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你应该害怕!(4k)(2/2)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恨不得重生在丑国,一出生就是蓝星的人上人。
而你只要期望一下国家发展得更好,那就是无脑的五毛,小粉红。
別说龙国人了,就连外国人,只要夸一句龙国,都要被贴上这两个標籤。
对於普通人来说,其实哪想那么多。
他们信奉最简单的道理,国家能保护好我的饭碗和安全,那我就爱!
人民都安居乐业,凭什么不能爱国?
普通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龙国普通人的想法都很朴素。
有人替我负重前行,我个人能力有限,帮不了其他的,那我加加油,鼓鼓掌总行吧?
首都某小区,晚饭后。
“爸,我在围脖上说了一句'我们的战斗机也会越来越厉害』,结果就被骂五毛了。”
小李关掉手机,皱著眉头对父亲说道。
“別管他们。”
老林喝了口茶,说:“我当年在搞工业建设的时候,那些崇洋媚外的声音比现在还难听,现在国家强了,这些声音反而更多了。”
“为什么啊?我们明明——明明在进步啊。”小林不解。
“因为有些人啊,“老林苦笑,“自己没能力,就盼著国家不行,好像国家越糟糕,他们就越有优越感,有机会去到那些发达国家一样。”
“但人家发达国家要的,也是精英,技术人才!”
“谁会要普通人啊?”
“那些人总以为夸几句自己人,就能当上洋大人。”
小林皱眉:“可就算去了发达国家,不也照样是打工人吗?”
老林冷笑:“你说得对,我有个老同学,当年骂我们骂得最凶,结果呢?四十多岁跑去丑国刷盘子,天天在朋友圈晒自由女神像,结果去年还被开除了,现在连房租都交不起,流落街头,吃救济。”
“对於这种人,我只能祝他高兴吧。”
“那我们的发动机,能赶上丑国吗?”
老林看著电视机,说:“能,一定能。”
此时,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所有人看著屏幕上的突发新闻,都愣住了。
隔了几分钟,工程师袁建峰才说:“他们居然研发的是自適应多功能发动机方向。”
“普通的涡扇发动机只能在特定速度区间达到最佳性能,亚音速巡航时效率低,超音速飞行时油耗高。”
袁建峰马上掌过笔记本电脑,开始找相关论文,语气冷静,“但自適应多功能发动机能实时调整进气道和燃油喷注系统。”
“低速时切换成高旁通比模式,节省燃油,高速时切换成低旁通比模式,提升推力,这意味著战斗机不仅能飞得快,还能悄无声息地长时间巡航,彻底顛覆传统战术。“
“这种发动机核心就在於变循环设计,它能根据飞行状態优化燃油燃烧效率。“袁建峰快速调出一组数据对比图。
“看这里,这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比f135低,別小看这点差距,这意味著战斗机无需空中加油就能覆盖整个西太平洋,而我们的发动机“
他顿了顿,语气微沉,“还在追赶第五代的技术,他们已经研究第六代了。”
“更致命的是,他们还採用了分布式冷却技术。”
“通过分布式冷却管道,发动机尾喷口的热信號会被大幅削弱,让敌方红外探测器几乎无法锁定。”
“我们的进度確实又落后了一点。”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是在单点突破,而是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第六代战机动力体系。”
“这些技术环环相扣,一旦整合完成,他们目前研发的发动机將成为真正的六代机心臟。”
“袁工,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袁建峰嘆了口气说:“非常难。”
“丑国这新闻一出,上面肯定会给我们压力。”
袁建峰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说:“更难的是时间。
他抬起头,环视著在场的每一位工程师,说:“他们的研发进度比我们预估的要快得多。”
“五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变循环发动机,但那时候他们还在摸索,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初步整合,而我们·”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著苦涩,“还在为第一阶段的结构验证疲於奔命。”
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问:“丑国这是在给我们下马威吗?”
袁建峰冷笑一声:“下马威?这不是明摆著的吗?”
“他们的新闻稿里可没提一点,他们的发动机核心部件仍然依赖稀土材料,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强项。”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但別高兴得太早,他们的供应链布局远比我们想像的深远。”
“我们得防著他们一点。”
“技术方面的话,怎么办?”
“传统发动机採用固定流道设计,而这种发动机的叶片能在瞬间调整自身的流道。”
“这些看似隨机的纹路实际上是可变导流槽,能根据气流压力实时改变气流路径。”
“所以除了技术问题,计算能力也是碾压,要实现这种动態调整,需要嵌入式系统在数十秒內完成万次流体仿真计算。”
“所以我们面临的是技术问题和计算能力双重考验。”
“不知道我们的专家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大家沉默了下来。
都是业內人,大家都知道这俩有多难攻克,
“我不怕!”年轻工程师小王猛地站起,“不就是两个难题吗?技术问题我们拼了命也能啃下来,计算能力不足我们就优化算法,优化到极致!”
“大家想想,以前我们遇到的难题,哪一个不是比这更棘手?当年鹰击飞弹要突破大气层时的气动稳定性问题,那是多少个日夜的攻关,可我们骨子里就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最后问题还不是解决了?”
不,你应该害怕!
袁建锋默默说道。
发动机的问题,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弱项。
以前难题能够解决,那是因为相对应的领域都出了天才级別的大佬。
科技上的问题,不是说靠努力、加油就能解决的,而靠的是能够有突破技术的人!
袁建峰看著屏幕上的发动机出神,他们这个领域,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天才?
外国技术大佬吗?
有技术的外国人第一选择永远是丑国,而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