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菲利普斯是我们的王(2/2)
“最后一点。”肖恩一顿,加重了语气,“我希望你们在研究这些的同时不会耽误自身的学习成绩,不说每一门拿到0(优秀),最少拿到a(及格),这些成绩要靠你们自己的实力获得,而不能用一些其他的手段。”
乔治和弗雷德彼此看了看,脸上闪过一丝犹豫。
学习成绩对於他们来说,一直都不是最重视的事情,他们的时间不是在魁地奇,就是在玩儿和研究东西上。
但如果仅仅是a的话,努力一下子应该也没问题吧?
弗雷德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教授,我们明白您的意思,
我们向您保证..:”
乔治也连连点头,在一旁附和著。
当肖恩將那一袋金加隆放在他们手上的时候,弗雷德和乔治的眼睛都直了。
那袋子里装满了闪闪发光的金加隆,每一个都散发著诱人的光泽,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金加隆聚在一起的壮观场景。
那一刻,他们在心里將肖恩教授奉为了王。
菲利普斯是他们的王。
在韦斯莱兄弟临走前,肖恩还特別给二人布置了一个任务一一“巫师杀”链金道具如何杜绝魔法波动探测器之类的装置影响。
显然,將外掛开发者收入创作团队才是最合理的减少外掛的方式。
肖恩如是认为。
翌日。
阳光明媚。
今天是肖恩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所以他醒的足够的早。
当肖恩拖著一个行李箱走进教室的时候,所有的小巫师都所有的小巫师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肖恩教授上一次拖著这个行李箱还是在去年开学的第一天。
那一次肖恩教授给大家带来了巫师杀。
这一次的话...
有的小巫师已经想起来了肖恩教授在前不久上课时候说的话。
要给大家带来一款新的游戏。
当时正值密室事件盛行,再加上他们並不认为这世界上还有比巫师杀更加好玩的游戏了,所以他们並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当看到这个熟悉的行李箱时。
他们还是忍不住陷入了期待。
难道说.::
肖恩看著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暗自好笑。
看到他们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一一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几个人围在一起眼巴巴地瞅著那些玩电脑、游戏机的大人打游戏的场景。
是时候给巫师界掀起一阵新的狂潮了。
肖恩按照惯例轻咳了两声,虽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似乎已经成了他每次开场前的习惯动作。
然后,他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巫师杀已经是无法超越的游戏了。”
他微笑著,手指在行李箱的表面轻轻滑过,而台下的小巫师们的眼神紧紧地跟隨著他的手指,好奇与期待在他们的眼中闪烁。
“但今天,”肖恩继续说道,“我要给你们带来一款全新的游戏,它將带领你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確保每一个孩子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著,最后,他揭晓了答案:“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它的名字,没错,它就是《植物大战殭尸一霍格沃茨巫师特供版》。”
话音刚落,没有预想之中的惊讶声和討论声,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著他下一步的动作。
事实上,这款游戏並没有想像中的难以製造。
只需要將巫师杀的棋盘,改成植物大战僵户的草坪,把巫师卡的角色改造成植物角色即可,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唯一有难点的地方,就是关於一些植物的知识。
巫师界的植物和麻瓜界的植物有著很大的区別,为此,他特意在閒暇时间多次请教斯普劳特教授,为他的游戏提供了理论支撑。
肖恩在台下小巫师的殷切注视下,缓缓打开了行李箱,取出了植物大战殭尸的棋盘和卡组,摆到了讲台上。
“下面我要邀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个游戏怎么玩。”
之所以找两位,是他看到了在台下第一排坐著的韦斯莱兄弟,当他们举手的那一剎那,肖恩就完成一次经典的黑幕操作。
“很好,二位韦斯莱先生,请你们上台来。”肖恩微笑著向韦斯莱兄弟示意,並轻轻招了招手。
乔治和弗雷德难掩兴奋,迅速跑上讲台,分別站在讲台两侧,准备就绪。
肖恩隨即开始介绍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两千年后的未来,那时候,世界受到了一种病毒的侵袭”肖恩正讲述著游戏背景。
“病毒是什么?”弗雷德突然打断了肖恩,他扭过头,面带疑惑地问道。
这个位置,似乎更方便他提问了。
由於巫师世界长大的孩子们可能对於现实世界的某些概念並不熟悉,於是,
肖恩耐心地解释起来,“病毒,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它能够侵入我们的身体,並且有可能导致我们生病。”
紧接著,肖恩继续介绍道,“由於病毒的侵袭,几乎有一大半的麻瓜和巫师都变成了殭尸,他们危害著世界的安全,由於数量庞大,剩余的巫师的並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直到他们发现了植物同样在病毒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异..:”
“什么是变异?”这次提问的是他右手边的乔治。
肖恩的话一顿,又將头转向了右边,“变异,就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改变。”
“而在这个游戏中,植物因为病毒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异,它们获得了特殊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僵户。而我们作为巫师,需要利用这些植物,策略性地布置防线,来抵御不断来袭的殭尸。”
“什么是..”
当耳边再次传来那熟悉的句式开头时,肖恩警了一眼弗雷德,没等他问完,
就快速地说道:“二位韦斯莱先生,我希望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我的办公桌上能摆放著你们各自精心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论文一份,每篇论文字数需不少於一千字。”
“这本书会解答你们很多关於“什么是”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你们更深入地理解我所讲述的內容。”
“你们不会是把那本书卖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