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东林党相爭,勛贵出局(1/2)
第261章 ,东林党相爭,勛贵出局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9月11日。
第一天的资政会议,是以东林党北方的派系围攻钱谦益这个东林党原本的首领而结束。
但人多势眾並不能真正的让南方拿出钱来,所以会议结束之后,东林党各方的派系巨头私下聚会在一起,商议解决这次朝廷危机的办法。
福满楼。
周延儒,侯恂,文震孟,钱谦益,李標,韩几人聚在包间当中。
钱谦益毫不客气道:“玉绳,你可不要忘记你是常州人,今日这事要是传回了江南,
家乡的父老將会如何看待与你,你又有何顏面见家乡的父老,只怕你周家的列祖列宗都不认你这个不孝子!”
他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周延儒。除了內心压著火气之外,也有著周延儒的羡慕和不满。
周延儒原本在东林党当中只能算小字辈,能力和资歷都远远不如他,当年崇禎帝刚刚继位的,他本来有资格入阁的,但就是被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搅黄了,这被他视为是奇耻大辱。
更不要说这个小人现在一朝得势,居然成为了大明最有权势的內阁首辅。钱谦益羡慕妒忌恨的情绪全部爆发出来了,说话也变得尖酸刻薄起来。
周延儒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虽然大明的局势让他非常苦恼,但自己好互是內阁首辅,钱谦益这是把他当成小辈来批评,这让他瞬间就冒起火气来。
“我周家的事情就不劳烦牧斋先生操心了,倒是我等在这北方保家卫国,比不得牧斋先生在江南吟诗作对享受太平。”
正好只是包间外有一女子唱曲声音传入。
周延儒淡然道:“我等为国操劳,日夜不歇,那些商贾却还在唱曲,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
周延儒今年不到40岁,却已经站在了大明权利的最高峰,內心自然是有股傲气的,看不上钱谦益这种书生习气,当即就讽刺起来。
钱谦益脸色大变,这是嘲讽他是妓子,他当即就想起身离开。
但被李標拉著道:“我等在此是为了商议国事,不是为了对骂,玉绳你刚才之话太过了。”
韩苦口婆心劝说道:“此时不是我等內斗的时候,今天我等不能代表朝廷解决大明遇到的问题,明日大同社取代我等解决天下这些问题,到时候我等只怕不是被贬到大漠放牧,就是被贬到西域种草,这不是某在威胁你们,而是告诉你们关中大户的下场。”
韩的危机感是最深的,大同社员已经活动到蒲州,对大明现实不满读书人或是加入大同社,或者是自己结社,一起商议改变天下局势的方法,但这些读书人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现在的大明朝廷不满,朝堂上的诸公更是被他们看成是无能贪腐之辈。
更让他感到害怕的,大同社员现在在蒲州几乎是公开存在了,他们在乡村打水並抗旱,扑灭蝗灾,在城池当中宣传大同之治,吸引年轻人加入。
但即便是这样公开活动,地方上的官吏根本不敢管他们。
“今日你跳的快,明日我大同社攻过来就会为你这些狗腿子拉清单。”只要被大同社员这样一威胁,当地的捕快捕头就不敢动他们了。
偶尔有几个头铁的抓了大同社员,当晚炸药包就会丟到他家去,“轰”的一声,全家老小都会埋在房屋之下。
太原镇的將门也不敢管这些大同社员,他们被大明的文官军团驯化了200多年,打仗的能力虽然退化了很多,但见风使舱,反覆横跳的技能是点满了的。
他们敢屠杀那些没有背景的农民军,也敢杀戮自己治下的农户,因为他们知道这两股势力是不可能报復他们的。
但大同社的人他们是真不敢动,榆林,固原,寧夏,甘肃镇的同僚已经给他们书写了答案了。
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一般不会为难他们,虽然財產土地没了,
但命还是可以保得住,做几年劳工一般都可以放的出来。
但如果为恶太多,被大同社吊死就是他们的下场,现在大明的局势,內外交困,怎么看也长不了,他们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地方大族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们不但不制止这种行为,反而派出自己的子弟投靠大同社,最魔幻的是,大同社的债券在山西行省极其畅销,不但地方大族那些將门购买,甚至那些中小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也把自己库房里的银子拿出来购买了这些债券。
在韩看来这太可怕了,整个山西已经被大同社渗透成一个筛子了,等大同社进攻过来,山西肯定保不住。
韩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他利用自己的声望也在蒲州组织了乡绅,让他们捐钱捐物降低地租和高利贷,不要兼併农户本就不多的土地,给农户一些喘息之机,少製造一点流民,同时集结一些年轻的读书人,带著他们抗旱救灾,扑灭蝗虫。
但效果不大,他虽然是前內阁首辅,但要让地主士绅把钱拿出来,还不允许他们兼併土地,大明皇帝都做不到这件事情,更不要说他一个前內阁首辅了。
他也只是在自己家乡范围內,勉强救助了一些灾民,至於其他地区的地主士绅,他们该兼併土地,一样兼併土地,该放高利贷,一样放高利贷,他的组织能力连保住一县的农户都做不到。
所以他把这次的资政议会当成是救命稻草了。只有朝廷主动抗击旱灾,解决灾民,才能安抚住山西百姓不满的內心,才能限制大同社的扩张。
果然大同社的威胁是巨大的,钱谦益哪怕是在江南也知道大同社最关中做的事情,直接把他们大族连根拔除,这是一个比黄巢更狠辣的敌人。
原本关中距离他们有几千里之遥,江南士绅的危机感並不强烈。
但罗汝才攻占凤阳府,几乎把当地士绅全部杀光了,这是实实在在的震撼住江南的土绅大族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北方的战爭已经进行到如此惨烈的地步了。动不动杀光全家的。
而偏偏江南没有强兵,当年几十个倭寇就能横行江南,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从这里就能看出江南军事力量的虚弱了。
所以钱谦益此次来到江南也是带了任务的,就是要朝廷消灭盘踞在凤阳府的罗汝才。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朝廷的要价这么高,要2000万两银子,2000万石粮食,这个要价太高了,江南肯定是不会拿出来的。
钱谦益道:“某也知道朝廷的困,但江南本就是大明税负最重的地区,再增加税负,
某只怕江南的百姓都要造反了。”
李標有点生气道:“这里不是朝堂,没有天子,受之你又何必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我等开资政会议,难道是为了压榨百姓手中本就不多的几个钱財,江南士绅享受了200多年的太平,现在是他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了。”
要说哪里的士绅最想大明重新恢復秩序,那必定是直隶行省的大户。从崇禎三年开始,女真人入关直隶的秩序就彻底崩溃了。
女真人烧杀抢掠,他可不管你是什么皇亲国戚,內廷勛贵,地方士绅,他们原本的权力威望面对女真人的钢刀通通没有用,直隶北方大族士绅几乎被女真人杀光了,少数逃出升天的士绅大族又被贺涵清洗了一遍。
这还没完,北面的士绅大族几乎被连根拔,南面的士绅也不好过,几十万大军从中原各地进京勤王,兵过如剃,这可不是形容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明军的纪律本就差,偏偏还遇到了大明朝糟糕的组织力,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安排好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只有那些老实的军官和有道德的官员他们才会完全听从兵部的指令,而后这种有道德,有一定组织的军队被大明朝自己玩的崩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