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葬身大海的吴三桂(1/2)
第381章 ,葬身大海的吴三桂
大同十一年(1635年)六月二日,澎湖外海。
六月的南中国海,阳光灼热,海风带著咸腥与一丝不祥的躁动。吴三桂站在他那艘由大型福船改造的旗舰“靖海”號楼上,紧握著千里镜,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镜片中,一支规模不大但阵列森严的舰队正破浪而来,三艘巍峨如海上堡垒的千吨巨舰如同领头的巨鯊,其后是十艘精悍的五百吨级战舰和十艘灵动如海燕的二百吨级护卫舰。
这正是他了数天时间小心翼翼想要捕捉的猎物,陈诚统领大同分舰队。
在泉州吴三桂了三天时间准备武器装备,集结船队。5月20日,他率领著福建水师主力抵达澎湖县。而后以澎湖县为水师基地,派出一些快船去东番岛,探查大同水师的情况。
但他的快船很快被驻守在南溪庄的陈诚捕捉到,他知道福建水师送上门来大喜,当即带领三艘千吨战舰为核心的二十三艘战舰群,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澎湖县,想要剿灭福建水师。
而吴三桂也想要报当年当年他们仓皇从京师逃离的一箭之仇,大同陆军厉害吴三桂承认,但北人一向不擅水战,他有信心在海上能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双方的主帅都想打这一仗,於是两支舰队在澎湖外海相互对峙。
“哼!区区二十三艘,也敢来授我虎鬚,大同军打的胜仗太多了,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吴三桂放下千里镜,嘴角勾起一丝混杂著轻蔑的冷笑。
他身后是遮蔽了半个海面的庞大船队,超过一百五十艘大小战船,这其中既有他带过来的水师战舰,也有收编郑芝龙的战船,以及数量眾多的板、哨船。五倍於敌的数量优势,让吴三桂和他魔下许多將领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大帅,不可轻敌啊!”一名曾在郑芝龙魔下效力过的老水师军官忧心地提醒道:“大同战舰皆仿西夷坚船利炮,一艘战船可抵我军10艘战船。
郑大当家前年料罗湾大捷,也是靠火攻奇袭,正面硬撼西夷大舰,损失亦是惨重!此等巨舰,
非我寻常战船可敌。”
“住口!”吴三桂厉声打断,眼中闪过一丝不耐,“郑芝龙不过一介海寇出身,侥倖胜了一场。本帅乃朝廷钦命总兵,魔下乃百战精兵!郑芝龙岂能与本帅相提並论?敌舰虽坚,数量寡少,正是我以眾击寡,一举荡平敌寇,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的良机!”
他现在不想別的,就想歼灭眼前这支大同海军,报当年在京城的一箭之仇。
另一个郑芝龙的部下討好道:“我们以前能烧西夷的战舰,现在就可以烧大同贼寇的战舰。西夷有远度海域的操船经验,但大同水师成立不过三年,岂能是我等对手。”
前年郑芝龙在料罗湾用火船战术大败荷兰舰队的“成功经验”,让许多人对西夷战舰起了鄙视之心,认为他们即便是船坚炮利,但只要是战船就逃不过火攻。
而吴三桂也是这样认为的,正好他船队当中带了很多引火小船,甚至为了加强燃烧的效率,船上还装了不少从大同社购买过来的猛火油,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踩著陈诚的尸骸,缴获那些威武的大同巨舰,加官进爵的景象。
於是在吴三桂认为自已稳操胜券的氛围下,一场决定澎湖乃至东南海疆命运的海战,在这片开阔的海域轰然爆发。
吴三桂挥动令旗,庞大的福建水师船队如同被惊扰的鱼群,开始笨拙地调整阵型,意图凭藉数量优势进行包抄,想要限制大同战舰的行动。
大量火攻小船被推到前锋位置,水手们紧张地检查著船上的火油罐、硫磺等引火之物,
陈诚站在战舰的指挥台上,眼神冷静如冰,当他看到一艘艘小船,如同箭矢一般冲向自己的舰队,嘴角掛著一丝不屑的冷笑:“还想要玩火攻,难道不知道同样的计策不能用两次?”
要知道他们荷兰教官汉斯等人都是亲身参与过罗料湾海战的人,陈诚等人在海军学院更是经歷了多次兵棋推演,对这场大战双方的优缺点可谓是了如指掌,更知道该如何应对敌人的火。
陈诚果断下令,“传令!全军保持战列线,保持距离!集中火力,优先轰击敌方前锋火船及企图靠近的大型战船!链弹准备,打断那些硬帆的桅杆!”
命令通过旗语迅速传递。大同舰队二十三艘战舰如同一条钢铁长龙,在海面上划出一道优雅而致命的弧线,始终与企图靠近的明军船队保持著令对方绝望的距离。
“开火!”
“开火!”
“开火!”
震彻寰宇的炮声骤然响起!大同战舰侧舷密密麻麻的炮窗喷吐出连绵不绝的橘红色火焰,浓密的硝烟瞬间瀰漫开来,遮蔽了半边天空。
相比於明军水师船上零星响起的、射程有限的佛郎机炮和碗口,大同海军的齐射宛如一场钢铁风暴!
轰!轰!轰!轰!
冲天的水柱在明军前锋船队周围不断炸起,如同死亡之在海面瞬间绽放。沉重的实心炮弹轻易撕裂了那些商船、渔船改造战船脆弱的船壳。一艘装满火油的小火船被直接命中,轰然炸成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片和燃烧的油脂四散飞溅,点燃了附近两艘同伴!
更多的链弹呼啸著飞向明军大型福船,专门设计的弹体在空中旋转分离,带著铁链狠狠扫向桅杆和帆索!粗壮的硬帆梳杆在令人牙酸的断裂声中轰然倒塌,巨大的风帆如同断翅的巨鸟般覆盖在申板上,引起一片混乱和惨叫。失去动力的福船瞬间成了漂浮的棺材。
吴三桂寄予厚望的火攻战术,连大同舰队的边都没摸到,就在对方精准而猛烈的远程炮火下,
化作了海面上漂浮的碎片和燃烧的残骸。二十五艘精心准备的火攻小船,连同其上的敢死队员,在短短半时辰內,尽数葬身大海。
火攻战术的彻底失败,如同当头一棒,砸得吴三桂有些发懵。但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接下来的景象。
失去了火船掩护和前锋牵制,大同舰队如同解开了锁的猛虎,开始主动前压,追击那些失去指挥或行动迟缓的明军主力战船。
陈诚的战术极其清晰,利用己方战舰流线型设计、採用软帆带来的卓越航速和机动性,以及舰炮射程远、威力大的绝对优势,在广阔的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放风箏”式猎杀。
根本不给大明海军靠近的机会,明军水师的弱点在追击战中暴露无遗,船体脆弱,大部分由商船、渔船改造,船板薄,结构强度低。大同战舰的炮弹轻易就能將其洞穿甚至撕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