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底牌!(4.3k)(1/2)
第126章 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底牌!(4.3k)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专家惊呼出声,他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別人不知道,他们这些资深专家却非常清楚,五年时间就能进入试车阶段,简直是天方夜谭!
“五年仅仅五年时间?!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其难度之高,
我们这些老傢伙心里都清楚得很!”
“多少年来,多少科研团队为此呕心沥血,进展却一直缓慢而艰难,你们你们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內,就走到试车这一步?这简直简直是不可思议!”
另一位专门研究高超音速气动学的专家,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他快步走到马振邦面前,语气急切地问道:“马教授,你否详细介绍一下,你们在哪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特別是高超音速下燃烧室壁面材料出现局部烧蚀问题,这些一直是制约超燃衝压发动机发展的核心难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马振邦示意大家都安静一下:“各位,我知道你们都有疑问,但一切疑问我们等试车完成后再说,可以吗?”
马振邦说这话时其实已紧张无比,手心都冒汗了。
超燃衝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不错,但这並不代表,但这並不代表实际的整机试车就一定会顺利,论模型和地面实验终究与真实的高速气流环境存在差异。
在试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例如燃烧不稳定、推力不足、
部件过热甚至结构损坏等等。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
摆在他面前的就两个结果,一个是实验成功。
那么从此航发史將彻底改写,超燃衝压发动机的首次成功整机试车,將標誌著龙国在超高速飞行技术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一举超越了传统航空动力的范畴,即开了未来空天力量的大门。
超燃衝压发动机一旦实用化,將赋予龙国研发和装备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能力,例如新型战机甚至是..空天战机等。
高温材料、精密製造、先进控制系统、新型燃料等,也將形成一个庞大的高科技產业链!
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龙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和空天领域的领先地位將无可撼动!
另一个结果是马振邦不想看到的。
一旦失败,那么之前投入的精力、经费全都会付诸东流,对整个超燃衝压发动机项目乃至龙国航空工业都將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也將直接否定之前大量的理论研究、模型建立和地面实验的成果,意味著他们可能在关键技术路线上存在根本性错误,需要推倒重来,重新摸索,导致研发周期被无限期延长。
经歷多年的艰苦攻关,团队成员都对这次试车寄予厚望,失败的结果將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甚至对整个团队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他很有可能成为罪人!
而周宇,也很有可能,从此难以再受到重视!
在眾人的注视下,马振邦大声宣布一“试车开始!”
按照预定的程序,燃料和氧化剂以精確的比例注入燃烧室,点火器產生的强大能量迅速將其点燃。
监控屏幕上,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开始快速攀升,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各种传感器忠实地记录看初始燃烧的各项参数,科研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
分析看火焰的形態和燃烧的稳定性。
隨著燃烧的初步建立,试验台上的高速气流发生器开始工作,模擬高超音速的来流。
气流以极高的速度冲入发动机进气道,与燃烧產生的高温燃气混合。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激波的產生、反射和相互作用,任何设计上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气流分离或紊乱,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推力產生。
接下来就到超燃衝压发动机试车的核心环节了!
与亚音速燃烧相比,超音速燃烧的组织和控制难度呈指数级增长,任何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火焰熄灭或產生不稳定的爆震。
燃烧產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经过尾喷管加速膨胀,產生强大的推力,试验台上的精密传感器实时测量看发动机產生的推力数值“报告!”一名负责数据採集的技术人员声音略带颤抖地匯报导,他的目光紧紧盯著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点火顺利,燃烧室温度快速上升,初步稳定在2000k!”
指挥中心內响起一阵压抑的低呼声。
如此高的燃烧室温度,已经远超传统涡轮发动机的工作范围,初步验证了超燃衝压发动机的高能特性。
“气流引入!”马振邦的声音略微提高,带著一丝紧张。
屏幕上,模擬高超音速来流的气流速度开始攀升,衝击著发动机进气道。、
又一名技术人员的声音传来:“进气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气流分离和素乱现象!”
很快,关键的数据呈现了出来!
“报告!”
“中间推力初步读数——.15.5吨!”
“最大推力读数已经达到25.2吨,推重比为13,极限情况可以突破到14.5!”
“燃烧室、扇叶的情况呢?”
“目前状態良好,无任何问题!”
这俩没有问题,说明周宇提供的材料以及磁流体动力学辅助冷却手段都派上用途。
不过这才开始半个小时,超燃衝压发动机的复杂性远超传统涡轮发动机,持续稳定运行才是真正的挑战。
“继续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测试,逐步提升模擬飞行速度和高度,记录各项参数变化!”马振邦沉声下达指令,自光依旧紧紧盯著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曲线。
接下来的时间里,试验有条不紊地进行著。模擬来流速度不断攀升,从最初的马赫数3逐步提高到了马赫数5、马赫数6-每一次速度的提升,都意味著发动机內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燃烧的稳定性、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以及结构的强度都是严峻的考验!
指挥中心內,技术人员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断匯报著各项关键数据:
“报告!模擬马赫数5,推力稳定在22吨!”
“报告!燃烧室温度略有升高,但仍在安全范围之內!”
“报告!磁流体动力学冷却系统运行正常,有效控制了关键部件的温度!”
“报告!进气道效率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试验已经持续了將近五个小时。
发动机依然在稳定地运行,各项关键参数都保持在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內,这对於首次整机试车的超燃衝压发动机来说,已经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成就!
马振邦早已难以坐下。
他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扫过巨大的监控屏幕,紧紧追隨著那些代表著发动机各项关键参数的曲线,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微的波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