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20章 ,復社考察队与论战

第320章 ,復社考察队与论战(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320章 ,復社考察队与论战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7月 12日。

扬州府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几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扬州,这些马车装饰精美,宽大舒適的藤编座椅摆放整齐,做工精致的小桌子上还摆放著一些精致的茶具。车窗由最新的扬州產玻璃镶嵌而成,上面还安装有丝绸的窗帘遮蔽阳光。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可以免去日晒之苦。

而在这条大道上,有许多商队他们或是通往中原,或是通向江南,郊外的大道都有如此多的商队,可见扬州之繁华。

马车內,復社巨头之一的张采透过车窗,望著外面的景象,不禁发出感慨:“这大同社也算是治理有方,我等一路深入扬州几十里,居然没看到几个流民不说,这一路上风吹稻香,乡村秩序井然,其秩序居然比金陵府都要好。”

此前,逃到扬州的大户们不断控诉大同社野蛮、残暴、凶残,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为愕然,这和他想像中的大同社统治下的景象截然不同。

虽然踏上江北之后就有卫兵询问他们的来意,他们说是游学也给放行了,只是给他们弄了一个临时的户籍,告诉他们这个户籍非常重要,不能丟,在江北购买粮食都要靠这个临时户籍。

张彩他们倒也知道缘由,大同社在整个江北实行粮食配给,一方面用三两银子一石的高价来购买粮食,一方面又把粮食贩卖的价格压低到一两银子,结果就导致了一江这个双方粮食价格差了一倍。

只是张彩他们根本不相信,大同社有能力,管得住江北几千万百姓,让每个百姓都只分的定额的这一点粮食。

依照他们在朝廷的经验,这些粮食还没发放就要少一半以上,真按定额的粮食给百姓,只怕百姓都要饿死了,大同社肯定是做做样子,根本管不住民间的粮食交易。他们是江南名士,这一路带的银子也不少,所以他们並不在意这张临时的户籍。

高登鄙夷地看了一眼那些传言,说道:“那些大户恨不得大同社去死,能说什么实话。大同社虽然爭霸天下,但好歹是读书人结社,徐晨对军规军纪管得最严,甚至可以说把君子的標准套在大同军上。关中普通百姓遇到麻烦的事情都会找大同军去解决,这和那些土匪贼寇和大明军队可完全不一样。”

“我也听过大同社之事,修水坝、兴水利、抗旱賑灾,可见徐晨是个道德感极高的人。能写出《封建土地论》,徐晨在学问上可算是学问宗师。但终究是把圣人的中庸之道丟得一乾二净,行事太过於极端,以至於入了魔道。”说话的是復社另一巨头张溥。

他们这一行人是江南学社的联盟,打著交流学习的旗號前往北方,实际上是来探查大同社虚实的。

南方的士绅大户都担心大同社会在秋收之后进攻江南。但5月,中原爆发鼠疫的消息传到了江南,6月黄河决堤,泽国千里,几百万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大同社全力賑灾,北方各种粮食物资调拨到中原,甚至连徐晨都去了中原组织賑灾。

这让江南一片欢喜,他们一致认为黄河决堤的灾害可能比大同社宣传的还要严重,要不然徐晨不可能坐镇中原。但这些终究是猜测,北方的情况究竟如何,还需要有人去探测一番。这个时候,张溥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去北方打探大同社的消息。

张溥之所以敢来北方,一方面是大同社信用比较好,从来没有抓捕关押过使者;另一方面他也想通过此机会建功立业,如果在此途中,能够驳倒大同社的徐晨,那更是能让他名声大震。没有死亡的风险,只是探查一下北方的情况就能立功,如果更能在学问上比过徐晨,復社將会取代东林党的地位。有这么多好处,张溥当即决定前往中原。

高登淡然地说道:“这世界终究是靠实力说话,如果徐晨统一了天下,大同社走的就是大道正道,那和大同社相反的,就是旁门左道,邪魔歪道。我看大明就很有这样的趋势,连礼记都能被烧掉,光天化日之下,厂卫胡乱抓人,百姓道路以目,这都是亡国的徵兆。反而是大同社这里百无禁忌,读书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江南的地主士绅虽然把大同社描绘得如恶魔一般,但实际上大同社並不禁止人员的往来,反而是南明朝廷,禁书越来越多,抓的越来越多,厂卫也越来越多,关键是这些厂卫不但烧书还抓人,江南读书人什么秉性,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宣传,越是敢攻击朝廷,攻击天子,名声越大,现在突然来一个180度反转,他们怎么可能能接受?

当他们发现扬州没有限制,所以很多反皇权的读书人,乾脆跑到江北,在扬州城开设报刊,然后肆无忌惮地辱骂南明小朝廷,什么厂卫监视百姓,明军就好像土匪一般,大户贪婪无耻。总之没有限制之后,这些人骂起人来百无禁忌,这些报纸通过长江流入到江南,那南明朝廷极其头痛,根本抓不完,他们又不敢到扬州来。

张彩听了高登的话,有点尷尬,说道:“等局势稳定下来,朝廷会放鬆管制的。”

高登只能冷笑一声,不再言语,他这次之所以给復社带路,就是因为江南的局势越来越混乱了,他乾脆到江北看看自己的老友罗伟,看情况把重民报搬到扬州来。

“嘟嘟嘟!”马车上的人忽然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

张溥看到一个冒黑烟的傢伙,他当即道:“停车!”

而后他下马车,就看到在道河道边,有一台不断冒黑烟的机器,把河道里的水抽到水渠当中,这台机器抽水的效率极高,四周几十亩土地都水光粼粼,得到了非常好的灌溉。

“这是何物?”张溥有点吃惊道。

张采道:“现在江南旱灾严重,如果有此器械倒是能缓解旱情。”

小冰河时期,整个大明的气候全部混乱了,北方直隶到现在依旧是大雨连著小雨,断断续续下个不停。

南直隶却从五月开始滴雨未下,南方大大小小的河道水位猛烈下降,农户每日忙碌在田地当中浇水,江南刚掉下来的粮价又开始上涨。

高登道:“这好像是徐晨弄出来的抽水机,一架这样的抽水机要400两银子,你確定江南的农户买得起?”

张溥皱眉头道:“难道江北的农户就够买得起?”

高登道:“江北还真有不少百姓买得起,江北的百姓都分了土地,少的也有十几亩,而且大同社还会半买半送。用粮食来偿还货款等多种手段来支付,大同社一购买就是几千台起步,一次就是几百万两银子,你们觉得朝廷能拿的出来。”

张溥不言语了,对现在的南明朝廷来说,只要不说钱,一切都好办,但只要一谈到钱,六部的尚书都要打起来。

前日,福建总兵带著他的水师返回了福建,原因就是朝廷拖欠他们三个月军餉,这可是保卫金陵的水师,已经是朝廷唯一比大同军强的力量,是阻止他们南下的生命线,但即便这样朝廷该欠餉还是欠餉,甚至朝廷还觉得郑芝龙垄断海贸,每年赚上百万两银子,这餉银就应该他自己拿出来,气的郑芝龙大骂朝臣竖子不足与谋,直接带著自己的船队回老家去了。

现在一听,大同社轻轻鬆鬆拿出几百万弄出这样的机器教给农户抗旱,所有人的心情复杂,他们復社宗旨就是朝廷少干预民间的活动,税越少收税,最好不收税。

像大同社这样的大政府,高税收,即便秩序再好,也不是他们想要。

张溥等人怀著复杂的心情进入扬州城,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瞬间让他们惊呆了。街道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马队和车队川流不息,仿佛是一条流动的財富长河。然而,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在这里竟然看到了大量的红毛人。这些异国人有著高挺的鼻樑、深邃的眼睛和奇特的服饰,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溥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他们知道大同社並不实行海禁,甚至还利用海上的船只去南洋运输粮食,但却没想到仅仅大半年的时间,就有这么多海外的商人来到扬州城。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在扬州城的街道上,隨处可见穿著大同服、披著短髮的百姓。一条街道走过去,几乎有一半的百姓都是这副打扮。要知道仅仅一年前,大同社还没来扬州的时候,扬州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保留著传统的服饰和髮型。

但就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扬州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变成了一个番邦异国。他们为大同社的影响力感到震惊,没想到改装易服居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內完成。

张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气愤地说道:“这成何体统?我中原之人衣服一向右衽,衣服中衽是连蛮夷都不会做的举动。”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认为这种改变是化夏为夷。

高登却不以为然,他平静地说道:“这一点我却站在大同社这一边。大同社的服装和髮式都是为了方便做事。只要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炎黄子孙,那就足够了。老祖宗能够决定髮饰、服装,我们为什么不能,等再过几百年,我们也是老祖宗。

我在江南还看到了男穿女装、女穿男装这样阴阳顛倒、混乱不堪的局面,这种情况復社都没有说礼乐崩坏。为了方便百姓做事情弄出来的服装,你们却说礼乐崩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