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50章 ,爭预算

第350章 ,爭预算(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350章 ,爭预算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十一月二日,京城。

晴空万里,冬日的阳光让所有人人都暖烘烘的,京城的大街小巷当中都满的热闹的人群,经过大同社两年的治理,京城已经恢復的往昔的热闹,甚至变得更加繁华,大同社虽然清洗了京城的权贵,但却也在京城建立了钢铁厂,器械厂,纺织厂等作坊,京城服务权贵的工匠,现在为他们自己服务。

京城终於有几分市民社会的模样了,尤其是天津卫开海,大同社又修建了一条天津卫联通京城的铁路,大量的西方海商也开始进入大同社的政治核心,京城的洋人变多,再加上西域的胡商,倒是让京城有几分万国来朝的景象。

此时,京城的百姓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总理府上的预算会议上。今年北方大地被各种旱灾折磨得痛苦不堪,所有人都以为今年的田赋將会异常难看,粮食收成必然大打折扣。

秋收之后,当统计数据摆在眾人面前时,却让大家大吃一惊。数据比大家想像的要好看多了,尤其是南直隶(江北部分),一年间,增加了上千万石的粮食收成,冠绝整个大同社各个行省,今年大同社粮食增收大部分来源於此。

除此之外,直隶、山东等地也都有小幅增长。在北方如此猛烈天灾的情况下,在大同社官员们的治理下,北方的粮食居然还有所增长,这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他们觉得天下再也没有更难的事情能拦住大同社前进的步伐了。

大同社的成员们沉浸在粮食增长的喜悦之中,脸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然而这份喜悦並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一场激烈的衝突就因財政预算的分配而起。议事大厅里顿时火药味十足,爭吵声此起彼伏。

目前,大同社下属的各行省发展极其不均衡。关中地区,在大同社多年的精心治理下,这里的农业和工业都处於飞速发展的状態,关中的水浇地超过了1500万亩,是整个北方最多的地区,几乎可以是其他行省之和,这也是关中在北方旱灾连连的情况下,粮食產能还能不断增长的原因,只是今年的蝗灾打了关中一个措手不及。但经过一年的治蝗,关中有信心明年粮食產能还能继续增加。

而在工业方面,关中工厂林立,机器的轰鸣声不绝於耳。布匹的產能一年比一年高涨,一匹匹精美的布料从纺织机上源源不断地生產出来;钢铁、水泥、煤炭等產业也不甘落后,每年以增长两成的效率快速增加。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让陕西行省税收冠绝整个北方,成为大同社最重要的经济重镇。

在这次预算会上,陕西巡抚黄松年站了起来,郑重地提出了关中轨道发展5年计划道:“各位同仁,为了进一步提升关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与各地的联繫,我们关中想要在5年內修建三千里的轨道,联通关中各府,形成一条高效的物流网络。这样一来,关中的物资就能更快速地支援到全国各地,为大同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黄松年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其他巡抚的围攻。

河南巡抚陈子昂第一个站了出来,不满道:“黄巡抚,现在多少地方连一条轨道还没有,交通极为不便。你现在就打算联通整个关中的轨道网,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要修也是在我们中原修,中原地处天下之中,如此才可以联通四方,对大同社的整体发展更为重要。”

“你们中原一年修了1000里的轨道还不满足!”山东行省巡抚沈荣也不甘示弱道:“我们山东行省才是最需要支援的地方。为了修黄河大坝,上百万人在工地上日夜奋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我们还迁移了十几万农户,为修筑黄河堤坝退让,退耕还湖又迁移了上百个村落,这些都是最上等的田地,现在变成了堤坝,变成了湖泊,我们山东行省的百姓是哭著离开自己的家园。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就说今年有,哪个行省有我们山东行省的牺牲大,总理大臣府怎么也应该支持我们建几个码头,几条轨道,这样是才是权责对等,公平公正。”

南直隶巡抚罗伟淡然道:“我觉得中原还是想办法修水渠吧,修铁路的事情就不要掺和了。要不然再闹个旱灾,中原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反而是我们南直隶,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產地,没有轨道怎么运粮食?关中也已经有轨道了,想来凭你们自己的力量慢慢修也是可以的。”

黄松年听了眾人的指责,心中十分不甘,他涨红了脸,大声辩解道:“各位,今年我们关中运了多少粮食布匹支援你们,又派了多少工匠去你们行省建设工厂,大家心里都有数。

我们这是在为大同社的整体发展做贡献,可你们这是放下筷子就骂娘啊!我们想修这么多轨道,也是想让关中的物资快速支援到中原,帮助大家共同发展。”

说到这里,黄松年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他环顾四周,继续说道:“而且去年,今年得利最多的难道是我关中?是谁建的钢铁厂,谁建设蒸汽作坊,谁建了造船厂,所以又弄出了一个赚钱的捕鱼行业,谁又截留了最多的鸟粪石?”

“亩產千斤,好高的產能,鸟粪石这种肥料是元首发现的,凭什么你们南直隶截流大半。”

今年南直隶最大的喜报就是,扬州千亩实验田当中,用了鸟粪石的水稻亩產超过了上千斤,轰动了整个北方,让南直隶很是出了风头,毕竟在这个时代,这么高的水稻產能,都能称之为祥瑞了。

黄松年这样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罗伟。大同社经过了七八年的產业发展,大家都清楚地知道,只要建立工业区,让工业区填满各种工厂,就会有大量的税收,工匠也会创造庞大的消费市场,然后带动四周农村的发展,一个工业区就能马上让一个城市变得欣欣向荣。所有人都知道作坊的重要性,也知道发展產业的重要性。

“难怪你南直隶发展的这么好,这都是元首偏爱。”有人小声嘀咕道。

“这也太不公平了。”另一个人附和道。

罗伟听了眾人的指责,脸上露出一丝尷尬,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辩解道:“各位,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底子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至於发展造船厂,你们又不靠海,如何发展造船业?而且我们发展的造船行业也是为了捕鱼,你们哪个又没有吃过我扬州咸鱼干?今年南洋输入了三百万石粮食,你们吃了没吃?现在这算什么?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

在这场激烈的爭吵中,天津卫的杨秀默默地缩了缩身子,儘量不捲入这场战场。

南直隶有的產业,其实天津卫也有,不管是造船业、捕鱼业还是盐场,一样不缺,而且天津卫也依靠海贸发展经济。

不过,天津卫底蕴不如南直隶,地盘也不如南直隶大,所以没有南直隶那么出头,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惹上麻烦,只想静静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这些人爭吵来爭吵去,场面一度失控。最后,眾人只能將目光投向了总理大臣刘永。

刘永坐在议事大厅的主位上,他面容平静,面对眾人的目光淡然道:“各位同仁,民朝的税收不是无限的,不可能满足你们所有人的想法。而且你们爭吵也是无用的,全国一盘棋,该在哪里建工厂,总理大臣府会根据大同社的整体发展规划做出通知。”

元首府

宽敞明亮却略显严肃的办公室內,徐晨正端坐在宽大的书桌前,专注地审阅著各地上传过来的文书。他微微皱著眉头,眼神在文书上快速扫过,几乎一目十行,每看完一份文书,便轻轻將其放在一旁,整个过程没多少时间。

这些文书如同雪般堆满了桌面,而內容却几乎千篇一律。各地官员都在请求资金,有的是为了建设水利系统,期望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保障粮食產量;有的则是想建设工业区,藉此推动城市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这场景让徐晨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大同社的官员大多出身军方系统,他们带著军队打仗时的那股衝劲和执行力。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標,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向著这个目標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