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功臣年金(1/2)
第266章 ,功臣年金
军官学堂发生的事情如同一阵疾风,迅速传到了都督府。
李文兵听闻后,脸上带著怒,语气中带著一丝无奈说道:“又是这个刘宗敏,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惹事也是一等一的。都督说要给他们上课还真是太对了,这要是打到了中原,还不知道他们会狂妄成什么样子。”
徐晨笑道:“这也正常,人很难想像没有看过的东西。我们说要建设工业化世界、大同世界,但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大家见得最多的世界就是大明的世界,所以他们能模仿的也只是大明的地主、军官。教育一番就好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这些军官和战士们內心的诉求。”
徐晨知道这是社会激烈变革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就像现在的大明,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朝廷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那一套。东林党的那些人,想用资本制度为自己敛財,却又把封建的义务强加在底层百姓的身上,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最后自己成了傻子,在青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社会在激烈变化当中,內部的组织力是最不稳定的,这点不管是英格兰还是法兰西都是一样的。刚登上歷史舞台的作坊主,只想要权利,不想要义务,这才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衝突,他们用几百万上千万人命交学费才学会了权责对等这个道理。
所以这天下的人都差不多,都是只想要权利,不想要义务,然后再被现实教训,而后再吸取教训,忘记,再教训,属於是轮迴了。
现在想一想农户工匠上台交的学费居然是最低,人都没死几个,还是底层人民太善良姜家。
刘宗敏知道姜瑄回来之后,带著妻子去姜家参加家宴。
姜家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宴,各种加了牛肉的硬菜,吃的刘宗敏胃口大开,他在军中粮食的定额虽然是最高的,但他这人高马大的身躯消耗的能量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姜瑄笑道:“妹夫走的时候再带个20斤牛肉回去。”
刘宗敏道:“二哥有门道,能弄到这么多牛肉?”
姜瑄道:“某这次弄了三百头高原耗牛,基本上都卖给都督府了,但某留了一头。”
这段时间也算是关整个关中的百姓最高兴的一段时间,秋收之后,大同社从高原,西域,大漠购买了大量的牛羊,这些肉食虽然还不能开的供应,但每个月增加了三斤的供应量。
现在关中的百姓虽然穷,但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积蓄的,尤其是长安城的百姓,只要有一份差事都有不少的积蓄。
所以增加了这些牛羊供应,这段时间长安的百姓都开始购买牛肉羊肉,家家户户也算是吃了几顿肉食。
刘宗敏喜道:“那某就不和二哥客气了。”
酒足饭饱之后几人在大厅閒聊。
姜父就说道:“今日听说你和夫子起衝突了?”
刘宗敏惊讶道:“您老也知道了?”
姜让苦笑道:“哪能不知道,就这么点功夫已经传遍长安城了,妹夫,你当这齣头鸟,太莽撞了。”
刘宗敏不以为然道:“某也只是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姜瑄也跟著劝说道:“官场不是这样混的,要和光同尘,要少言慎行,这要是在大明官场上,妹夫你最容易被人利用了。”
看著担忧自己的大舅哥他淡然道:“我们大同社没有那么大明那么多弯弯绕绕,大明官场搞这一套,不过是有功的时候想爭功,无功的时候想退过,欺上瞒下糊弄的那人而已。整个大明就是大大小小的糊裱匠,都在那里糊弄,但这种骗人的把戏没有用的外力一打击就夸了。”
“都督一直教导我们要说实话,办实事,內心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这样才好解决问题,我大同事也是一直这样做的,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矛盾就处理予盾,说话是用来沟通的解决问题,不是用来糊弄的。”
这下连姜父都有点惊讶这个莽夫一般的女婿,还能说出这样的道理。不过大同社地区和大明不同,他们是真敢想敢干,哪怕是到现在都跟莽撞的青年人一样,但就是这些青年人几年时间做出了大明,上百年都做不出来的功业。
而在大明哪怕是贵为天子也不想承担责任,嘉靖帝更是这一方面的好手,执掌朝政几十年,动不动对臣子用帝王术,大明朝帝王术的普及这么快,嘉靖的功劳很大。
关键最后他还是玩崩了,他以为自己玩什么帝王术会在后世留个好名声,结果他那层皮被海瑞扒的乾乾净净,成了昏君的典型代表。
翌日,徐晨来到了课堂。刘宗敏、张献忠他们原本还带著一股不羈,但此刻却志芯不安起来。他们的眼神不时地瞟向徐晨,双手也不自觉地捏紧了衣角。
徐晨微笑著开口说道:“今天由我来给你们上上课。”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在课堂上迴荡。
而后,徐晨指著刘宗敏,半开玩笑地说道:“要不要把你的上衣脱了,给我也看看你的功勋章?”
刘宗敏自然不敢真的脱衣服,不过他还是满脸不满地说道:“都督,俺不是不满您,
俺加入大同军以来也算是出生入死了,怎么打了几年的仗反而连个功臣都算不上?那俺打的那些仗算什么?身上的这些伤又算什么?”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其他人显然也非常认可刘宗敏说的话,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同样的疑惑和不满。
徐晨严肃起来,目光扫视著眾人,说道:“你们自然是大同社的功臣,更是整个关中百姓的功臣。没有你们的出生入死,关中的百姓就不可能获得土地。这点整个关中700万百姓都要认可你们的功劳。但我们要警惕的是大明的那种功臣思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刘宗敏说这天下是你们打下来的,你们要为我守住这个天下。
这里有两个错误。第一,这个天下不是我的,而是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从炎黄开始,这片土地上有多少王公贵族,但他们终究都消散了。大明王朝在我们的打击之下,也在逐渐瓦解,他们所谓的王朝终究会消失,但这片土地上的人却不会消失,天下人才是天下的主人,帝王將相不过是天下这座戏台上的戏子而已。”
“第二,关中也不光是你们打下来的,这其中包括了十几万大同军的战士、几万在后方的大同社员的努力,以及几百万延安府、关中的百姓都是出了力的。光你刘宗敏一个人可打不贏大明十几万军队。”
而后他严厉道:“你刘宗敏留下了一身的伤,但好岁还活了下来,我大同社上万战死的战土是不是比你们的功劳更大,上万残疾的士兵是不是比你们功劳更大,你们炫耀自己功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
刘宗敏无言以对了。
徐晨继续道:“说完打天下,我们再说说坐天下,这坐天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你们想当官?
前年我可是任命你为耀州知州,当初你不做这个知州的时候还是兴高采烈的。”
刘宗敏听了,有点尷尬地挠了挠脑袋。他內心当中坐天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只能低著头,脸上露出一丝窘迫。
徐晨接著说道:“还是你们想要和大明勛贵一样,想要有土地,想要有爵位。”
课堂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內心就是这样的想法。
但他们也清楚,都督要建立公天下,连天子都没了,哪来的勛贵呢?
就是因为他们了解徐晨没有称帝的想法,要不然张献忠他们弄件黄袍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只是都督不称帝,搞得他们在后面就没办法当勛贵了。
他们出生入死的打天下,结果却什么都没得到,他们又觉得不公平,偏偏这话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一时间,所有人都无言以对,现场陷入了沉默。
“想要更多的土地,更高的地位,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两样都督府都不能给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