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忍不住的贪慾与不想和你们站在同一片天空下(1/2)
第275章 ,忍不住的贪慾与不想和你们站在同一片天空下
而在另一侧,张亮也带著一营大同军士兵衝进了王家宅院,王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个个嚇和鹤鶉一般,惊恐的看著这些荷枪实弹的士兵衝进自己家中。
张亮看著王家家主王一元冷笑道:“王老爷,几个月前我等要你减租免息,你不愿意,今天就是你为自已贪婪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半年前,山西省爆发旱灾蝗灾,王如金他们就想办法和山西大族交流,让他们减租免息賑济灾民,並且向他们保证,如果他们賑济灾民,大同社占据山西之后,会给这些家族优待,只可惜几乎没有大族有这样的举动,
张亮当初就是和王一元谈判的代表,他到现在都记得这位王老爷子丑陋的嘴脸,说什么租子是早就定好的,人无信不立,说什么一遇到灾情就减租免息,会养成农户吃大户的心態,不利於天下的稳定。
还有什么其他大户不降,他一个人降,容易得罪人等等的各种理由。
总之你大同社厉害,我王家可以购买你们的债券,但对农户让利,哪怕是1文钱那也是万万不行。
然后他就看著王家趁著这旱灾蝗灾之际,又兼併了1万多亩土地。
张亮反而怒极而笑了,真是死都要贪,这些人知道关中大族的下场,也知道大同社对山西行省磨刀霍霍,等大同军衝到山西行省,手中拥有土地的家族越多,罪恶就越大,都会遭到清洗,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忍不住自已贪婪的欲望。
有这样现实的例子存在,张亮终於明白,社长说的作为个体,地主士绅有聪明的人,他们的学识远远超过农户。但作为集体,一个阶层,他们的贪慾会压制智慧,最终表现的比一个傻子都不如。
王家作为一个整体不就是这样,即便是有远见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兼併土地,但他们也是照样兼併土地。
王一元也算是硬气道:“土地是我王家的,我王家愿意减租免息就免,不愿意就不免,这天下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道理,你们大同社现在的举动和土匪恶霸有什么不同?你们不过是打著为国为民的幌子行劫掠之实。
今日你们强盛,老夫无话可说,等他日你们衰败,你们掠夺的一切终將也会被他人掠夺,自古以来像你们这种行为就没有好下场。”
张亮可不会被他这套话术蛊惑,他冷笑道:“这是你们地主的道理,不是农户的道理,更不是这天下的真理,你王家拥有的土地可有一亩是你们家人自己开拓出来,你们霸占的土地有哪一亩不是农户用鲜血和汗水开拓出来的,你王家可以用权利霸占农户的土地,现在我的农户用武力把土地夺回来,你倒觉得委屈了。”
土旭不甘心道:“张兄你不觉得这样做的太过分吗,我土家也是乐善好施之家,今年灾年也捐了不少钱,某家族的土地都是购买过来的,根本就没有霸占过来的,你这样污衊善良的家,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
张亮嘲讽道:“你们所谓的捐银,不过是左手倒右手一两都没用到灾民身上。至於没有一亩是霸占来的,王公子谎言听多了,连自己都信了。
哪怕是大明朝廷给一品总督一年的俸禄不过是千两,大明朝廷也不允许官员经商,朱元璋也只是规定官员可以免摇役,土地税是没有免的。”
而后张亮看著这富丽堂皇的庄园冷笑道:“虽然你王家出了几位官员,但靠著他们的俸禄修得起这样的庄园吗?”
“要不要某拿一本朱元璋的太浩在手,我们一条一条的对,看看你王家违反了多少大明律?你们如果不喜欢我大同社的律令,我就按大明律来审你们,六十两银子剥一张皮,我们要不要打赌一下,我赌今日抄出来的银子够你们王家每个人都剥一层皮。”
一说剥皮萱草,王家所有人都嚇得冷汗直流,年纪小一点的甚至流出了眼泪,但他们的嘴巴被母亲死死的捂住,不敢出声。
王旭拿出一叠债券求饶道:“这里是10万两的都督府债券,我王家也算是帮你大同社不少的忙,张兄能不能网开一面?”
张亮看著他这些债券道:“社长承诺过,这些债券不受抄家的影响,你可以带在身上,至於你王家其他的財產,从这一刻开始是属於整个天下农户的,还有这些债券不是免死金牌,当初你王家多囂张,害死了有多少农户,今日这些罪恶全部都要清算。昨日你们如何对待农户,今日农户就会如何对待你们,你们王家能活下多少人,就看你们平时做了多少人。”
“来人,把王家的人全部拉出去,让农户来审讯他们。”
“遵命!”
王家的老老少少只能一个个恐惧的的被土兵拉出去。
张王两家的財富是惊人,哪怕不算土地,宅院,店铺光各种金银財宝,铜钱,粮食,布匹,两家加起来的钱財超过了千万两,粮食有200万石,这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赵胜等人的想像了。
赵胜吃惊道:“都说山西的地主佬才有钱,却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钱,这两家的財富就抵得上关中三分之一的大族,这要把整个太平府的大户抄家,甚至整个山西行省抄家,只怕会有万万两之巨。”
黄松年皱眉头道:“粮食数量太少了,现在山西最需要的是粮食。”
王金如无奈道:“这些年都督府高价收粮,那些大户有很多粮食都卖到关中去了。”
吴亚军严肃道:“军中不能留这么多钱財,大家本就是农户,没见过这么多钱,要是有哪个被钱財迷了眼,私藏了,被都督府查出来,我等不但脸面无光,也是把他们给害了,某提议直接上报都督,由都督派人来统筹掌控这些钱財。”
赵胜和黄松年两人同意。
赵胜道:“大军即將开拔,太平府不能没有人主事,我提议由王金如为太平府知府。”
“同意!”黄松年和吴亚军道而后赵胜对王金如道:“你先暂代太平府知府一职,组织起当地的大同社员和抗旱会员,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均田,二是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王金如皱眉头道:“將军这是要带大军离开太平府?”
赵胜点头道:“第四师要配合第二师合围太原城,最终攻取整个山西行省。”
王金如道:“但如果没有大军镇压的话,那些地方大族盘根错节,我担心太平府会出现反覆的情况。”
赵胜笑道:“大族能有几个人,天下的农户才是大多数,第四师在离开之前,会把明军的武器装备留下来,你们要依靠抗旱会,组建民兵队,太平府有几十万百姓,你们就可以组织起十几万民兵,只要把农户组织起来,什么所谓盘根错节的大族,不过是个纸扎的老虎,用根手指都能戳破。”
王金如瞭然点点头,但他还是问道:“今年在我们的动员下,还是有一些地主减免租子和息钱的,按照都督府的政策,要对这些人有一定的优待,但我不清楚这优待的底线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