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搞科幻电影的人都不敢这么想!(6k)(2/2)
“我担心的不只是订单。”
麦可深吸一口气:“周宇这小子,每次看似为了商业利益,但背后总感觉有什么更大的图谋,上次的合金,不就让他们的空间站材料性能提升了一大截吗?”
詹姆斯点头:“没错,这碳纳米管增强铝合金,强度高、韧性好、抗高温、抗疲劳,还能耐腐蚀这些特性,除了航空器,还能用在哪里?”
他停顿了一下,脸色微变:“月球登陆器、深空探测器·这些都需要极致的轻量化和可靠性,你说会不会·——”
詹森猛地站起身:“立刻,把这份报告整理出来,发到六角大楼!尤其是关於周宇背景和近期行动的分析,务必详细,我总觉得,这小子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丑国,六角大楼的秘密会议室里,桌上摆放著一份紧急送达的波音公司报告,標题赫然是:
《关於周宇及其新型航空材料对丑国航天战略影响的评估》。
“诸位,波音公司发来的这份报告,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
nasa代表威廉沉声开口:“贝航宣称的这种碳纳米管增强铝合金,如果数据属实,对我们的航空航天领域影响可不小啊。”
“根据我们初步的技术评估,这种材料目前从宣传上来看性能確实令人震惊,特別是它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对减轻结构重量的潜力,这对於我们的阿尔式弥斯登月计划至关重要。”
一位情报分析师打开屏幕,上面显示著周宇的照片和履歷:“周宇这个人,我们已经盯了他很久,从他上次在合金上的突破,到这次的碳纳米管,他似乎总能领先我们一步,我们有理由怀疑,他背后是在为某个秘密的航天项目服务。”
纳森皱著眉,问道:“你们確定?”
“碳纳米管增强铝合金,如果用於建造月球登陆器的外壳和支撑结构,將极大程度地减轻重量,从而允许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或者延长在月球表面的停留时间。”
“更重要的是,它的抗辐射能力和耐极端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於月球这种没有大气层保护的环境来说,简直是为登月量身定製!”
“你的意思是,周宇可能在为龙国的登月计划,甚至更宏大的月球基地建设做技术储备?”
纳森神情一变。
周宇这人在他眼里一直都是想要除之而后快的目標,如果周宇沾上了登月计划,那他们確实要紧张了。
“不排除这种可能。”
“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月球上抢占先机,情报部门,你们要加大对周宇及其团队的渗透和监控挖出他们所有可能参与的项目”
“技术部门,想办法搞到周宇新材料的配方,如果不行,尽所能购买一批,立即启动我们的逆向工程计划,即便不能完全復刻周宇这些新材料,也要儘快研发出类似的替代品!”
“我们绝对不能让周宇在这上面得选。”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龙国人距离登月的时间还早?”
“截止现在为止,他们只放了个玉兔探测器在上面,而这个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他们还没有动静。”
“这是否说明,他们的登月计划並不顺利?”
“毕竟,从无人探测器到载人登月,中间可不止是多送几个人上去那么简单。”
威廉看了一眼纳森,不满道:“纳森先生,你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不顺利,才会投入周宇这样的人才?”
“无论如何,在查出他们当前的计划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周宇真的加入了登月计划项目,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第二天下午两点,郭导带著编剧老宫准时抵达了科技中心。
经过仔细的安保检查,两人才进到会议室里面。
郭导本以为会见到一堆板著脸的领导,没想到接待他的是潘月秘书长,一位看起来非常亲切的女性。
潘月秘书长將他们领进一间小会客室,里面除了她,就只有一脸复杂的卫宏,以及一个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周宇教授。
“郭导,久仰大名,您的《流浪的球》是我们內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影片中对未来科技的想像,引发了我们不少討论。”
周宇微笑著说道,语气隨和,让郭导紧绷的神经稍稍放鬆了一些。
“周教授您说笑了,我们只是个拍电影,能得到您的关注,是我们的荣幸。”
郭导赶紧谦虚回应,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这科技中心的大科学家,怎么会对电影这么上心?
“郭导您太谦虚了。”
“我听李教授说,您这边是想造太空电梯?”
郭导连忙解释:“周教授,这东西肯定不能真造,主要我们是想知道,如果要造的话,有没有科学理论做支撑。”
他心里咯一下,生怕周宇误会自己真要搞什么无脑式的工程。
毕竟,在很多科学家眼里,科幻电影就是瞎编乱造。
“当然有科学理论支撑。”
周宇篤定地说道:“如果完全没有理论支撑,那不叫科幻,那叫神话,太空电梯的核心理论,
是蓝星同步轨道卫星与地面固定点之间,通过缆索连接,利用离心力与重力相抵消来保持平衡。”
“关键在於缆索的材料强度,它必须能承受自身重量以及负载的拉力,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目前,任何已知的金属材料都无法达到这个强度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太空电梯长期停留在科幻阶段的原因。”
郭导和老宫听得入神,周宇的解释深入浅出,让他们这些艺术工作者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如果材料强度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呢?”
他看向郭导,眼神中充满了启发和引导:“设想一下,如果有一种材料,它的强度是钢的几百倍,重量却极轻,而且还能导电、导热———“
“您说的,莫非是—碳纳米管?”郭导试探性地问道。
“没错,就是碳纳米管,郭导和李教授交流过,应该知道这个吧。”
“是聊过,可是李教授说了,现有的碳纳米管的性能无法支撑太空电梯这一想法。”
“我们团队在碳纳米管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別是在宏观成型和性能均一性方面,看到了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的曙光,虽然距离建造太空电梯所需的终极强度还有一段距离,
但这无疑是最接近那个目標的材料。”
“所以,我们来造太空电梯吧。”
郭导、老宫就算平时再淡定,听到这句话后,也愣住了。
老宫反应最快,他推了推眼镜,结结巴巴地问:“周教授您——您是说—真造?”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按下了重启键,而且还是带病毒的那种。
郭导更是直接,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或者被这段时间的剧组工作给累出了幻觉。
他指了指周宇,又指了指自已和老营,一脸荒谬地问:“周教授,您確定没说反?不是让我们在电影里用特效造太空电梯,而是真要动手造?”
“当然是真造啊。”
周宇一本正经地回答,仿佛在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不是说了吗,材料问题正在突破,
既然最核心的材料障碍有希望被攻克,那剩下的就是工程问题了。我们龙国最不缺的就是基建狂魔啊,只要技术可行,万丈高楼平地起,太空电梯也一样。”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水杯,比划了一下:“就像我们现在造大楼,钢筋水泥是基础。太空电梯,碳纳米管就是它的“钢筋水泥”。”
老宫感觉脑子不够用了:“周教授,这可不是一栋大楼的问题啊!这是要从蓝星连到外太空!
您这是要造个通天绳啊!”
“而且还是几万公里长的那种!这这得耗费多少资源?得多少年才能建成?这简直比愚公移山还愚公移山啊!”
“您这想法—.”
您確定不是科幻小说看多了?
他和郭导两个搞科幻电影的人都不敢这么想!
周宇难道在谋划什么?
大家反馈想看太空电梯,其实小作者第一本书就是太空电梯,成绩比这本好,所以太空电梯这块我算是很熟悉的,这本书的太空电梯是个大计划,大家放心好了。(p.s.这几十个字不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