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先天下之忧(1/2)
“你听说了吗?听说前些日子靖王府诗会出了一首奇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开后百杀!”
“可不是嘛,我朝出了文坛佳话。我等文人与有荣焉啊!”
就是这么两句不经意的谈论,一下点醒了范安。
“文坛,文人,士林!舆论!”范安猛然想到:可以用舆论的力量,不仅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还能逼迫庆帝不得不下明旨彻查江南科场舞弊案!
不过范安旋即又想到,舆论的力量应该作为后招,而不是直接动用。
想到这里,范安也不打算去考功司了,而是径直返回了范府。
“青鸟!你现在马上带著我的令牌,从后门出府,把这封信交给安居食府的掌柜。”
范安回到府中就整理出来了一小部分江南科场舞弊案的证据,主要是涉及太子门下官员的证据,交给了青鸟。
安居食府的掌柜正是暗堂在京都的暗探首领。范安让青鸟送过去的信件,就是要通过京都的暗探,让这一部分证据“不经意间”泄露出去。
事关太子,范安就不相信二皇子不动心,就算二皇子没有直接拿到证据,他门下那些京官肯定也会拿著这份证据当朝弹劾太子门下的官员!
如此一来这个江南科场舞弊案就是由二皇子和太子之间的爭斗而揭露出来。范安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安心看戏。待到时机合適再发动舆论攻势,直逼庆帝!
不过范安转念又想到:应该怎么挑起京都文人的舆论呢?最简单有效的应该就是流露出去一首诗,但是范閒还没来京都抄诗,现在京都在诗词方面最出名的就是自己了。如果真的写了一首诗出去,岂不是直接自报家门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
三日后,朝会
“启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准奏”庆帝看著站出来的都察院御史,不禁又头疼了,也不知又是谁这么倒霉,被御史给盯上了
“臣弹劾江南布政使司官员,骄横妄法,欺上瞒下,在前些日子的秋闈之中舞弊营私,行冒名顶替之事!以致於不少有识学子被冒名顶替,民怨沸腾!”说著,將手中的弹劾奏摺递给了侯公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