧。每一个士兵都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仿佛他们不是肉身凡胎,而是守护大明的钢铁壁垒。
天津总兵贺函本人,一身山纹重鎧,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滑如镜,折射出冰冷的寒光。猩红披风在微风中猎猎作响,犹如燃烧的火焰。他骑著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来到永定城门楼下,他熟练地下马,单膝下跪,右手握拳放在胸前,行了一个標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说道:“新军检阅前准备完成,请陛下下旨。”
崇禎皇帝原本端坐在龙椅上,听到贺函的声音后,缓缓站立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运用丹田之气,大声说道:“开始检阅。”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永定门上空迴荡。
“遵旨!”贺函响亮地回应道,然后迅速骑上战马,马鞭轻轻一挥,战马嘶鸣一声,
朝著秀子营前方奔去。
来到秀子营前方,他勒住韁绳,战马前蹄扬起,发出一声长嘶。贺函高声喊道:“阅兵开始!”
秀子营参將姜轩大吼道:“正步走!”
“啪啪啪!”秀子营以千人为一个方阵,土兵们把长枪端在自己的右肩上,枪头在阳光下闪烁著寒光。他们迈著整齐的正步前进,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地上,上千人齐身踏步的声音,犹如一面巨大的战鼓,响彻在永定门四周。那声音仿佛是大地在颤抖,又像是雷霆在轰鸣。
千人的方阵走了大概50步,第二支千人方阵便以同样的步伐前进。就这样,5000秀子营土兵,一支接一支地出发,仿佛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钢铁洪流。
京城的百姓们哪里看过这种场景,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满是震撼的表情。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嘆声:“哇!”
成国公朱纯臣站在城楼上,眼晴里闪烁著惊喜的光芒。他授了授鬍鬚,惊喜道:“千人如一,其徐如林,好啊,好啊,朝廷有如此雄军定可扭转颓势。”
在冷兵器时代,队列阵型就如同军队的灵魂。越是讲究队列阵型,军队的组织力就越强,而组织力就是强大的战斗力。秀子营展现出来的整齐划一和强大的组织力,让朱纯臣看到了大明復兴的希望。
新任的英国公张之极却脸色微变,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只能尷尬地笑著对朱纯臣点头,但后背却早已冒出了冷汗。
他虽然知道贺涵练兵能力强,但却没想到强到这种程度。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害怕的感觉,要是5万新军都是这种战斗力,那么皇太极的八旗军恐怕真的不是对手了。他不禁暗自担心起来。
“大明万胜!陛下万岁!”姜轩在看到崇禎的华盖,激动地高呼道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如同號角一般。上千秀子营士兵也同时高呼道:“大明万胜!
陛下万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