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后期製作(1/2)
第119章 后期製作
从剪辑师动手之后,陈然一刻都不敢分心,他和王默就站在操作手身后,不时就会商量一下对於素材的使用意见。
这些不同素材经过不同方式搭配,拼接,有可能出来的效果会完全不同,故事甚至南辕北辙,所以他必须时刻盯著,保证所有镜头使用,全部符合自己脑海中的设想。
在华国,是导演负责制,导演才是一部电影话语权最大的人。不管是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都能全全参与。
而好莱坞是製片人负责制,很多时候导演只是拍摄的工具,是没有权利剪辑的。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好莱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拍摄《天国王朝》时,最后的公映版本和导演剪辑版,完全是两部影片。
《天国王朝》的票房失败,其实不能全怪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虽然他兼任了製片人,可二十世纪福克斯高管,对影片后期剪辑的指手画脚,是影片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然在北电的读书的时候拉片会,就看过这部影片的两个版本,公映版本简直就是个灾难,其中故事前期的铺垫不够,后面就出现了让观眾莫名其妙的剧情,还有其杂乱的敘事节奏,让影迷看过之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但是相比於公映版本,雷德利-斯科特的导演剪辑版时间更长,全片190多分钟,至少把这个故事给讲清楚了。
由著导演拍摄没有製片人管理就是好事情吗?那可未必。
想想哪个电影院会愿意给这种190分钟影片多排片?你排两场的时间,別的电影可以排三场甚至四场,电影院凭什么放映你的电影?
不谈別的,就说《无极》,如果无极的製片人不是陈诗人的老婆,而是一位能管得住陈诗人的强势製片人,那《无极》可能就又是另一个走向了。
像陈然这部《成何体统》,后期的特效镜头並不多,工作量相比那些古装仙侠大剧来说没那么复杂,但也绝对谈不上轻鬆。
“停,小甘,把二十七號镜头换到这里,十八號和十九號镜头之间淡入,
对,没问题!”陈然不时的会打断剪辑师的工作,在和王默商量过后,还会让他修改剪辑方案。
操作手是名叫甘晟,也是北电的毕业生,其实按照生日来算他还比陈然小上几个月。
他也是王默的带过的学生,当时和他一起剪辑短剧的学生之一。
“陈然,这里如果使用一点高速慢镜怎么样?”王默指著屏幕中,刚刚完成的画面,那里是北舟在湖面上打斗的场景。
“先保持这样,等到剪辑完成加上特效之后看看效果,再决定用不用。”
王默听到他的话,只是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意见,这才是第一遍剪辑,后面还会至少有两三遍,还得配合上特效,他不也著急。
后期工作一开始,包括后续加入的曾静这个製片人在內的所有人,儿乎不会走出后期工作室,就连解决吃饭问题,都是靠外卖解决。
影片的剪辑工作进行的不算快,反反覆覆的拼接,对此,一天的时间可能也確定不了多少画面。
好在这是电视剧,並不像电影那么较真,有些节奏方面稍微拖拉一点也能接受。
这时就展现出陈然的重要性来了,他总能在杂乱的镜头素材中,寻找到最合適的剪辑点,把电脑里的镜头,变成脑海中的构思的画面。
毕竟,影片最终的样子,都是在陈然这个导演的脑子里的,別人只能知道陈然的想要呈现的效果,无法只帮助他做决定。
时间走到十一月中旬,四个人终於长舒了一口气,经过三轮剪切,拼接之后,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部1500分钟的影片。
这已经无限接近於成片了,只需要再做最后的取捨,这么多天的忙碌,影片终於接近完成,速度虽然不快,但很值得。
几人看过一遍影片之后,陈然率先张口:“等到特效公司那边把完成特效工作,我们就可以最后一次综合剪辑,觉怎么样,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其实现在看这部影片,虽然无限接近於成片,可是还没有加入配乐和特效观影感受並不怎么好。
“你打算做成几集的电视剧?”王默摸著下巴,盯著屏幕问出了自己的问题“28/32级吧”陈然也不做隱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们至少还需要剪掉两三百分钟的镜头,我觉得还是把节奏弄的稍微紧凑一些比较好。”王默作为剪辑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没错,你这部电视剧主打的就是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让人意想不到,这种片子如果剧情太过拖沓,可能就会让人不想看下去。”製片人曾静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两位合作伙伴的意见和自己不谋而合,这样理念相同的製片人和剪辑师,
合作起来就是舒服。
“相比於动作戏,或者说那些武打镜头,你的文戏和幽默戏份掌握,明显不够好,我建议剪去更多搞笑镜头,压缩时间。”这时候,一直默默不说话的甘晟突然说了一句,算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