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道心破碎了!(1/2)
苏力等人看著周宇自然接过笔的样子,大多產生了一个想法。
学弟,再装可就过了。
虞教授都在面前,你想装13换个他不在的时候装啊。
这不是在关公面前故意耍大刀吗?
虞教授看著周宇没说话,他倒要看看周宇怎么写。
白板上的內容並不详细,只是一个点拨的思路。
要解决周宇的问题,小小一块白板根本写不下,而且就算他写详细了,这帮学生都不一定能看懂。
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周宇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来单独找他时,再进行详细解答。
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往往存在著不小的鸿沟,而周宇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一鸿沟的体现。
与其在白板上堆砌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不如在实践中引导他逐步深入,这样既能保护周宇的积极性,又能更有效地解决他的困惑。
虞教授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但奈何周宇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这样也好,现在写了周宇就会意识到他的不足,免得一天天不踏实学习,跟他那帮学生一样。
趁著周宇还是大一,得把坏习惯好好纠正过来。
周宇自然接过笔,开始在白板的空白处写了起来。
他一边写,一边说了起来:“將工厂按1.2mx1.2mx0.8m划分体素单元,基於bim模型预先生成可达性热图。“
“那么公式可以表达为vijk=α?reachijk+β?visibilityijk”?
“当移动障碍物进入某个体素时,实时更新该单元的通行代价係数γ,这里引入动態衰减因子:γ(t)=γ0?e?λ(t?t0)……“
虞教授看著白板上的內容,太阳穴隱隱开始跳了起来。
这小子,居然能写出这些来。
虞教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和讚赏,他仔细地审视著白板上的每一个字符和公式,隨著目光的移动,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周宇没骗人,这小子真的听懂了他刚才讲的內容,並且自己把细节思考了出来。
嗯,不错,不知道周宇面对突然而来的问题,会不会慌张。
“这个模型在处理大规模工厂时,计算复杂度会不会过高?毕竟,每个体素单元都需要实时更新通行代价係数。”
周宇听到虞教授说话,笔停了下来,然后开始思考。
问题不简单啊。
周宇倒也没慌,他想了想,找到了一个关键点。
一般工厂70%区域都属於静態结构,可以採用预计算哈希表来存储可达性参数。
想了一会儿,周宇有了思路,开始说:“虞教授,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我考虑採用一种分层处理的方法。”
“第一层优化主要为空间稀疏性的利用……”
“第二层我打算採用计算负载分流……”
“第三层借鑑无线信道估计思路,对移动障碍物轨跡建立arima预测模型……”
“仓促之间只能想到这么多了,不知道对不对。”
虞教授笑骂道:“仓促之间就想到了这么多,你让你这些学长学姐怎么办?”
周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会这些完全是因为虞教授您教的好,刚才您讲的內容基本都是关键点,特別是您提到的那个算法优化策略,我之前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卡壳,听了您的讲解,感觉豁然开朗,明白了之前不懂的地方。”
“好了好了,少拍马屁,你这小子,明明是你自己聪明,还非得说成是我教得好,你再这么夸下去,我都要信了。”
虽然知道周宇是在拍马屁,但虞教授很受用。
虞教授內心不禁感嘆起来。
新的脑子就这么好用吗?
他提出的问题绝对不简单,但周宇能在短时间內就把几个关键的思路想明白,只能说明周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透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