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14章 ,混乱的江南

第314章 ,混乱的江南(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遵命!”一队士兵立刻进来,將已经刊印好的兵书全部拿走。四周的印刷工匠们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著这些书籍被带走。

锦衣卫又拿起新一期的报纸,指著其中的一篇文章道:“这篇文章非常不好,高先生还是不要报导。”

高登没好气地回应道:“这报纸上也有禁言禁语?”

他心里对江南的文字狱已经感到无比愤怒。大同报不能传播,徐晨写的文章书籍不能传播翻阅也就算了,任何和大同有关的书籍也要收缴焚毁,到后面连四书五经当中的《礼记》都要被焚烧,就因为大同社成立的源头就是《礼记·大同篇》。

江南的文字狱已经快到了魔怔的地步,但连四书五经的《礼记》都要烧掉。这一下彻底惹怒了江南的读书人。南京城的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当即去文庙,把孔夫子的排位搬出来,堵在南京皇宫前。南明小朝廷的疯狂行径才稍微收敛了一些,但对大同报还是抓得非常紧。

锦衣卫看著高登道:“禁言禁语倒没有,但现在这个时候先生刊登这篇文章,就有点不顾大局了。现在江南的安稳胜过一切,先生不要让我难做。即便你有李將军的庇护,但得罪了太多的人,终有一天李將军是护不住你的,我言尽於此,告辞了。”说完,锦衣卫撕碎了这份报纸。带著士兵离开了报馆。

高登望著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愤懣,却又无可奈何,在南明朝廷支持下,江南的锦衣卫变得越发囂张了。

那些士兵刚离开重民报社没多久,报社外的大街上便喧闹起来。一个年轻的读书人,身著朴素的长衫,神色激昂地站在街口,大声宣讲著:“今天天下之所以如此纷乱,皆因皇权乃天下之大害,皇权不除,天子不灭,天下就不会稳定。看那北方大同社,已然消灭皇权,在北方已经没有臣民了,只有公民。北方也不再是大明的天下,而是公民之国,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国家。在北方,皇权没有了,勛贵没有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公民。”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街道上迴荡。周围的行人渐渐围拢过来,有的面露惊讶,有的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则是害怕。

年轻人继续慷慨陈词:“现在的北方,即便乾旱连连,但却没有一个百姓饿死,就是因为如今北方没有了天子的压榨。天下的財富属於天下人,大家都能够养活自己。反观我们江南,號称富裕之地,可每年、每月、每天都有人饿死。南方的公民们,我们也要推翻天子,把属於我们的天下夺回来!”

年轻人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一些人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而另一些人则面露惊恐,四处张望。

“嘟嘟嘟!”突然,尖锐的哨声打破了人群的嘈杂。“快,抓住这个乱党!”隨著一声呼喊,几十个身著飞鱼服、手握长刀的锦衣卫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將年轻人团团围住。

年轻人见状,转身拔腿就跑。锦衣卫们在后面紧追不捨,双方在街道上你追我赶,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这条街道的尽头。

高登站在报社门口,看到外面的动静,心中一阵感慨。他喃喃自语道:“人心乱了,这江南很难待得下去了。”

一个月前,大同社在京城正式宣告建立了民朝,天下真的出现了一个没有天子的国家。这一消息如同惊雷,在士林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震撼。

哪怕是那些曾经对徐晨咬牙切齿痛恨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徐晨想要改革天下,而並非是一个想造反当皇帝的野心家。他的举动在江南收穫了不少读书人的尊重。

毕竟江南是整个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文人对头顶上的皇权早已恼火不已,只是一直没有办法摆脱。双方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之爭,哪怕是四书五经也无法让江南的文人臣服皇权。而在北方彻底消灭皇权的徐晨,自然收穫了很多崇拜者。

徐晨在北方设立的制度也非常受到读书人欢迎。被朱元璋打压分散的相权,在徐晨手中再次集中不说,还得到部分皇权。这一举措让江南的年轻读书人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模式,徐晨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江南的读书人也开始觉醒了。江南本就是整个大明风气先河的地方,有像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皇权的统治已经不稳。

徐晨的举动更是加速了江南的读书人反抗,他们为什么要皇权,为什么不能学习大同社彻底摧毁皇权,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公民之国。“拥有国家的公民”这个概念,对第一次听到这话的读书人来说是震撼的,让他们有种看到了新世界的感觉。

所以整个三月,有大量读书人渡过长江前往北方学习大同社的革命理念。一些行动力强的人则像刚刚那个读书人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宣传非君的理念,想要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这段时间的江南,受到大同社影响,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年轻的读书人组建了各种学社,各自宣传自己的理念,整个江南呈现出一种混乱但又充满活力的景象。而传统的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在这些思想的衝击下,已然摇摇欲坠。年轻的读书人对这些腐朽的理念充满了厌恶。

江南年轻读书人思想的混乱让南明高层和大族士绅惶恐无比。他们越发严厉地镇压这些非君思想,以至於江南的锦衣卫都开始恢復朱元璋时期的风采了。现在的金陵城,你根本不知道谁是锦衣卫的密探,只要有非君言论,第二日必然会被抓走。

比起思维活跃的年轻读书人,江南地主士绅更加务实,对没收他们土地財產的徐晨没有一点好感。在他们看来,徐晨比皇权更加可怕。大明的天子最多只是向他们要一点钱,而徐晨可是实实在在要他们全部的家產和命,所以这些士绅联合起来一起压制江南的混乱思潮。

这让高登觉得江南已经不安全了,开始有了回自己家乡的想法,不久前,高登和罗伟联繫上了,才知道罗伟现在已经是扬州知州。让他惊讶的是,在罗伟的带动下,北方重民社重新发展起来,有了上千社员,遍布在整个北方的官场和民间。罗伟邀请高登回到中原继续重民社的理想。

只是高登的想法和贺涵差不多,当初他狼狈出逃到关中,现在又重新回去,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但现在看看南明朝廷,根本没有吸取一点教训。士兵没有好好训练,朝廷內部的斗爭反而保留了下来,税收也没抓起来,秩序也没维护好,说是一盘散沙都不为过。

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斗得过万眾一心的大同社。他即便不回家乡,要不了几年,大同社也会打进江南。高登望著远方,心中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4月15日,高登像往常一样编撰文章。

“高先生,我们將军有请您。”一个神机营的士兵恭敬地行礼说道。

在南方政治態势越发紧张的当下,高登的重民报社还能在这风雨飘摇中继续经营下去,全仰仗李轩的庇护。否则,那些锦衣卫可不会像之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收缴书籍、限制报导,而是会让报社陷入万劫不復之地。

高登跟著这个士兵前往南京的皇宫。一路上,皇宫的宏伟建筑在他眼前一一掠过,但他此时无心欣赏,心中满是对此次被召见的疑惑。

当士兵带著他走进一个宫殿时,他不禁吃了一惊。只见宫殿內朝廷的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南方各行省的资政们都齐聚在此,而在外围站的则是张傅,张彩等学社魁首,江南名士。

南明朝廷新的首辅侯恂询问道:“朝廷如今有20万乡勇,难道还不足以抵抗大同社吗?”

李轩无奈摇头道:“这20万乌合之眾,根本打不过大同军的一个师。”他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眾人心中那一丝侥倖的幻想。

侯恂看向祖大寿,但祖大寿也摇头,显然他是认可李轩的说法。

次辅文震孟皱了皱眉头,不甘心地接著询问道:“朝廷加大对他们的训练和投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能不能行?”

李轩苦笑著摇了摇头,解释道:“没用的。练兵,先练將。乡勇的统帅就不行,是不可能练出精兵的。打了一个月时间,居然没有一个士兵是因为枪伤而死,如此差的战斗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黄道周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尷尬,因为他知道李轩所说的那些兵就是自己家乡的乡勇。他微微低下头,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

李轩接著说道:“而且我们也没多少时间了。现在大同社已经平定了北方,按照他们的习惯,秋收之后有足够的粮草,就会徵调军队发动战爭。现在已经是4月,我们最多只有半年时间。而这半年时间,朝廷没办法组建水师,也没办法练出精兵。”

这一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现场的气氛瞬间沉默下来。眾人纷纷陷入沉思,回忆起大同军以往发动进攻的时间,的確如李轩所说,都是在秋收之后发动战爭,想到只有半年的时间来应对即將到来的危机,每个人的心中都涌起一阵惶恐。

就在这时,钱谦益清了清嗓子站起来说道:“为今之计,硬抗必败无疑,只能和大同社议和,为朝廷爭取练兵时间。”

黄道周立刻站起身来,满脸不赞同地说道:“我等见过徐晨,这是个意志坚定之人,他根本不会因为我们议和而改变他的想法。反而是我们不断向大同社求和,暴露我等虚弱不说,还影响军心士气。要是下面的士兵知道我们不断求和,他们会怎么看,还会有杀敌之心吗?不会的。所以议和之举,不但不能为朝廷爭取时间,反而削弱我军战斗力,影响军心士气。某以为以后议事都不可有议和之举,违者严厉处罚。”

刘宗周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没错,只有我们坚定战意,下面的士兵才能敢战。往后再有说议和的,皆是想要投降大同社之辈,我等共诛之。”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难道我就是神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