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復社落后了,现在是人人平等的时(2/2)
雷士俊不满地哼了一声,说道:“还严谨,那故事就是胡编乱造。世宗之时,哪有改稻为桑之事,这不是胡编乱造是什么。”
金圣叹淡然道:“改稻为桑虽然是戏说,但某认为世宗要真知道有这条敛財之路,肯定会实行。”
张溥轻轻嘆了口气,说道:“我等和徐社长接触三个月,自然知道徐社长不是气量狭隘之辈。这次戏曲可怕之处在於,不管是天子还是清流、奸臣都在爭权夺利,可以说满朝文武没有好人。
徐社长这是想要告诉百姓,清流不可靠,天子也不可靠,这是为摧毁皇权编排的戏曲,就好像他开放紫禁城,让所有人都能了解深宫大內,还弄了什么坐龙椅的项目,演大臣,演皇帝,百姓对皇家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哪里还会有敬畏可言。”
这段时间他们来到京城可谓是大开眼界,紫禁城开放可以允许普通的百姓进入,甚至还有好几万灾民就这样住在紫禁城当中,富丽堂皇的紫禁城里面却住著一群如同乞丐一般的灾民,这种世界的割裂感让他们很难適应。
京城內学社更是多如牛毛,这些读书人肆无忌惮的商议国家大事,毫不客气的点评著大同社官员,书生意气,挥斥方城。
这种环境让张溥他们很適应,曾经的江南就是这样,现在的京城甚至比江南更加开放,这里的读书人没了皇权的限制,更敢肆无忌惮的说话。
张溥加入了几次这些学社之间交流会,甚至有一种自己已经落后了的感觉。他们復社兴復古学,务为有用,在江南是很先进的思想,但是来到了京城,他刚一开口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而后本地的读书人道:“天如兄,现在京城讲的是人人平等,人生而自由,务实为用,我等早就做到了,现在要有更高的追求了。”
张溥惊愕,他在江南可以引领风潮,但在京城却成了落后的份子,他甚至有点听不懂京城的读书人在说什么。
金圣叹说道:“这某相信。某曾经和徐社长交流,徐社长就说过,天下的百姓太老实,遇到不公总期望有青天帮助他们主持公道,总认为天子是好的,坏事都是天子身边的奸臣做的。但却从未想过天子也贪,坏事就是天子想要做的。徐社长写这个戏曲就是想要告诉天下的百姓,天子不是好人,皇权也不是好东西。”
“就这点某是极其钦佩徐社长的。某知道皇权不是好东西,天子不是好人,但某不敢说,更加不敢对人宣扬。而徐社长是距离龙椅最近的人,他不但放弃了这把龙椅,还想要把这把椅子给砸烂,对皇权的诱惑毫不在意,其意志之坚硬宛如钢铁,大明历代君主也只有太祖、成祖可比。”
金圣叹嘆息道:“但太祖成祖终究私心太重,把天下看成一家之私產,不像徐社长,他是真把天下看成是天下人的天下。如此大公无私之人,我华夏几千年歷史也只有传说当中的三皇五帝可比。”
顿了顿,他又感慨道:“如此想来,我等还是太过於亏待先帝了,面对如此英雄豪杰,先帝败得不冤。”
此前,他们来到京城后,曾討论过是否要去见见崇禎。当时,金圣叹就直言:“一个亡国之君又何必去见,见了我又该说什么?”
崇禎在后世的地位比一般昏君稍高,是因为他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再加上后来大顺,南明,满清的糟糕表现,后世对他多了一份同情。
然而在这个时间线里,崇禎没有自縊於歪脖子树,而大同社接管北方后,流民迅速得到安置,各类灾害也被有效賑济,北方很快恢復生机,宛如盛世。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崇禎的统治显得更加失败,就连江南的人都对他极为鄙视。
几人商议一番后,最终决定不去见崇禎这个昏君。他们转而前往紫禁城参观,在那里,他们看到一些有钱的商人钱请太监扮演皇帝。
起初,这一幕让他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即便大同社宣传人人平等,但让百姓扮演皇帝,这也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不过,也正是这些行为,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徐晨摧毁皇权的坚定意志,他甚至愿意让百姓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
此时,楼下传来一阵锣鼓声,演出开始了。他们停止討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只见舞台上,戏曲里本该有的锣鼓声並未响起,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落下,展现在观眾眼前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紫禁城的承天门口。
接著,一个身著大明官员服饰的人跪在幕布前。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幕布后面传来,清晰地传遍整个戏院:“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饉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於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观眾的心弦上。
隨后,一个装扮成太监的演员走到跪著的钦天监面前,尖著嗓子说道:“奉旨,最后问你一次,今年入冬以来为什么不下雪?”
那钦天监的演员眼睛依然坚定地望著幕布,大声答道:“我已经说了。宫內开支无度,阁衙上下贪墨,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是上天示警!”
“唉!”身后问话的太监失望地嘆息一声。紧接著,四名东厂行刑太监的廷杖立刻舞动起来,“啪啪啪”的声音清脆而刺耳。
这种全新的表演模式瞬间吸引了所有观眾的目光。当看到忠臣被厂卫仗打时,观眾们义愤填膺,纷纷喊道:“厂卫该死!”
张溥等人一脸愕然地看著舞台上的一幕,这种话剧形式他们还是头一回接触。与以往看过的戏曲相比,它显得更加真实,仿佛將歷史的画卷活生生地展现在眾人眼前。
第二幕开朝会的场景中,那名扮演严嵩的演员一登场,便以阴阳顿挫、不紧不慢的语调说道:“仰赖皇上如天之德,和大家实心用事,最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去年两个省的大旱,三个省的大水,北边和东南几次大的战事,再加上宫里一场大火。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皇上宵衣旰食,大家累点全都应该。”他的表演惟妙惟肖,仿佛严嵩真的復活了一般,让张溥等人仿佛真看到了严嵩,看到了大明內阁是如何处理政务。
接下来,舞台上清流与浊流围绕朝廷亏空的问题,展开了一番甩锅与搜刮银子的精彩演绎。看著这一幕,眾人仿佛真的置身於一场激烈的朝会之中,紧张的氛围让他们屏住了呼吸。
金圣叹不禁感嘆道:“在江南肯定看不到这么精彩的戏,这不就是江南朝廷现在的情况吗?”
张溥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几个月前,他亲身经歷了一场资政会,其情形与舞台上所演的虽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大致不差。如今的南明朝廷,天灾不断,朝廷亏空严重,甚至比戏曲中描绘的还要悲惨。北方的半壁江山已归大同社所有,剩下的江南也岌岌可危。
金圣叹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天如兄,江南朝廷皇室无能,官员腐败,將军蛮横如土匪,士绅奸诈如盗贼,那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腐朽王朝。你们又何必为它卖命?
不如留在江北,在这里可以正大光明地结社,可以正大光明地討论天下大事,不用担心厂卫的监视。这里的官员廉洁奉公,大同社员各个能力强悍,徐社长也大公无私,这里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高高在上。这样一个新世界难道不值得天如兄你们留恋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张溥能够做出正確的选择。
张溥面露迟疑之色,金圣叹所言確实在理。江北的政治气氛清明,不禁止结社。据他所知,大同社还保留了许多官职,留给其他会社。如果復社留在江北,或许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江南,东林党人依旧霸占著官位,阻碍復社的人进入官场。
然而,张采冷哼一声,说道:“但北方的繁华是建立在士绅的血肉基础上。你金家在江南也有几千亩地,你这样的出身是会被大同社打倒的。你愿意家族的土地被大同社没收,让你兄长戴著高帽被审判吗?”
金圣叹听到这话,也迟疑了一下。如果只是几千亩地,他或许还能不在意,但兄长从小对他照顾有加,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兄长受辱。
张采冷笑道:“你看你自己也不愿意,那你能想像江南也像北地一样,上百万士绅被杀戮,被贬到荒野。”
这句话让眾人陷入了沉默,他们心中都明白,留在江北意味著要与过去的一些观念和利益决裂,而回到江南,又要面对那个腐朽不堪的朝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