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普利兹港(1/2)
呜,呜——
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一闪而过。钢铁轰鸣,火车头喷涌著浓烟与火,將克洛伊带离这座她生活了將近16年的灰濛濛的城市。
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贝克兰德,离开城市的钢铁丛林。
克洛伊双眼紧盯窗外的景象。离开了城市之后,一切对克洛伊来说都是新鲜的。工厂与烟囱带来的阴翳逐渐从视野中消散,一望无际的田野出现在眼前。
田野似乎並没有经过打理,很多都可以说是杂草丛生。
《穀物法案》的废止衝击了鲁恩王国的农业,让不少农民破產,无家可归,不得不进入城市討生活。
本来,法案的核心是保护本国农產品的价格,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前,不进口源於南方费內波特、马锡、伦堡等国的粮食穀物。
但后来,过於高昂的食物价格曾经导致工人阶层食不果腹,因此遭到游行反对。
现在,虽然食物的价格降了下来,但涌入城市的大量人口反而挤压了工人阶层的生存空间。
克洛伊突然心里一揪,把目光收回车厢內。
废除《穀物法案》一事,克洛伊曾经参与过,甚至做了这件事的推手。
“见识浅薄,自以为是。”
这是“教父”得知克洛伊教唆了反对《穀物法案》的游行之后,对她的评价。
“教父”蒂埃里说,她被困在了由自己认知构成的茧中,只能做出在认知范围以內的事。就拿教唆反对《穀物法案》的游行来说,克洛伊的初衷只是想办法降低食品价格,减少东区、工厂区和码头区工人的生存压力。
但克洛伊毕竟仅仅在城市中生活,认知里並没有来自乡下的农民。
她没有思考废除《穀物法案》会给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这反而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贝克兰德,压低了工人工资。即使食品销变少了,房租却不断地上涨,生活成本並未降低,而与此同时大量人口带来的工资不断降低,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能走出贝克兰德,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也是一种成长。
克洛伊恍惚了一下,似乎明白了“教父”支持自己离开贝克兰德的用意。
她打定主意,这次外出,不仅要跟隨特別行动小组完成任务,也要多看,多想,从这次旅程中吸收在城市里得不到的知识。
这时,几道白色的身影从车窗外一闪而过。克洛伊的目光受到吸引,投向窗外。
没有受到列车轰鸣的影响,窗外,几只海鸥伴隨车厢嬉闹追逐,轻盈,灵动。它们洁白羽毛在阳光下闪耀,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普利兹港到了。
跳下火车登上车站,微咸的海风才让克洛伊有了真正离开贝克兰德,踏上另一片土地的实感。
普利兹港,鲁恩王国最大最繁忙的港口。
这里有两家皇家造船厂,数十座零件加工厂,和不少於10家民用船坞。在港口对面不远处的橡树岛,就是鲁恩皇家海军的主基地。
以普利兹港为起始的航线,支撑了从鲁恩首都贝克兰德到各个海外殖民地的贸易往来,数不清的人通过这里去南大陆和那些殖民岛屿寻找机会。同时,它还是贝克兰德与恩马特港、迪西海湾之间的货运枢纽。
远处,海面上熙熙攘攘,既有上个世纪造型古老的风帆舰船,也有矗立著烟囱的蒸汽轮船,呈现两个时代的风格。
这还是克洛伊第一次真正看见大海。在完全不同於贝克兰德,湿润而沁人心脾的海风中,她趴在出租马车的车窗边,目光不停追寻路边建筑的空隙中波光粼粼的海面。
“钟錶匠”卡维慵懒低沉的声音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