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皇商与郑芝龙最宝贵的遗產(2/2)
“如此我等一年可为朝廷赚500万两。”钱掌柜咬了咬牙,最终答应下来了。
自此侯恂在泉州顺利接管了郑芝龙的船队,这些海商也有皇商的名头保护。
几天后,史可法也从金陵匆匆赶过来。侯恂看著史可法,严肃地说道:“郑芝龙已经为朝廷打好基础,你组建市舶司,每艘出海的海船,发放税旗,一艘海船收3000银子,一年当可收500万两银子的税,这是朝廷最重要的税收,这笔钱收上来了相当於一个行省的农户不用加税,所以你责任重大,万万不能被当地的士绅给欺骗了。”
史可法听到可以为一个行省的百姓减少负担,顿时感觉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他挺直胸膛,坚定地说道:“阁老放心,下官定不会让朝廷失望。”
而后他对吴三桂道:“长伯你在海上遇到没有市舶司税旗的船,不要客气,遇到一艘没收一艘,赶逃的商船,一律击沉。”
吴三桂道:“遵命!”
侯恂又叮嘱道:“你和长伯多合作,福建的税收超过千万两,关乎到朝廷能不能生存下去的根本。”
“遵命!”两人行礼道。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二月二十七日,扬州。
晴空万里,气温开始回升,树木开始冒绿芽,地面的青草也开始冒出来,扬州附近的农户,牵著耕牛,扛著犁给自己田地翻耕。
而扬州城內却是人潮涌动,商队川流不息,开海之后,扬州就成了整个北方最重要的贸易城市,海量的贸易又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再加上大同社,建设轨道,水渠,道理,带动大量的基础设施建,现在扬州几乎每个月都有水泥厂,砖窑厂,矿石场等作坊兴办,纺织行业更是成为了热潮,扬州城一连弄了两个纺织工业区,依旧被填满,现在正在建设第三个纺织工业区。
此时扬州城当中工匠的数量超过三十万,扬州城已经成一座盐商富户为主的消费城市,快速的转变成为了一个以工匠为主的市民城市。
郑芝凤等人绕道东番外海,歷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在海上漂泊了足足一个月时间,才终於来到了扬州。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衣衫襤褸。
他们见到大同军的相关人员后,先是详细地说了一番福州发生的事情,言语中充满了悲愤,而后他们提出想要投靠大同军的想法,希望为死去的兄长报仇雪恨。
然而下面的消息传上来。大同军海军少將赵云飞、刘亚雄、陈诚他们却有点看不上已经沦为丧家之犬的郑芝凤等人。
要是三年前,郑之龙他们投靠大同,徐晨高低会给他一个海军少將的军衔,以他的部下为主,组建大同社的海军。
只可惜当时的郑之龙,雄心壮志的想要打天下,没有投靠大同社想法。而这三年多来,大同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建立了造船厂,在辽东建立林场,砍伐百年老木运输到扬州来造船。在淮安府海州建立海军基地,训练海军士兵。还专门聘请了夷人做教官,学习西洋战法。
三年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同军已经有十二艘千吨级的主力战舰,各种大小战舰超过百艘,海军士兵超过 2万余人。军容整肃,战舰林立,大同社的海军已然成型。现在郑芝凤这些人来投靠大同军,就有点像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郑芝凤也看出大同社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安排了几个人招待他们一番,並没有想招揽的意思。
郑芝凤兄弟当即就著急起来,他们千里迢迢的投靠大同社,一方面是因为几年前大同社招揽过他们,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想要报仇,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大同社,不然的话光凭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报仇。
扬州,招待所。
郑芝凤几兄弟唉声嘆气的聚在一起,房间里瀰漫著一股沉闷的气息。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拍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让他们的內心变得更加烦躁。
郑芝凤苦笑道:“我等还想投靠大同社,却没想到大同社三年內就製造了 12艘宝船,大小战舰上百艘,他们还请了夷人做教官,难怪这几年我等打不过大同社。夷人的西洋战法的確高明,如今我们连锦上添都算不上,只是一群逃难之人。”
郑芝彪无奈道:“现在大同社的人看不上我们兄弟,不愿意招揽我们,我们该怎么为大哥三哥报仇,难道让他们就这样白白被仇家害死。”
郑芝麟眉头紧皱,沉思许久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兄弟要对大同社有用,如此他们才会重用我们,我们兄弟才有办法为大哥,三哥报仇。”
郑芝凤道:“现在我等舰队没了,部下也散了,只有一艘战船,但大同社他们战船更多更大,也看不上。至於我们兄弟海上作战的经验,大同社学的是西洋战法,这三年来也培养了一些水师人才,也用不上我们。现在我们兄弟即便是投靠大同社,人家也看不上我们了。”
郑芝麟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我们现在不是完全没本钱,战船虽然被摧毁,手下也散了,但大哥这几年在东番岛开拓了 9个农庄,有 10万亩土地,几万的人口,大明朝只怕还没注意到他们,如果我们兄弟把这片土地献给大同社,应当会引起他们的重用。”
郑芝凤迟疑道:“东番岛可是我们郑家最后的根基了,就这样献出去大木就什么也没有。”
这个时候郑芝龙的妻子田川氏道:“郑家已经保不住东番岛的土地,还不如用这片田地为一官报仇,”
於是几兄弟再次去找大同社的军官,他们详细说明他们在东番岛有 9个村庄,两三万的百姓,大同社能占据东番岛,就能打通南洋的贸易航道,也可以从海上威胁整个南明朝廷的腹地。
这个消息传上来之后,迅速引起了赵云飞等人的重视。他们找来郑芝凤,详细询问了东番岛的情况,並且让参谋在郑芝凤兄弟的指引下自己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东番岛沙盘。沙盘上,东番岛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参谋们认真地標註著各个村庄和重要地点。东番岛在福建行省对面,占据此地,就相当於在大明腹地钉下一个钉子,让他们进退不得。
而后赵云飞召集刘亚雄,陈诚两人说明了这个新的情况。两人看了东番岛的位置,又结合这段时间江南传来的情报,知道侯恂在吞併郑芝龙的部下,组建福建水师,市舶司,皇商,想要依託南洋贸易解决大明的財政问题,而这不是大同社希望看到的。
刘亚雄道:“应当马上占领东番岛,不说其战略意义,光截断南明朝廷对南洋的贸易就极其重要,可以重创南明朝廷的实力。”
陈诚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等要一方面上报元首,同时准备好调动战舰,只等元首下达命令,我们马上抢占东番岛。”
赵云飞道:“同意。”
刘亚雄道:“同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