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演说家郭凡(1/2)
第304章 演说家郭凡
现阶段的《流浪地球》剧组,確实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这个项目仿佛踩在悬崖边缘,隨时可能坠入深渊。
无论是从题材、资金还是製作团队来看,都充满了不確定性,甚至让人觉得它更像是一场豪赌,而不是一部即將诞生的科幻大片。
在中国电影市场,科幻题材一直是个“雷区”。观眾对国產科幻片的印象还停留在“五毛特效”和“剧情崩塌”的阶段,而《流浪地球》这样硬核的科幻作品,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毕竟,连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在华夏市场都未必能稳赚,更何况是国產的“第一次尝试”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一场註定失败的冒险。
再《流浪地球》之前,严格来说,华夏市场是没有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的。
太空线、地面线、末日场景、行星发动机这些宏大的设定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当时的剧组显然捉襟见肘。郭凡导演每天都在为如何实现这些“不可能”的场景而焦头烂额。
而且陈然还知道,不久的將来,原本主控的万达影业在项目初期撤资,让整个剧组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其他投资方也纷纷犹豫不决,不肯继续追加投资。
郭凡导演甚至一度考虑砍掉太空线,只保留地面线的剧情,勉强在2018年暑期档上映。那就只能沦落为徐崢《我不是药神》、沈腾《西虹市首富》、黄渤《好戏一出》手下的炮灰了。
如果不是郭凡自带化缘仙人的光环,狗遇到郭帆都得隨200。硬是把吴京“忽悠”进了剧组,甚至让吴京自掏腰包投资了6000万,才让《流浪地球》有了活下去的可能陈然现在只能不动声色地跟著对方个继续参观,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看不出有太大的前景,陈然如果一拍脑袋说:“这个项目我投了,你要多少钱,你就说!”
说不定就被人家直接当傻子处理了!
“这就是我们的概念设计,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所有场景都有细节构思.”
回到办公室,陈然看著满墙的场景构思,整个人都惊讶了这是做了多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啊!
但陈然也得適当地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为之后决定投资做铺垫:
“我记得这个《流浪地球》分为五个阶段,一共2500年,你这电影能容得下这么多內容?”
郭凡听了陈然的话,不仅没有不开心,反而更加兴奋。
陈然刚才那番话,说明他对《流浪地球》是有所了解的,这样一来就更好沟通了。
“《流浪地球》的故事分为:剎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加速时代、流浪减速时代,
最后是新太阳时代。”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中充满了激情,“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背景和衝突,如果全部拍出来,容量太大了,一部电影根本撑不起来。”
接著,他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决定截取木星危机这一段。这是整个故事中最紧张、最具戏剧性的部分,也是最能展现人类在绝境中团结与抗爭的时刻。”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写上“木星危机”四个字,然后用箭头连接了几个关键词:地球发动机、引力弹弓、点燃木星。
“木星危机是整个流浪计划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地球在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时,突然遭遇了木星引力的异常增强,导致地球面临被撕裂的危险。这个时候,人类必须做出选择一一是放弃地球,还是拼尽全力拯救它?”
郭凡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仿佛他已经置身於那个末日场景中。
“当然,”郭凡突然笑了笑,语气轻鬆了一些,“如果我们有钱有技术,我真想把五个时代都拍出来。但现在,我们只能先专注於木星危机,把这一段做到极致。”
他放下马克笔,深吸一口气,看陈然:“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们必须拼尽全力,
把这部电影拍好,哪怕只有这一段,也要让它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嗯,被你说的我都有些激动了。”
“你也知道我手上有一家专门做ai特效的公司,其实我们国內的ai特效已经非常不错了。”
“鹅厂的很多游戏,《斗战神》、《逆水寒》之类的,cg特效绝对世界一流。”
“这些我们都有参与开发过。”
“可以说,整个华夏最顶尖的电影特效团队就在我的公司里,没办法,做游戏最赚钱,所以我给的工资最高”
on~,
一句玩笑话,瞬间打破了办公室的寧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