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学术妲己竟是我自己?(求追读)(2/2)
“我们很难不怀疑,这篇论文是由一位学术大佬执笔,而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应该只是被选作“台前代表”,用以掩盖背后的真相。”
“学术界这样的操作並非没有先例,一些拥有深厚学术背景和资源的人,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年轻或无名研究者“包装”成果,以此作为自己学术网络的延伸,或是出於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样的猜测成真,那么《ijrr》期刊的评审机制无疑存在著严重的漏洞。”
“一个本应严谨、公正的学术平台,却可能成为权力游戏的舞台,让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被埋没,而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作品却能轻易登堂入室,这无疑是对学术精神的极大褻瀆!”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学术界的净土变得如此污浊?是利益的驱使,还是权力的诱惑?又或者,是我们长久以来对学术权威的盲目崇拜,为这些不正之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在此,希望作者所在的学校,东兰大学,能够给大眾一个合理的解释!”
博主名为奥姆,平时人设是个科技领域的专家,粉丝蛮多的,所以这篇长博文下面,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超级痛恨学术妲己,普通科研人的成果全部被这些人给抢走了!”
“能看看学术妲己长什么样吗?”
“比起痛恨学术妲己,是否更应该关注给资源的教授们?应该让这群仗著自己有点权力就为所欲为的人付出代价!”
“东兰大学也是真的大胆啊,这种事都敢做!”
“作为一所知名学府,东兰大学应该有著更高的学术標准和道德要求,如果它不能对学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核,那么它的学术声誉和公信力又何在呢?”
评论区的人们越说越气愤,很快就把这条长博文衝到了热搜上!
周宇通篇看下来,只感觉血液往脸上涌。
我去,搞了半天,徐胡嘴中的学术妲己竟是我自己?
不知道徐胡知道后,会是什么想法。
他一男的,也有幸成为学术妲己了!
大爷的,谁给他那么好的资源啊!
他是根据系统给的技术和论文写出的,跟別人有一毛钱的关係,最多说系统是他的大腿嘛!
要是真有人给他帮助就好了,那他根本不用熬夜!
周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激动没有任何意义。
需要他解释吗?
不,他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头衔加持的情况下,解释了也白解释。
大眾根本不会相信。
他们更愿意相信“学术妲己”这样的故事。
他唯一能做的是,就是等到下午三点,去院长办公室时,跟院长商量解决的办法。
周宇不知道的是,此时,学术委员会的杨教授已经忙碌了起来。
围脖上的博文已经让“东兰大学”出现在了围脖热搜榜上了!
现在已经不单是他们机器人工程学院的事了。
因为学校校长已经找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