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52章 ,开门,自由贸易!

第352章 ,开门,自由贸易!(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几十年前,吕宋的明人被洋人屠杀,朝廷却不闻不问,那时他们就知道自己如同无根之萍。

如今,终於有一个坚实的靠山愿意帮助他们了。即便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也比以前强得多。而且,大同社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帮他们造海船,给他们提供火炮、火枪。有了这样天差地別的態度,他们自然愿意相信刘永的话。

刘永的態度激起了其他商家的热情。田然起身询问:“总理,朝廷什么时候能开放粮食的限制?我等想多招一些工匠,扩张產能,为天下多製造一些財富,为大同事业多尽一份力。

但这粮食一直是限制我等扩张的拦路虎,弄不到粮本就没办法招工匠。都督府这些年不是都在不停外购粮食吗?

尤其是今年旱灾接著蝗灾,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存粮还在增加。等明年气候正常了,北地的粮食绝对会丰收。”

“是啊,是啊,粮食配给制度让我等想报效元首,都是报国无门的状態。”其他商家也纷纷附和,对粮本问题头疼不已,没有粮本就无法扩张產能、招募工匠。

在北方想招募一个工匠很难,工钱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工匠吃饭的问题,没有粮本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黑市贩卖粮食,但黑市的粮食贵了好几倍,工匠的伙食都比他们的工钱要高一倍,僱佣一个没粮本的工匠,成本相当於僱佣三个人,而且黑市的粮食还不稳定,所以没有多少商人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然而,刘永坚定地摇了摇头:“农业是国之根本,现在北方旱灾接连不断,谁又能確定明年没有旱灾?在各地常平仓充裕之前,北方的粮食配给制度不会消除。”

这些商家或许不了解北方旱灾的严重性,但徐晨和大同社高层普及了小冰河时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了北方旱灾的严重性,刘永他们也翻阅了史书,原本作为一个乱世背景板的寥寥几个字,当它们连接起来,看的刘永他们冷汗直流,这才是毁灭一个王朝的元凶啊!

知道北方的旱灾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所以徐晨不惜代价修水利、从外部购买粮食,这得到了大同社所有人的支持。说极端一点,现在產业不发展,大家顶多穷一点,但粮食產量减少,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孔晨接著问道:“常平仓中要储存多少粮食,元首才肯放开粮食配给制度的限制?”

刘永严肃地说:“常平仓中要储存够整个北方使用一年的粮食。”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同社的数据是公开化的,每年公民议会都会把人口,粮食,布匹,钢铁,煤炭,水泥等重要数据公布於眾。

他们知道北方有6000万人口,按照一人七石粮食计算,那就是四亿多石粮食。和现在大同社各地粮仓的库存只有4500万石,差不多是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囤够的,这让他们彻底打消了短期內放开粮食配额的想法。

他们也只能往好的一方面来想,虽然自己没办法突破限制不用工匠,但他们的竞爭对手也没办法僱佣工匠,这样一来竞爭压力就低了一些,大家也可以多赚几年钱。

刘永在解答完商贾们关於海上贸易和粮食限制等问题后,接著说道:“从明年开始,工匠司將会在僱工超过30人的作坊当中成立分部,以维护工匠的权利。当然,这对你们也有好处,工匠司也会培训工匠,提升他们的生產效率,让你们的作坊能变得更赚钱,你们也不用苦恼多招工的问题。”

刘永的话音刚落,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沉默。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要说他们最怕大同社的哪个衙门,那非工匠司莫属。去年,因为几个伤残工匠的事情,扬州那边同行赔得少了一些,大同社直接出台了工伤税,他们3%的利润就这么没了。

北方的商家们都对那些连几个工伤钱都省的同行恨得牙痒痒。一通操作下来,钱没省下来,还多了一项税。

现在要把工匠司请进自己的作坊,这无异於耗子把猫请回家。

“果然在元首心中,这些工匠的分量更重。这不公平吶,我们承担了最多的税务,一年几千万两银子,这比大明多了10倍,为什么在您心中工匠的地位还是更高?您不是一向说权责对等吗?”现场的商人们在內心哀嚎著。

刘永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商家內心的想法,他继续道:“明日,鲁班院有我大同社研发的一些新机器,想来各位可能用得上,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

这话一出,所有人眼前一亮。大同社的机器那可是发財的利器,在场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靠著大同社的羊毛纺纱车、羊毛纺织机发家的。

还有不少人是靠著大同社新式的高炉技术发家的,余下的人也购买了大同社新式的机器,尤其是蒸汽抽水机,只要开了一个这样的工厂,日进斗金那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现在北方最富裕的几个商家,都和蒸汽机有关。总理都这么说了,那这次肯定有大量的好东西能让他们发財。

翌日,这些商家早早地来到了鲁班院。

一进院子,他们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蒸汽火车头。这个火车头比起之前那个小一號像玩具一样的火车头,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蒸汽火车了。它增加了火管,改进了活塞,马力也增加到了30匹,运载能力比原先增加了五倍。最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不像原本的火车头运行几天就会出毛病。

除了火车头之外,还有改进后的蒸汽轮船。不过这些並没有让大家感到特別意外,这些蒸汽机械他们已经见过,现在这些不过是放大版,更加成熟、更加实用。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还看到了各种蒸汽工具机。原本由水利助力带动的机械现在都改成了用蒸汽驱动。像孔晨这些生產蒸汽机的作坊主喜出望外,有了这些机器,即便他们不增加工匠的数量,產能也能提升好几倍。

而最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他们看到了蒸汽纺纱机和蒸汽纺织机,那速度比他们的机器快好几倍。

布匹和钢铁是北方经济的两根最重要的支柱,这两种机器的出现代表著生產效率將提升几倍。尤其是很多纺织作坊主,他们看到这机器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们一直很奇怪,大同社的纺织作坊给工匠的俸禄是最高的,福利待遇也是最好的,动不动就给工匠建房子,弄幼儿园、蒙学,不仅养著纺织工匠,还要养他们全家老小。

福利待遇定得这么高,怎么可能拼得过他们这些压在法令线上给俸禄的作坊呢?

但偏偏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同社给了这么高的待遇,生產出来的物品价格却低,质量还高。

各种高档的布料更是全部被大同社的纺织厂垄断。他们知道高档布料是因为元首弄出来了顏色鲜亮的染料,这还能理解,但在低档布料上也竞爭不过大同社,这一直是他们心中的谜团。

现在蒸汽纺纱机和蒸汽纺织机出现了,终於解开了他们的疑惑,原来蒸汽最大的用处不是用在抽水上面,而是用在纺织布匹上。

有这种机器在,大同社的纺织厂一个人能顶他们好几个人,难怪他们织出来的布价格低、质量好。这不是他们经营不善,而是科技的差距啊!

商家们围在这些新机器旁,眼神中既有惊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元首既然开放了这些机器,那就是允许他们购买了,这些商家已经看到一个个金元宝向他们飞过来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难道我就是神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