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吴襄的巴掌与为贺函戴孝(2/2)
文华殿內冯銓失魂落魄地站在殿中,脸上的巴掌印还隱隱作痛。他声泪俱下地把在大同军营的遭遇向李標等阁老和六部尚书诉说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愤怒和委屈。
成基命等人看到冯銓脸上那触目惊心的巴掌印,顿时怒髮衝冠。成基命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吼道:“吴襄简直是胆大包天,竟敢对阁老动手!”
这巴掌,打的不仅仅是冯銓的脸,更是打在他们阁老尚书的脸,打在所有读书人的尊严上,大明上百多年来还没有如此器张的將军。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仿佛要把这股愤怒都发泄出来。
但李標却一脸丧气,他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绝望。他长嘆一声说道:“诸位,大明这棵参天大树都要倒了,我们还有何能力来指挥这些丘八啊?现在这些武將,是想把我们作为礼物送给徐晨,好让他们自己逃过一劫。大家就不要再心存侥倖了,有门路的就赶快逃吧。”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在场的官员们瞬间清醒过来。他们这才意识到,曾经他们能对武將呼来喝去,是因为有大明朝廷这座靠山。可如今,朝廷摇摇欲坠,他们已经失去了限制武將的手段。那些武將,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对他们俯首帖耳了。
这些人都是从成千上万的读书人杀出来的天才,智商自然是没得说的,他们之所以反应不过,只不过是大明上百年来以文御武的习惯,深深的刻在他们脑海里,让他们认为这已经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了,所以他们不会对武將客气,也没想过武將敢反抗自己。
但现在他们清醒过来了,朝廷已经快没了,再也没有人在意他们这些阁老,尚书。
哪怕是大同军他们愿意和吴襄等人谈判而他们却连谈判都不愿意,因为这些人手中有军队,而他们手中却什么都没有。
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之后,成基命,冯銓等人纷纷开始回到自己家,准备逃离京城。
紫禁城,坤寧宫外。
一个极其简易的灵台出现紫禁城当中,这是崇禎皇帝为贺函搭建的。
灵台前,摆放著几盘简单的祭品,香菸裊裊升起,王承恩头在白布跪在一个蒲团上,不断的对著一个火盆烧著黄纸。
大同军为了震慑京城,几乎每日都会把前线攻占的领地报贴满整个京城。昨日,崇禎得知贺涵战死的消息,如同五雷轰顶一般。
他呆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贺涵的身影。他想起贺涵曾经对自己的忠心耿耿,想起贺涵为了大明江山所付出的一切,心中满是悔恨。他喃喃自语道:“要是我当初能多听听贺爱卿的建议,他也不会战死在松山啊。”
於是,他在宫內祭奠贺函,希望能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就在崇禎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张之极和朱纯臣两人匆匆赶到了坤寧宫。
张之极满脸焦急,他三步並作两步走到崇禎面前,跪地磕头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李標派遣冯銓去大同军议和,吴襄他们也派遣祖泽润去了大同军,他们想出卖大明,出卖陛下啊!”他痛心疾首,声泪俱下,不断地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
“陛下,不能看著这些奸臣胡作非为啊。大明的江山,是祖宗打下来的,不能毁在他们手里!”
其实,张之极这些勛贵此时心里另有盘算。他们发现,朝廷的大族士绅不带他们玩,那些九边武將也不带他们玩,他们就像是被遗弃的孤儿,成了被出卖的对象。现在他们想加入对方的阵营,可人家根本看不上他们。想来想去,他们只有再次找到崇禎,希望能从崇禎这找到线生机。
崇禎看著张之极,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他想起当初贺涵去辽东,就是因为这些勛贵的蛊惑,就是因为他们捨不得那点盐税,才导致朝廷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扬起手,“啪”的一声,打在了张之极的脸上。
张之极被打得愣住了,他呆呆地看著崇禎,不敢相信天子会打他。
崇禎愤怒地说道:“现在才知道心疼祖宗的基业,朕当初想整治朝纲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站在东林党那边?贺爱卿想要用盐税编练新军,你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阻止?你们有没有想过大明的江山,祖宗的基业?勛贵与国同休,你们一把年纪了,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有大明,才有你张家的荣华富贵,大明亡了,你张家也要亡!”
朱纯臣见状,急忙跪地磕头,说道:“陛下,我们知道错了。现在当务之急,是以大明的江山社稷为重。京城已经不安全了,我们愿保著陛下南下,前往江南,再图復兴大业。”
这些勛贵知道,江南是他们唯一的生路。只可惜,现在连天子也不信任他们了。崇禎寧愿让李轩、文震孟这些外人带著太子南巡,也不让他们勛贵加入其中。
崇禎冷哼一声,说道:“出京城做什么,等著被你们再卖一次吗?朕现在一点也不相信你们这些人,你们这种蠢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张之极听了,不断地磕头,额头的血染红了地面。他哭喊道:“陛下,还请给臣一个赎罪的机会,臣愿意用全部的家產来偿还。”
崇禎看著张之极,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淡然道:“放心,太子已经到了江南,大明的江山社稷,一时半会儿亡不了。你想赎罪,就为贺爱卿戴孝吧。”
张之极听了,连忙点头,说道:“臣一定照办,一定为贺总兵戴孝,以表赎罪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