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真是我们缺什么,丑国就送什么!(6.6K)(1/2)
第156章 真是我们缺什么,丑国就送什么!(6.6k)
首都,疗养院。
卫宏带著一群人悄然来到了这里。
“一会儿你们说话的时候不要一惊一乍,儘量保持平和。”
“接下来的事情事关重大,不管一会儿任老说什么,都不要爭辩,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听取意见,別把平时开会的那套作风带到这里来。”
嘱咐好了眾人后,卫宏才走进疗养院里一间幽静的房间。
“任老,您看起来精神状態不错啊。”卫宏一进房间,就对著床上的老人说道。
任老微微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在卫宏脸上停留了几秒,隨即缓缓露出一个和葛的笑容。
“小卫啊,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怎么样呢?”
他声音有些沙哑,但语调平和,仿佛在敘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寻常事。
“这把老骨头,就是想多活几天,看看咱们国家还能走到哪一步,看看你们这些年轻人还能折腾出什么新样来。”
卫宏知道,这位老人,即便躺在病床上,也从未停止过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今夫他们来,正是为了向他请教。
任老,是龙国卫星领域的领导人物,造了龙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红。
如今老人因为岁月的侵蚀,身体已经衰弱,但那双眼睛此时已经有了神采。
卫宏没有拐弯抹角,他知道时间宝贵。
他示意身后的人將平板电脑连接到房间內的屏幕上,开始播放预先准备好的演示文稿。
“任老,这次来,是想向您匯报一些近期我们取得的突破,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他先简略说了周宇解决了黎曼弱猜想、rsa新算法、超燃衝压发动机等的突破。
再讲了国际军事大赛f35坠机事件,详细阐述了小苔蘚人工智慧系统在信息对抗、认知压制方面的顛覆性表现,以及j15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全新模式。
当屏幕上播放到模擬f35飞行员麦克认知超载的画面时,房间里除了卫宏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
任老虽然精神状態一般,但眉峰却微微起,对卫宏讲的內容异常关注。
“我听说过这个叫做周宇的年轻人。”
任老在疗养院里面並没有和外界脱节,经常让助手给他读国內国际的要闻。
周宇作为这两年的新闻常客,任老自然听到过有关於他的新闻报导。
“想不到我国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天才,能够在一个个领域取得如此重要的突破。”任老轻轻地嘆息了一声,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后辈的欣赏。
他这一生见证了龙国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崛起,深知科技强国的不易。
周宇的出现,无疑是为龙国插上了一对新的翅膀,但这种跨领域的全能型突破,在歷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他心中清楚,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预示著龙国在基础科学和前沿应用方面,可能正在经歷一场深刻的改变。
这种改变,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未来。
“你们突然来看我这个来老头子,是遇到了什么疑惑吗?”
卫宏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果然瞒不过您,我们確实遇到了一点问题,这事需要听听任老你的意见才行。”
卫宏知道,在任老面前,任何遮掩都是徒劳,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將周宇关於天基雷射反导系统的惊人构想和盘托出。
他详细阐述了周宇提出將人工智慧直接部署到卫星上,实现全球范围內的飞弹拦截,以及对高超音速武器的全程跟踪与摧毁的理念,
当卫宏讲到天基雷射反导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比如雷射器小型化、太空电源、瞄准跟踪、热管理,以及庞大的部署和维护成本时,他看到任老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任老是“东方红”卫星的奠基人,对航天工程的难度和复杂性有著最深刻的理解。
卫宏特別强调了周宇提出的一个核心优势:“周宇认为,在太空中,雷射束不受大气衰减和濡流的影响,光束质量能得到极大保持。
“而且,天基平台能够提供居高临下的视野,实现对全球任何一点的超视距、多角度、不间断监测与打击,他甚至提出,飞弹刚发射,甚至还未完成助推段,就能被天基雷射瞬间锁定並摧毁。”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寂静。卫宏身后的专家们,虽然都曾听过这个设想,但在任老面前,再次聆听这番描绘,依然感到一阵心悸。
这是一个足以彻底改变未来战爭形態的设想,但其难度和风险,也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任老没有立刻说话。
他闭上眼晴,仿佛在脑海中勾勒著卫宏所描绘的这幅宏伟图景。
他想到自己当年研製东方红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想到无数航天人为了將一颗小小的卫星送上太空所付出的血汗。
而现在,周宇这个年轻人竟然想在太空建造一个能够进行精確打击的庞大武器网络。
良久,任老才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深邃而平静。
“天基雷射反导—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也非常有远见的构想。”
“它確实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基雷射武器所面临的大气传输问题,並提供无与伦比的全球覆盖能力。”
“你们这些年轻人,思维確实比我们这些老傢伙要活跃得多,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把人工智慧搬上太空,特別是与武器系统结合,会带来什么?”
任老的话语让房间里的人都愣住了。
他们本以为任老会討论太空部署的工程难度,或是国际政治的影响,但任老的切入点,直接指向了人工智慧的本质和它在太空武器系统中的角色。
卫宏身后的一位年轻专家忍不住想开口,但被卫宏一个眼神制止了。
任老的问题,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任老没有等待回答,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你们说小苔蘚在空战中让飞行员认知超载,那是一种信息压制。”
“但將人工智慧系统,尤其是能够进行自主决策和目標识別的ai,部署到天基雷射武器上,这就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压制了。
2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仿佛能穿透宇宙的黑暗:“太空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对天基武器的实时人工干预变得极其困难。”
“一旦系统启动,它將独立地在超高速、超远距离上进行目標识別、威胁判断、锁定乃至攻击。你们考虑过误判的风险吗?”
“如果ai在太空中出现故障,或者被干扰,导致对无害目標进行攻击,那会造成什么后果?”
“我们都知道,ai虽然强大,但它的学习和决策是基於数据和算法的。”
“太空中的自標识別和威胁判断,其复杂性远超地面空战,微小的碎片、太空垃圾、甚至未知的自然现象,都可能被ai误判为飞弹,一旦它自主开火,造成的国际政治影响和连锁反应將是灾难性的。”
任老轻嘆一声,语气中带著一丝担忧:“我们当年发射东方红,考虑的是万无一失的可靠性。”
“太空系统一旦上天,想修改、想控制,都比地面困难百倍,把人工智慧,
尤其是具备自主攻击能力的人工智慧,放到一个我们难以实时介入的环境中,这其中的风险,是你们必须慎重考量的,这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伦理和战略控制的终极挑战。”
“任老,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如果只是让太空中的人工智慧单独提供信息,
而不具备自主攻击能力,那么风险確实能大大降低。”
“比如说,它只负责全球態势感知、目標识別与跟踪、大气环境数据收集,
並將这些信息实时传输回地面指挥中心。”
“所有的攻击指令,都由地面人员在分析数据后,再下达给地面或机载的雷射武器系统,这样一来,人始终是最终的决策者,避免了您所担忧的误判和失控风险。”
“小卫啊,你说的这种分工,听起来很合理,但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
“你们要构建的是一个全球性的、高时效性的反导系统,飞弹的速度有多快?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又有几何?当目標以十几甚至二十几倍音速向你袭来时,留给人类决策的时间有多少?哪怕是几秒钟的延迟,都可能意味著拦截窗口的丧失。”
那怎么办?
卫宏和其他专家对视了一眼,感觉眼前的问题有些棘手。
周宇的方案如果被否掉了,他还很难跟周宇交待。
周宇很少给他出难题,好不容易出了一次,卫宏如果直接说方案被否了,那岂不是太打击周宇的研发积极性了?
一想到这里,卫宏就汗流瀆背了。
“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於构建一个分层、可信赖的决策体系。”
“既然你们的人工智慧『小苔蘚”已经能做到让f35的飞行员『认知超载”,
说明它在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別上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那么,在太空环境下,
它就应该被赋予在超高速度下对目標进行初步识別和威胁等级判断的能力。”
“它不是立即开火,而是要像一个最优秀的情报员,以最快的速度排除干扰,並准確识別出真正的潜在威胁。”
“当人工智慧识別出高威胁目標后,它不应直接攻击,它应该立即將所有相关数据,包括目標类型、速度、弹道预测、威胁等级评估以及最优拦截方案建议,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地面指挥中心。”
“同时,在地面指挥中心,我们应该建立一套预授权的决策閾值,例如,对於明確的敌对飞弹发射,並且符合多重条件验证的情况下,人工智慧可以在得到地面短时间內的快速確认或预设授权后,执行有限的、预编程的拦截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