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中考过后,开始赚稿费(2/2)
试卷上的题目在他眼中,都分解成熟悉的知识点和解题模型,只需要按部就班將它们组合起来,写下正確的答案就好。
当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整个考场先是寂静了一瞬,隨即爆发出如释重负的喧囂。
考生们有的兴奋地扔掉笔,有的疲惫的趴在桌上,有的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迫不及待开始对答案。
顾学文没有参与对答案热潮,他仔细地將所有文具收好,把准考证放进贴身口袋,隨著人流走出了考场。
他能清晰感觉到,经过这三天的考试,自己不仅没有多少疲惫,反而因为完成了系统任务和对自身实力验证,精神异常饱满。
校门口,王援朝和李老师正在组织考生们集合,准备乘坐“交通车”返回镇里。看到顾学文出来,王援朝又关切问了几句,得到的还是“还好”、“不难”之类的回答,他捋著鬍子笑了。
回到家里,三个妹妹立刻围了上来,嘰嘰喳喳地问顾学文考得咋样,累不累。
顾学文笑著安抚几句,告诉妹妹们考试很顺利,然后便投入到假期的新生活中。
中考结束,距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至少两周。这段时间,对於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彻底放鬆、等待宣判的日子。
但顾学文却没有閒著,他知道中考只是第一步。即將到来的高中生活才是真正的开始,不过那也意味著更多的开销。
虽然家里现在有了一笔不小数额的存款,可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他需要找到一条既能利用自身优势,又不耽误学习的赚钱途径。
单纯依靠父母留下的钱,或许能保证他和妹妹几年的温饱,但要想让她们真正过上好日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需要更多的钱。
“靠什么赚钱呢?”
晚上,辅导完妹妹们的功课,顾学文坐在檯灯下,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做生意?还太小,再说也没有本钱,没经验,更没有多时间和精力。
打零工?现在要么是国企,要么是种地,零工根本没有,就算有报酬也低可怜,而且也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放在在书桌上那几本吴建国寄来的数学期刊和教材上。
“知识……我的优势在於知识,尤其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一个念头渐渐清晰起来。
想起了前世的一些模糊记忆,也结合这个年代实际情况。
八十年代,隨著高考恢復,隨著国家对知识、对教育的重视,学习类报纸杂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尤其是面向中小学数理化辅导类刊物,非常受欢迎。这些刊物不仅刊登教学文章、学习方法,也刊登一些难题解析、竞赛题讲解、甚至有趣的数学知识。
因此,这些报刊杂誌是需要大量稿件的,它们会向社会徵稿並支付稿费。
“稿费……”
顾学文心跳微微加速。
八十年代稿费標准绝对不低,对比这时候普通人的工资,那是相当可观。
这时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如果被省级、国家级报刊採用,稿费可能达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
要知道,现在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技术骨干或者老工人才就能拿到六七十。
如果他能持续写出质量不错的稿子,例如难题解析或者科普文章,一旦被那些发行量大的刊物选中,获得的稿费可是比一个老工人挣得还多!
对,投稿赚稿费,顾学文打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