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锅是我的,还是小苔蘚的?(6.4k)(1/2)
第153章 这锅是我的,还是小苔蘚的?(6.4k)
国际军事大赛就跟奥运比赛一样,包含了数十个不同的项目,涵盖陆海空等各个军兵种。
坦克两项、苏沃洛夫突击、飞行技能、空中侦察、对地攻击和空战模擬、隼狩等等项目。
“张伟,这次装上人工智慧飞控系统的j15你感觉如何?”人工智慧飞控系统技术团队江俊问道。
“感觉相当好,经过训练,我发现小苔蘚太聪明了。”
“以前在复杂机动或者高难度任务中,我需要同时处理大量信息,判断气流、计算角度、控制姿態—-但现在,小苔蘚控制的飞控系统能提前感知並辅助我完成这些操作,反应速度比我更快,预判更精准。”
他顿了顿,回忆著刚才的试飞:“尤其是在极限过载和高g转向时,那种流畅和稳定,是过去任何传统飞控系统都无法比擬的,感觉战机不再是单纯的机械,而是拥有了生命,能与我心意相通。”
“你们这些科研人员真的太牛了!”
江俊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说:“这其实都多亏了周宇同志,小苔蘚核心代码都是由周宇同志完成的,我们只是在现有框架上进行了优化和数据训练。”
“川飞的同志也是因为周宇同志才开放了战机的资料库,最近连j20的训练资料库也开放给我们了。”
“正因为如此,小苔蘚才能在短短时间內,消化如此庞大的飞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选代。”
“过去,各型號战机的飞行数据是高度机密,即使是內部,共享也非常困难。”
“但周宇同志在数学和人工智慧领域的影响力,让这些壁垒得以打破,j20等战机的真实飞行数据,尤其是极限条件下的数据,对ai模型的训练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系统性能飞跃的关键。”
在场的其他飞行员听得艷羡不已,只有完成了j35试飞任务的飞行员王坤在旁边没出声。
“王坤,你怎么不说话啊?”站在他旁边的飞行员林勇问道。
“j15装了人工智慧飞控系统真有那么厉害?”
“我看未必。”
林勇愣了几秒,笑道:“你是因为这次无法参加国际军事大赛所以有点酸吧?j15加了ai飞控,那可是如虎添翼,你小子是嫉妒了吧?”
王坤嘴,说:“j15就算有了ai飞控,那也不能和j35比,我想不通为什么j35参加不了国际军事大赛。”
“这你就不懂了吧。”
“j15搭载小苔蘚系统,在大赛上展现出超越常规的飞行性能,足以引起国际社会对龙国在ai飞控领域进步的关注,这是给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第一重压力,让他们开始正视龙国的科技实力。”
“j15去比赛,是告诉他们,我们有了能在现有平台上实现飞跃的ai飞控。这就像是拋出了一块砖,引玉,但j35,那不是玉,那是核弹头。”
“j35我相信那些科研人会有其他考虑,你急什么?”
“你难道还觉得你比那些科研人聪明?”
王坤涨红了脸,依旧不服气。
原因很简单,他想为空军项目拿一个奖。
以往龙国参赛,拿的都是陆军项目的奖,这次丑国也要参赛了,王坤的胜负欲就来了。
他是一名飞行员,一名渴望胜利、渴望为国家贏得荣誉的飞行员。
现在眼睁睁看著张伟带著j15上,他不甘心啊!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十多年前,他的表舅,在一次空中相撞事故中,走了“隔壁海军听说来了几个水性特別好的,这次他们估计也要拿奖。”
“就咱们空军—
“丑国人这次来参加比赛肯定没安好心。”
“要是我和j35上,这次绝对能拿奖。”
王坤在旁嘀咕著,林勇已经听不到了。
因为他们马上要前往大毛了。
一天后。
卫宏带著人来到了比赛的海域“卫总,这次丑国人突然宣布要参加比赛,恐怕来者不善啊。”姜劲风盯著一望无际的大海,脸色沉沉。
“老薑,你我都知道丑国人是些什么货色,还怕他们不成。”
“卫总,我倒不是怕他们。”姜劲风皱眉道,“而是担心他们会用什么阴招,尤其是在海上,不確定因素太多,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新的侦察技术?或者在电子对抗上———”
两人正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室閒聊时,突然指挥发现了有航母正在靠近!
“卫总,是丑国的『里根』號航母!”
一直在旁作陪的大毛指挥伊万迅速变了脸,说:“该死的丑国人,现在比赛都还没有开始,他们想做什么!”
恼怒异常的伊万生怕卫宏等人情绪上头,连忙说:“各位先生,请先冷静下来,我会联繫他们,问清楚情况。”
伊万急匆匆地拿起通讯器,试图与丑国人取得联繫。
另外一边,三百多公里之外,里根號航母上的指挥室十分热闹。
“这一次,我们务必要试探出他们无人机的实力。”
“我有个疑问,龙国人这次真的会把装载了人工智慧的无人机带出来?”
“那是自然,他们不会错过这么好的展示机会,他们急於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科技实力,而我们,正好提供了这个舞台。”
指挥脸上流露出了“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
参谋走到大屏幕前,指著模擬的比赛海域:“中將,我们的计划是,在比赛开始后,
f/a-18机群將执行高强度侦察和电子对抗任务。”
“第一波次,我们將派出四架“超级大黄蜂”,以编队形式进入比赛空域,模擬对目標海域进行扫描和锁定,同时启动最高级別的广谱电子干扰,旨在压制对方的一切空中通信和数据链。”
“隨后,第二波次的两架f/a-18將升空,它们会携带最新的传感器吊舱,专门针对微弱电磁信號和隱形目標进行侦测,我们要看看,在强干扰下,龙国那些所谓的智能无人机,还能不能保持隱蔽性和协同作战能力。”
“另外我们已秘密安排两架陆基f35,在距离比赛空域三百公里的安全高度进行远程侦察,它们將利用其低可探测性和先进传感器融合系统,在比赛期间对比赛空域进行隱蔽渗透,收集关键信息。”
“可以说,我们这次是万无一失,能够百分百测出他们无人机的实力。”
“嗯,那就好,准备让大黄蜂升空,不要开机载雷达,也不要掛载武器,知道了吗?”
指挥虽然想要对方的无人机,但也知道,他们不能做的太过了。
直接打开机载雷达进行主动探测,或者掛载实弹,都可能被视为过於挑,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收到伊万的质问后,指挥十分淡定地说:“伊万先生,不是要比赛了吗?我认为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布列特!”
伊万掛断通讯后忍不住骂了一句。
“伊万指挥官,不必紧张,丑国人的这点把戏,不过是他们黔驴技穷的表现,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既然比赛开始了,那就开始吧,我们也不怕。”
“老薑,通知我们的j15飞行员,在比赛开始后,无需理会大黄蜂的任何挑和干扰,让他们严格按照既定战术方案执行任务。”
“另外,通知无人机作战团队。空中隱形无人机群立即启动,组成多层次的侦察网络。”
“他们想玩,那就陪他们玩。”
大黄蜂虽然普遍装备了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在强干扰环境下,即便aesa雷达也有其极限。
至於机动性,大黄蜂以其出色的低速高攻角特性和优秀的缠斗能力而闻名,尤其是在舰载机操作的严苛条件下,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非常成熟。
j15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其实比大黄蜂差多了。
尤其在机动性方面,j15作为重型舰载机,受限於其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推重比,在传统意义上的瞬时盘旋和持续盘旋能力上,面对f/a-18的灵活身手,確实显得略逊一筹。
所以,当大黄蜂的飞行员发现他们面对的是j15时,不由得笑出了声。
“居然还是j15,看来龙国人也没多少新意,不知道他们的无人机什么时候出来。”
“我们开始吧,这次一定要诱导他们放出无人机。”飞行员麦克说道。
四架大黄蜂迅速展开队形,如同四把展开的巨大剪刀,开始对比赛空域进行大范围扫描。
它们的雷达虽然没有开启主动探测模式,但依靠其先进的被动监听和电子支援措施,
能够捕捉空气中微弱的电磁信號。
同时,强大的广谱电子干扰也隨之启动,如同无形的巨网,试图笼罩整个比赛空域,
阻断任何可能的通信和数据链。
刺耳的电流声和雪开始在卫宏所在的指挥室屏幕上跳动,显示出干扰的强度。
空中,驾驶j15的张伟等人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强大电子压制。
座舱內的告警灯闪烁,部分非关键数据链开始出现紊乱。
但不同於以往,他们没有感受到那种完全被致盲的绝望。
小苔蘚人工智慧飞控系统此刻正在后台高速运转,它不仅在实时过滤和削弱干扰信號,更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將被动雷达、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甚至光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战场態势图。
j15编队开始加速,並没有选择与“大黄蜂”进行直接的雷达对抗。
它们像一群游弋的鯊鱼,在干扰的迷雾中寻找著机会。
麦克驾驶的大黄蜂屏幕上,j15的信號时隱时现,如同鬼魅一般,这让习惯了雷达精確锁定的他感到一丝困惑,
“他们的干扰能力比我们预想的要强,但为什么j15的轨跡还是那么流畅?”
麦克皱起眉头,他尝试了几次模擬锁定,但j15总能在最后关头,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姿態变化,摆脱锁定。
这特么的不科学啊!
麦克心念一动,操作著大黄蜂,做起了眼镜蛇机动的动作。
机头骤然抬高,机身几乎垂直於地面,速度瞬间降到最低,仿佛要原地停滯。
这是为了诱使j15也做出类似动作,从而暴露出其真实的机动极限。
张伟发现后,忍不住骂道:“居然还要挑畔,真以为我们做不出来吗?!”
通讯频道的其他飞行员连忙劝道:“张伟別衝动!”
他们都知道j15在传统机动性上確实不如大黄蜂,贸然模仿这种高难度动作,风险极大。
正因为如此,他们在驾驶j15的时候,从来没有做出过这种作死的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