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无路可选的山西士绅(2/2)
说完曹文博就走了,一点也不担心刘家敢不拿出这些钱粮。
刘老太公这气的脸都有点挣,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参將敢这么跋扈,他可是进土,当过三任知府,哪怕是太原总兵都不敢在他面前如此讲话,山西巡抚在他面前也是客客气气的,今日却被一个小儿给威胁了。
但他看著曹文博离开的身影只能无奈的嘆口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刘家需要曹文詔保住小命。
当晚,刘家人在祠堂匯聚,刘老太公把曹文博提的要求说一遍,全场譁然。
“欺人太甚,7月我们已经了3万两购买朝廷的债券,现在居然还要我们出钱出粮。他曹文詔算什么东西,有资格来我刘家敲诈钱粮,某要去耿巡府那里去告状,一个丘八欺负到我刘家头上了,反了天了。”
“现在永寧州就要靠著他保护,哪怕是耿巡抚也要站在这个姓曹的一边。”
“早知道朝廷这么贪婪,我等还不如投靠大同社,人家好岁讲规矩,买了他们的债券本金加利息一项是足额发放,朝廷的债券和废纸有什么区別。”
但马上就有人反驳道:“大同社是会给我们利息,但他们也会抄我们的家,夺走我们的土地,
他们是会讲规矩,但大同社的规矩不是我们士绅的规矩。我看还是拿出这些钱粮,把大同社抵挡在永寧州之外。”
另一个人又马上反驳道:“我只怕曹家兄弟光拿钱不做事,当初大同社不过派1000人打过来,
曹文詔有几千人,却拔腿就跑,这样的人能保得住永寧州,他在辽东战场也是看到敌人就跑,你们放心这样的逃跑將军来保护?”
这里歷史发生了一个小改变,原本打农民军得到猛將称號的曹文詔,现在被大同军打成了逃跑將军。
刘家人现在感觉左右为难,他们最希望的当然是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他们就可以继续能偷税漏税,压榨佃户,像曹文詔这样的武將根本不敢这样对他刘家讲话,过著大明人上人的生活。
只可惜大明的天下已经崩溃了,现在他们只有两条路选择,要么看著是大同社打进来,要么就是看看这些武將越来越跋扈。
关键是这些跋扈的武將看样子也打不过大同军,这就让他们很无奈了,那条他们最不愿意选择的道路却越来越靠近他们了。
刘太公道:“曹家兄弟如果真可以抵挡住大同军,我等倾家荡產又如何,关键是他们靠不住,
现在的世道越来越乱。我刘家也不知道哪天会彻底覆灭,想要留下香火,只能分家了,刘家的钱財会分成六份,你们每人带一份钱財各自逃命。”
“啊,不至於吧!”刘家的人显然不想逃难,这年头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哪怕你是士绅也会被当地的地头蛇吃干抹净,这种事情他们又没少做过,哪里会不知道外面的危险,这些人享受惯了富贵的生活,又哪吃得起逃难的苦。
刘太公道:“不逃也行,留在这里,只要你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大同社也不会把你们吊死,最多让你们扫大街,扫茅房,但好岁能保住命。”
这样一说,其他人更惶恐了。不欺男霸女,这还是士绅,在大明明面上是没有西方那种土地贵族,但实际上只要有几千亩地的士绅,他们就是事实上这片土地的主人,一言就可以决定这片土地上的农户生死。
初夜权可不是只有西方才有,少林寺的和尚能说出有媳妇就有田佃,没有媳妇就没有田佃,吃斋念佛的和尚都这样,大明的士绅难道会比和尚更仁慈?
明讲究的是皇权不下乡,他们就是大明的土皇帝,可以私设行堂处罚村民,还可以代替朝廷收税,手中权力这么大,还没有监督,不滥用权力那就怪了。
但现在轮到他们遭受报应的时候,当初他们有多囂张跋扈,等大同社攻占了这里,他们被农户反噬的就会越惨烈,这种事情已经在关中上演了一遍,只有一河之隔的他们知道的非常清楚,枪决,上吊,罚扫大街,拉大粪,各种难以想像的处罚手段,都会被大同社用出来。
想到大同社酷烈的手段,那些本不想逃难的人也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偌大一个祠堂很快就散的没几个人了。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刘太公命管家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北河套商社的股份,也有大同社的债券,他交到一个年轻人手上道:“旭儿,祖父知道你和大同社有联繫,以后刘家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刘旭鄙夷道:“孙儿还以为您会散尽家財,组织乡勇来抵抗大同军,却没想到你会直接选择分家逃命,都督果然说的没错啊,你们这些贪婪无能的人站在高位,这个天下又怎么能好,难怪朝廷连一个小小的女真人都打不过。”
封建大家族並没有后世想的那么好,人家弄出这套制度是为了顶层人过的舒服,不是为了自己族人主持公道。
刘家家大业大,刘老太公光儿子就有八个,下面的孙子辈更是有几十个,刘旭就是不受重视的一个,他上要被父辈压榨,下要被同辈欺凌,过的並不怎么好。
在接触大同思想之后就加入了大同社,跟著傅山一起组织抗旱会,宣传大同思想,影响太原镇士兵,他和大同社原待在一起越久,就越厌恶自己的家族,尤其是他的祖父虽然看上去慈眉善,但每年都会私自处死几个佣户,以恐嚇其他佣户,让他们不敢拖欠地租。
刘老太公淡然道:“徐晨虽然是一代人杰,但老夫不相信,他一个人能改变这天下几千年来的规矩。不要看你们现在闹得欢,但只要等你上年纪,就会知道还是老祖宗的规矩好。”
刘旭冷笑道:“老祖宗的规矩对你有利,您就用,对您不利,您就不用,孔夫子还说过仁者爱人,您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怎么没听您遵从夫子的话,您做不到兼济天下苍生也就算了,
兼济刘家的佃户总是可以做到,我们的社员劝了您多久,想让您把租子给降下来,免掉那些高利贷,给农户一口喘息的机会,就这样您都不答应。”
“您把这四句话掛到祠堂不感到惭愧吗,这四句话您做到了哪一句?”
刘旭指著的是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传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
刘太公笑道:“某就是因为读懂了这四句话,才有刘家现在的家业,你以为张载说这四句话是说要为国为民,为民请命。
愚蠢,张载这四句话是说要成为劳心者,要成为官员,要成为宰相,没有宰执天下的能力,你凭什么说为万世开太平?”
“你以后加入都督府可不要犯糊涂,真因为几句圣贤话就往前冲,被人当刀使还不知道,做事要多思多虑,先明哲保身,再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