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什么稿子让数学家华老感兴趣?(2/2)
那篇他自己最为得意,关於“韦达跳跃”的文章,则寄给了《数学进展》杂誌。
《数学进展》是他在一本大学数学教材参考文献中偶然发现的,他觉得杂誌名字听起来既专业又大气,想当然认为这样的刊物或许更欣赏他文章中的“创新性”,稿费也可能更多。
然而,他完全不知道,《数学进展》是一家在国內数学界享有盛誉的专业学术期刊,与中学生根本搭不上边。
仔仔细细在信封上写下地址:“京城xx区《数学进展》编辑部收”。
又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信息:“寄信人:顾学文,龙省鹤市溪县西堡镇中学,”,他还足足贴了八分钱邮票。
隨后,將这几封稿件一股脑投进铁皮邮筒。投完信,拍了拍手上灰尘,顾学文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转身骑上二八大槓回家,边骑车边盘算,大概多久能收到回信、收到稿费。
五天后,京城,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学进展》编辑部。
办公室里安静肃穆,几位资深编辑正埋首於浩如烟海的稿件中。
负责初审和分发邮件的年轻编辑吕健,有些心不在焉地拆著一堆来稿。当他拆开某个来自龙省溪县西堡镇,字跡略显稚嫩的信封时,眼中露出一丝轻蔑,自语道:“是不是寄错地址了?”
显然,在他看来,一个镇子来信应该和投稿无关。
然而,当他看完全部寄信信息“西堡镇中学初三一班顾学文”后,不由嗤笑一声。
“中学生投稿?还投到《数学进展》来?真是能异想天开。”
吕健笑罢,摇摇头,隨手將信封里的稿纸抽出来,扫了一眼,標题写著《处理不定方程整数解的技巧——韦达跳跃初探》。
他粗略的扫了几眼,看到里面用到的似乎都是韦达定理、整除之类初等数论知识,更是不屑一顾。
“连格式都不对,参考文献也没有……现在的中学生啊,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吕健嘟囔著,甚至没仔细看完全部內容,隨后將其归入“不予採用”的堆,准备等看完全部稿子,然后统一回復模板化的拒稿信。
在他看来,处理这种稿件纯粹是浪费时间。
然而,他不知道这么闯了祸。
下午,数学泰斗华老恰好来编辑部拜访老朋友——期刊主编陈仲明。两位数学家在主编办公室里喝茶聊天,谈论著近期国內数学界动態。
聊著聊著,华老偶然瞥见外间办公室里,吕健正將一叠稿件放到標记著“退稿”的筐子里。华老一生爱才惜才,尤其重视对年轻数学人才培养,便隨口问句:“小吕,最近收到稿件质量怎么样?有没有特別出彩的?”
吕健听到华老问话,连忙站起身,恭敬答道:“华老,大部分都还好,就是有些质量太低了,比如这一封,初中生投稿子,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他这么说本想在华老面前幽默一番,也能表现一下自己的专业素质。
谁成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到初中生敢给《数学进展》投稿,华老来了兴趣。
“哦?中学生投稿,拿来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