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女真人的朝鲜勤王军(2/2)
寧完我一边说著,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著皇太极的脸色。
皇太极听了寧完我的话,脸上的不满之色更浓了,他加重语气说道:“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眼下金国连粮食都得不到,莫说长远的谋划,只怕半年都维持不下去。对於攻略朝鲜的战略,你们有何看法?”
寧完我听出了皇太极语气中的不满,他赶紧思索起来。片刻之后道:“大汗,我认为要发挥我大金骑兵的优势,快进快出。我们此次前往朝鲜,不能在那里过多耽搁,只要掠夺到足够的粮食,就马上逃回辽东。这样可以不给大同军围攻我军的机会。”
就在这时,鲍承先站了出来道:“大汗,某的看法却是相反。朝鲜这步棋若是下好了,或许可以为陛下爭取几年的时间。”
鲍承先顿了顿,把自己內心全部的想法说出来道:“如今大同社在朝鲜打击权贵,均田地,试图爭取朝鲜民心。但张献忠毕竟不是朝鲜本国人,此人天然难以被朝鲜人接受和认可。
朝鲜王和两班大臣在朝鲜的影响力依旧很大。盛京之中还有不少从朝鲜逃过来的两班大臣,陛下应该好好利用他们。这些人在朝鲜有著深厚的关係和根基,我们可以藉助他们,组织起朝鲜的百姓。
鲍承先想了想道:“陛下,可以假借朝鲜王名义,利用这两班大臣,组建一支朝鲜勤王军,我等宣告朝鲜的百姓,此次来朝鲜是为了救朝鲜王,消灭叛逆大同军。
並且大肆宣扬大同军消灭了明朝,关押了大明的皇帝,是大明的叛军,几十年前万历帝派遣几十万大军击退了入侵朝鲜的倭寇,保住了朝鲜国,朝鲜上下都对大明极其恭敬。如此宣传能引起朝鲜百姓对大同军的仇恨。”
只要陛下组织得当,让朝鲜人在为我们提供钱粮的同时,对付张献忠的大同军。如果此事能够办好,或许可以把大同军的主力拖在朝鲜几年时间,让陛下有时间等待天时巨变。
如今中原旱灾不断,大同社也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而中原只要天灾不断,就是一个王朝崩溃之时,大同社激进的屠杀中原士绅,用他们的土地和財富稳定中原,但现在中原已经没有地主士绅了,大同社失去財富的来源,当他们维持不住的时候,中原的局势可能再次发生翻转。”
皇太极听著鲍承先的话,眼睛逐渐亮了起来。他原本一直纠结於眼前的困境,却没有想到可以利用朝鲜內部的力量来对抗大同军。
利用朝鲜人来进攻大同军,確实是解决金国当前困境的一个好方法。而且,这样做对金国来说没有什么损失,不管试探的结果如何,死的都是两班大臣和朝鲜的百姓。
“好!鲍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和寧卿等人一同商议具体的策略。一定要儘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至於中原局势是否会发生变化,皇太极並不认可鲍承先的话,大同军的確屠杀了中原的士绅,但他却不认为大同社扛不住中原的天子,今年中原旱灾连著蝗灾,瘟疫,但秋收之后,大同社召开公民议会,其存粮反而增加了一千五百万石,如此猛烈的天灾都不能阻止大同社的崛起,只怕天灾过后就是大同社攻略四方的时候,他可不敢保证老天爷每年都给中原来一场巨大的旱灾。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月十三日。
皇太极以张献忠囚禁朝鲜王,霍乱朝鲜的名义,以豫亲王多鐸为主帅,逃到盛京的两班大臣为核心,组建了一支15000余人的朝鲜勤王军,同时號召整个朝鲜的百姓,共同反抗残暴不仁的大同军。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月十五日。
朝鲜咸镜道的孤山村迎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日子。
这是朝鲜一个极为普通的村落,上千亩的田地大部分都掌控在一家地主手中。平日里,村民们围绕著地主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閒时,他们会结伴去山林中打猎,用打来的猎物补贴家用。儘管生活並不富裕,农户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维持著生计,过著饿不死但也活不好的日子。
大同军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他们审判了作恶多端的地主,將土地重新分配给了村民。
村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朝廷的税赋也减下来了,还没有了没完没了的徭役,干活的劲头更足了,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打到的猎物、挖到的草药,都能换成钱或者物,不用再接受地主的压榨和盘剥,日子也变得更好过。
这天村口格外热闹。村长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面大鼓,当看到一支队伍朝著村子走来时,村长大手一挥,锣鼓声瞬间响起。村民们听到锣鼓声,村民们站在村口热烈地欢迎著这支队伍。
5天前村里就得到了消息,村里的一群青壮去汉城参加全军大比武,获得了射击比赛的团体第一名。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轰动了整个村子。孤山村自成立以来的几百年里,还从未获得过这样重大的荣誉。这些青壮一下子成为了全村乃至咸镜道的英雄。
当这些青壮走近时,村民们都惊呆了。他们身上穿著崭新的大同服,衣服上的铜扣在阳光下闪烁著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精神。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每个人都背著一堆货物,一看就是高档的布料,手中还提著一大块醃得雪白的肉乾。
青壮们兴高采烈地回到自己家中,把这次比武获得的奖品一一炫耀出来。一时间,那些参加比武的青壮家中围满了看热闹的乡亲。
崔勇家更是热闹非凡。崔勇得意地对父亲说:“父亲,这是天朝来的衣、服,穿到身上一点也不寒冷。俺还带来了一匹羊毛布,母亲您改一改,可以给全家人都弄一身冬衣。这是鯨鱼的肉乾,这段时间俺家就吃这个,这又有肉又有盐,好吃。”
母亲接过羊毛布,仔细地抚摸著,眼中满是惊喜:“这么好的布留著当聘礼,开春之后我就跟你说房媳妇。”
听到母亲的话,崔勇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也红到了耳根。
村民们看到只是参加了一次比武,就获得了这么丰富的奖励,纷纷感嘆道:“张都督真大方啊!”
村长在一旁笑著说:“你们算是飞黄腾达了,县里说了你们开春之后就去报导,以后你们就吃上皇粮了。”
说起张献忠,村民们都心怀感激,自从都督到朝鲜,朝鲜的天终于晴了,大伙的日子也终於好过起来了。
而这次朝鲜民兵大比武,是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出来的。
一方面张献忠一直没有忘掉要覆灭金国,但朝鲜的军事力量极其差,他只能用军事化训练提升朝鲜军的组织力。
朝鲜半岛处於沿海,受小冰河旱灾的影响比较小,春耕秋收都比较稳定。
於是张献忠在春耕之后组织朝鲜的农户进行军训,让大家在农忙之余学习军事技能。
秋收之后,又要求朝鲜各道派遣训练最好的民兵在汉城进行大比武,目的就是要练出一支精锐的朝鲜军队。
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的税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过了500万石粮食和60万两银子的税金。
这些税金张献忠自然不可能留给朝鲜王,但他也不好独吞这笔钱粮。於是,他制定了一个分配方案,上报给元首府。
其中200万石粮食和大部分税金被当做奖励,分给了朝鲜都护府下属的官吏。
剩下的300万石粮食,一半作为常平仓的救济粮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一半粮食则被换成了各种农具、布匹,作为这次全军大比武的奖励,赏赐给那些训练优秀的民兵。
徐晨看后认可了张献忠的方案,於是这次去汉城的朝鲜民兵,每个人都获得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其中优秀者像崔勇这些人,鯨鱼肉,羊毛布,衣等物资也是纷纷成为了奖品发放到他们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