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郭导:他这是惹事了?(7k)(2/2)
“找周教授合作啊,新型碳纳米管技术专利应该申请的是军工专利。”
军工专利不同於普通商业专利,通常涉及国家安全和核心战略技术,其审查流程更为严格、保密级別更高。
一旦获得,未经授权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即使是进行研究或复製也受严格限制。
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核心技术不被窃取或仿製。
而且,它还能阻止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限制他们的供应链。
车工上其实大家都会互相仿製。
但是吧,军工专利这东西还必须存在。
军工专利的申请和审查过程本身就是一道极其严格的保密防线。
所有参与研发、生產和审查的人员都受到最高级別的安全审查和保密协议约束。
一旦专利技术被发现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泄露或被他国仿製,那基本可以肯定內部出了二五仔。
军工专利的存在,为追查这些二五仔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最具法律效力的依据。
上面可以依据专利信息,迅速定位泄密范围,锁定嫌疑人,並启动相关的法律程序和安全调查。这使得那些企图窃取技术的势力,在进行渗透时必须付出更高的风险和代价。
周宇研发的新型材料,毫无疑问可以加入到军工专利当中,所以贝航想和周宇合作,
比普通商业合作还要麻烦。
军工专利的特殊性,使得技术成果的归属將更为复杂。
周宇作为研发者,其个人权益如何保障,与清园大学以及贝航金属之间的智慧財產权共享机制如何建立,都需要在国家安全的大框架下进行细致的协商和界定。
专利的所有权可能不完全归属某一方,而更倾向於国家层面持有或授权使用。
这意味著未来的技术授权和商业化,都將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而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
王明揉了揉眉心,心中的喜悦被现实的担忧冲淡了几分。他太清楚和这些国宝级科学家打交道有多难了。
“老张啊,”王明嘆了口气,语气中带著一丝无奈,“军工专利的重要性我当然知道,周教授的本事我也亲眼看到了,那是真材实料。”
“可周教授那种级別的人,会搭理我们吗?你知道的,高校里那些有真本事的教授,
特別是手里捏著国家级专利的,个个都眼高於顶。”
“更何况是周宇这种年少有为,拿了国奖级別的人?他要是想自己开公司,国家的扶持政策多得是,何必跟我们贝航这种传统企业深度绑定,还把核心技术交出来申请军工专利,受到那么多限制?”
王明心里很清楚,像周宇这种级別的科学家,最看重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科研的自由度、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对国家战略的责献。
贝航金属虽然是行业巨头,但在周宇眼里,可能只是个普通的製造业企业,而军工专利带来的重重束缚,也可能会让周宇觉得不方便。
“他可不是那种轻易被说动的人,我怕我们还没开口,就被他拒之门外了。”
王明有些泄气,他深知优秀科研人才的脾气,尤其是那些真正有突破性成果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著极强的掌控欲。
“经理,咱们不试试如何知道?”
“我倒觉得周教授挺好说话的!”
“流浪的球电影导演?”
“太空电梯?”
“李教授,您觉得能造吗?”
李教授:
李教授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额头上似乎冒出了三条黑线,他怎么把问题又丟给了我?
周宇倒是像个没事人一样,衝著他咧嘴一笑,仿佛在说:“李教授,您是前辈,这不该您来解答吗?”
李教授轻咳一声,努力板著脸:“其实科幻小说里面的太空电梯,理论上-嗯,是可行。”
周宇惊讶地看著对方。
“但是!”李教授立刻提高音量,打断了周宇即將出口的得意话语,“这体积可能大得惊人!”
“你需要一种强度重量比达到天文数字的材料,能从地面一直延伸到蓝星同步轨道,
还要经受住各种宇宙射线、微陨石的考验。”
“目前,你手里的碳纳米管,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离那个要求,大概还有一段距离“建造它需要的资金投入,恐怕得把全世界的gdp加起来,再乘以个几十倍,而且,
我们还得解决空间碎片、大气腐蚀、电力传输、稳定性控制等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所以,
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嘛—”
“我觉得,如果哪天我能活到坐上太空电梯去上班,那我大概率已经是个被碳基材料改造成赛博格的老怪物了,当然,如果周宇你能发明出反重力动力系统,那说不定还有点戏。”
周宇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李教授,您这反重力动力系统的想法倒是新奇!
不过话说回来,万一哪天我真把反重力动力系统给搞出来了呢?
0,
李教授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等你搞出来了,我请你坐头等舱的太空电梯去月亮上吃火锅!”
“那可是一言为定啊,李教授!”
周宇眼晴一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月亮上的火锅冒著热气:“不过,既然都到月亮上了,咱们是不是可以顺便在月球背面搞个科研基地?省得老是抢咱们蓝星的资源,多不方便。”
“你说的这个,咱们早就想搞了。”
“月球背面。”
李教授轻声说道:“那可是一块天然的净土,没有蓝星的无线电干扰,是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绝佳位置,能让我们观测到宇宙深处更微弱的信號,而且,那里蕴藏著丰富的氢3资源,那可是未来核聚变清洁能源的理想燃料。”
“你小子能想到的,国家战略层面自然也早有布局,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月球科研基地建设规划,但最大的瓶颈,依旧是材料和能源技术,特別是能够適应月球极端温差、真空环境的结构材料和热管理技术,以及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给系统。”
“所以,你现在手里的碳纳米管技术,绝不仅仅是解决六代机热管理的问题,它在未来深空探测、月球基地建设中,都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轻质、高强、高效导热,这些都是太空探索最急需的特性。”
“如果你的碳纳米管技术能进一步突破,实现更广阔的工程应用,那么我们去月球背面建基地,甚至未来开发氦3资源,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目標了。”
“到时候,別说月亮上的火锅,估计火星上的烤肉你也能吃上了。”
李教授笑道,但笑容中却带著对周宇寄予厚望的深意。
他估计看不到那一天了,可他认为,周宇能看到。
甚至,周宇能看著月球工程一步步建设起来!
周宇陷入了沉思。
对啊,月球上氦3资源那么丰富,不用白不用。
现在核聚变技术还在突破当中,一旦突破,氦3资源可就成了各方要抢夺的资源。
要开採氢3,月球基地就必不可少,要建设月球基地,那么量子通信卫星、人工智慧卫星、小苔蘚叠代、新型碳纳米管、六代机都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但是目前,一旦他有异动,外界就会各种猜测。
特別像是丑国,对方智囊团的人也不是傻子,稍微一联想,就会发现,他涉及的这些技术恰好是深空探测和月球基地建设的瓶颈,对方很容易就会將这些看似独立的科研进展串联起来,猜到他们对月球的真正兴趣。
他明白,一旦意图暴露,丑国及其盟友必然会採取各种手段进行阻挠和竞爭。
可能是通过外交施压、技术封锁,甚至可能加速丑国自己的月球计划,企图抢占先机。
这会极大地增加他们月球战略的实施难度和成本。
有什么办法能拖住他们?
周宇和李教授聊完后,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
第二天,王明找到卫宏,申请和周宇见面。
三人见面后,王明说明了他们现在所遇到的麻烦以及他们想到的解决方案。
周宇在王明说的过程中,突然有了想法。
“您刚才说,对外宣称的是7系铝合金在极端服役条件下可能存在潜在的微观疲劳风险”。”
“这个极端服役条件”,我们可以將其包装得更具挑战性的。”
“我们可以对外宣称,贝航金属通过前瞻性太空材料模擬测试,现有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未来长时间、高烈度太空环境下的应用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潜在风险。”
主明和卫宏的眉头同时挑了起来。
周宇继续解释道:“我们知道丑国也在积极推进他们的深空探测和月球计划,他们肯定也在研究更耐用的太空材料,但目前並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拋出这种预警,
同时又强调贝航金属已经拥有了革命性的碳纳米管材料,能够完美应对这些未来太空挑战。”
“那么,丑国的智囊团会怎么想?”
“他们会认为,龙国已经开始在太空材料领域进行深度布局,並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会感到恐慌,会认为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建造太空基础设施的关键材料,甚至是不是在为未来的太空竞赛做准备?”
“等等,周教授,这样岂不是暴露我们的意图了?”
卫宏不解地说道,他想不明白周宇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就是要暴露啊。”
周宇露出了和(核)善的微笑。
“毕竟,太空电梯那么大的装置,建造起来他们迟早也会发现。”
“太.太空电梯?”
卫宏懵了,周宇要建太空电梯?这么科幻的东西,哪个正经科学家会建造?
“对了,卫总,你帮我打个电话给流浪的球电影导演,告诉他,他要的太空电梯,有著落了。”
卫宏再追问周宇,周宇只是说方案细节他得想想才行,无奈,卫宏只能让秘书给流浪的球电影导演打电话。
“喂,郭导吗?”
“我是科技中心的秘书长潘月。”
“你之前是否找过周宇教授?麻烦你明天下午两点到我们这里来一趟。”
“具体什么事暂时不方便透露。”
在剧组现场的郭导,听完电话后,脑子一片空白。
他这是惹事了?
怎么科技中心的领导亲自来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