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周宇就是这种特殊的「黑锦鲤」?(6.8K 一会儿还有)(1/2)
第145章 周宇就是这种特殊的“黑锦鲤”?(6.8k 一会儿还有)
“今天工作特別要注意,卫总会带著周宇同志过来参观。”
“周宇同志有多重要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咱们的科研天才,合金材料听说就是他带头突破的,我特別强调下,周宇同志在系统內的级別比我们高,所以他也是我们的领导。”
“他们要来我们这里参观雷射聚变项目,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都展示出来。”
核工业物理研究院院长郑叶一大早就兴冲冲地通知了实验室的研究员。
“我们最近在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郑叶再次强调。
“这种材料有望作为雷射聚变装置中,靶丸的关键包覆层,从目前来看,它的耐高温、抗辐射和抗衝击性能都远超预期。”
“我相信,我们的实验结果一定能经得住检验。”
“材料界显然又要迎来一次顛覆性的革新了!”
这次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的突破,不仅仅是他们研究院的成就,更是整个国家在核聚变能源探索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种能够承受极端高温、高辐射和高衝击的关键包覆层材料,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点火,乃至最终建造人造太阳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的成功,意味著人类距离清洁、无限的能源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郑叶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想像这种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了。
不仅在核聚变领域,它也可能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需要极端环境材料的领域大放异彩。
而这一切,都將为龙国的科技实力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让人感到骄傲的是,这是由他们所研发出来的!
人到中年,手里总要有些拿得出手的成果吧?
这些年,为了核聚变的研究,他们院承受了多少质疑,经受了多少冷眼,甚至还有那些风言风语,说什么核工业物理研究院研究的东西“虚无縹緲”、“投入大產出小”。
每次听到这些,郑叶心里都著一股火。
那些人懂个屁啊!
他们不研究,然后把机会让给丑国人吗?
核聚变是人类能源的终极梦想,是能够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顛覆性技术。
哪个国家能率先掌握它,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竞爭中占据绝对的战略优势。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经济投入產出比能衡量的,这关係到他们能不能成为第一经济体!
为什么那么多人巴结丑国?
郑叶心里门儿清。
不就是因为丑国掌握著全球最顶尖的科技,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发行著全球流通的货幣,掌控著关键的產业链和金融体系吗?
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核心要素。
当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时,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自然会选择与其靠近,
他们不想当蓝星第一大国,但第一经济体这確实诱人。
这意味著巨大的经济体量、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隨之而来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成为第一经济体,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国內的普通人能够更富裕,福利能更好。
他们勤劳朴实的龙国人难道不值得更好的生活吗?
可以说,核聚变,就是通往这个目標的关键钥匙。
郑叶一想到这里,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看以后谁还说他们院的不好,他就把这次的成果甩对方一脸!
郑叶这次有绝对的信心,因为经过神光三號装置多次实验,他们的材料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嘆的性能。
这是他们取得突破成果以来首次向领导们展示成果,郑叶有些激动。
“院长,我听说那位周宇同志还有锦鲤体质,我相信我们这次一定没问题的。”
研究员黄慧慧是实验室內的“神棍”级人物。
每次做实验前都要带看师弟师妹们朝看实验装置鞠三躬,主打一个虔诚。
也不知道这股虔诚劲感动了实验之神还是怎么的,她经手的实验一般都很顺利。
这让黄慧慧对实验玄学深信不疑。
她有一套自己的玄学理论,比如在启动高能雷射器前,必须播放一首轻鬆的古典乐,
因为她觉得“机器心情好,才能好好干活”。
离谱,但实验数据好。
郑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著她了。
身为神棍,最崇拜的人自然就是周宇这种自带祥瑞的锦鲤。
在黄慧慧看来,周宇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搞科研的,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突破。他不仅本人能力超凡,更是那种能让项目逢凶化吉的奇才。
从黎曼弱猜想的解决到合金材料的突破,再到巴里航展上搭载著人工智慧的无人机,黄慧慧觉得等见了周宇面,一定要找这条锦鲤要点头髮之类的东西。
她好沾点活锦鲤的运气。
郑叶听到黄慧慧的话微笑不语。
这次实验数据一切正常,他確实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出问题的地方。
他相信,即將到来的匯报將是一场胜利。
当周宇这样顶尖的人才也亲眼见证他们的成果时,这份认可將比任何空泛的讚扬都来得更有分量!
研究院的人大多心里都有些躁动,好不容易把时间挨到下午,卫宏终於带著周宇来了。
“哎哟老郑,你们怎么那么客气,还派专人去机场接我们?”一来到核工业物理研究院,卫宏的声音就带看一贯的热情和爽朗。
他下车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等著他们的郑叶院长,以及他身后几位研究员。
郑叶快步迎上前去,和卫宏紧紧握手,脸上堆满了笑容:“卫总,您和周宇同志能亲自过来,那是我们研究院的荣幸!派专人去接是应该的,应该的!”
他的目光隨即转向卫宏身旁,那个显得有些低调的年轻人,周宇穿著一身休閒装,背著一个双肩包,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大科学家,反而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但他那双眼睛特別亮。
“周宇同志,久仰大名啊!”郑叶伸出手,热情地与周宇握手,“我是郑叶,核工业物理研究院的院长,您取得的成就,我们都非常敬佩!”
周宇礼貌地回应道:“郑院长您客气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能有机会来核工业物理研究院参观学习,才是我的荣幸,我对贵院在核聚变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
非常期待!”
周宇看了一眼魅力影响面板。
他发现郑叶等人对他的好感一来就很高。
居然达到了300左右。
看来和这种人相处,一定很愉快。
郑叶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知道,周宇这种人是真的对他们的研究感兴趣。
“今天两位远道而来,还是先休息下吧。”
郑叶院长笑著说,心里其实巴不得周宇立刻就开始考察他们的成果。
“周宇,你来定。”卫宏把决定权交给了周宇,他了解周宇对科研的痴迷,也知道他一向不喜欢浪费时间。
周宇没有任何犹豫,说:“我不累,想去参观下实验,可以吗?”
郑叶院长听了,顿时喜上眉梢:“当然可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最新的实验环境和样品,就等周宇同志您来指导了!
郑叶立刻转向身旁的黄慧慧和其他研究员:“小黄,你们带周宇同志先去材料实验室,把我们最新合成的陶瓷复合材料样品拿出来,详细讲解一下它的性能数据和测试过程!”
“顺便叫孙永华准备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郑叶陪著周宇等人走进核聚变实验室,周宇一眼就看见了空旷的场地上有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在那颗球上,还竖著不少金属支柱,像刺蝟的尖刺般向外延伸。
“实验室我们待会儿再来吧,我们先去看看材料。”郑叶提醒道。
周宇只好点头,跟看他去了材料实验室。
“这个就是我们取得突破的材料,主要用於靶丸的关键包覆层。”
“这款新型陶瓷复合材料,我们將其设计为多层结构,以应对聚变点火时的极端环境。”
她指著展示柜旁的屏幕上的详细结构图,说:“外层是掺釔碳化硅纳米晶层,它主要负责抵抗高能中子辐照和等离子体的侵蚀,同时提供良好的机械支撑。”
她继续介绍道:“中间过渡层採用碳化硼/钨叠层结构,这是为了在不同材料层之间提供平稳的应力过渡,並进一步增强材料的韧性和热稳定性。”
“最內层则是化学气相沉积的类金刚石碳薄膜。”
“这一层是我们攻关的重点之一,它要求极高的纯度和致密性,直接接触靶丸內部的聚变燃料,需要承受瞬时超高压和温度衝击。”
她按下展示柜旁的按钮,屏幕上立即跳出详细的材料数据:“我们通过磁控溅射与分子束外延交替沉积技术,在微米尺度上精细控制,形成了1352个功能梯度层,这种独特的分层设计,使得材料的各项性能得以优化。”
“具体来说,每层热膨胀係数从外到內递减,有效避免了在聚变反应瞬时超高温下的热应力集中导致的材料开裂。”
“而热导率则从外层的8.7w/m·k逐步提升到最內层的216w/m·k。”
黄慧慧指著跳动的数据,颇有些自豪地说,“这意味著热量能以极快的速度从高温区传导出去,最大限度地保护材料结构,確保靶丸在点火瞬间的稳定性。”
周宇听得非常专注,他没有打断黄慧慧的讲解,只是目光紧盯著屏幕上的数据,当黄慧慧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这个热导率梯度设计確实巧妙,能有效缓解热衝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