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送笨笨上月球,最高优先级!(8.4k)(2/2)
龙国的成功固然令人震惊,但並非没有破绽。
中子活化,確实是气氙聚变无法迴避的硬伤。
而罗曼的质子-硼聚变,如果能成功,將是一次真正的降维打击。
“罗曼院长,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彼得罗夫沉声道:“我將立刻向最高层匯报你的建议,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加速质子-硼聚变的研究。
他站起身,走到罗曼院长面前,郑重地握住了他的手:“罗曼院长,大毛的未来,可能就寄托在您的研究上了,请您务必全力以赴!”
罗曼坚定地点了点头:“请部长同志放心,我们物理技术学院的全体科研人员,將不负使命!
北彼得罗夫回去后,迅速找来了能源部部长来商量,並將罗曼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告知了对方。
“可控核聚变的事情简直是晴天霹雳!原油期货市场已经开始波动了,那些投机者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们都將面临巨大压力。”
“无中子聚变这確实是终极方案!”
能源部部长喃喃自语,他迅速权衡著其中的利弊:“如果我们的质子-硼能够成功,那么龙国人现在的优势,在长期看来就不是那么压倒性的了。”
“我同意您的看法,我们必须加快质子-硼的研究,但在那之前,我们需要为自己爭取时间,
创造一个有利於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
“可控核聚变这项技术,谁先突破,谁就是新能源的领头人,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龙国人领先了,他们会立刻开始寻求市场扩张,尤其是在那些对能源需求旺盛、又苦於能源进口的国家。”
“现在他们风头正盛,我们想要和他们合作,很难。”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会多看我们一眼。”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合作的筹码,或者说,是製造和他们合作谈判的前提,让他们產生需要我们的需求。”
他抬起头,看向彼得罗夫,嘴角出现了精明的笑意:“我建议,我们应该从狗大户入手。”
彼得罗夫有些疑惑:“狗大户?他们不是刚和龙国人签了建造示范堆的合同吗?哈尔王子可对那位周宇教授信任极了,合同说签就签。”
“正是因为如此!”
“哈尔王子投资龙国,说明他们对聚变能源的未来有极强的敏锐度和投入决心,但他了解核聚变吗?”
“目前气气反应的辐射危害他知道吗?”
他停顿了一下,给彼得罗夫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分析:“我敢说,他大概率不清楚,哈尔王子更多看到的是龙国人成功点火的轰动效应,以及周宇教授的个人魅力。他可能只看到了人造太阳的光鲜一面,却不了解它背后隱藏的阴影。”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龙国人会向狗大户宣传他们的技术多么先进,能源多么清洁。但他们绝不会强调气氙聚变带来的中子活化和放射性废料处理的长期挑战,这是他们的软肋。”
“我们要做的,就是巧妙地、非对抗性地,將这些信息传递给狗大户,尤其是传递给哈尔王子身边的技术顾问团队。”
“让他们开始思考,龙国提供的技术,是否真的是终极解决方案。”
“如此一来,我们再向龙国人提供质子-硼技术,那么合作的事將会变得顺理成章。”
“这不仅能为我们贏得宝贵的研究时间,还能让我们在未来的全球聚变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动权,甚至可能推动我们与龙国人形成一种技术上的互补和战略上的制衡,这比单纯的找他们合作要有利得多。”能源部部长总结道。
彼得罗夫拍手,赞道:“妙啊,这样我们谈判也能顺利得多!”
“我们需要立刻向最高层匯报这事,这样才好儘快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確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现在,是时候让全世界知道,大毛在未来能源领域,同样拥有自己的王牌了!”
“各位,机械狗形態的月球砖印表机可以说是我们登上月球的王牌,能为我们长期驻月科研活动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如果没有它,我们想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可能会很难。”周宇说道。
王教授看周宇询问,立刻说话了:“周教授,你之前提的这个需求,由我们和深空探测实验室进行了联合攻关,投入了最顶尖的机器人技术、材料科学以及空间工程领域的专家。”
“说实话,遇到了不少难点。”
周宇咯瞪一下,心想该不会没造好吧“你们想想啊,月球昼夜温差巨大,我们为月球砖印表机设计了多层隔热与主动控温系统,確保其在-170c到120c的范围內稳定运行。”
“还有一个是月尘防护,月尘具有磨蚀性和导电性,我们採用了特殊的密封结构和静电吸附清理技术,有效防止月尘对精密部件的损害。”
“在能源供应方面,月球砖印表机搭载了高效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独立完成长时间作业。”
“最核心的雷射烧结模块,我们採用了高功率光纤雷射器,並优化了光路设计,使其能以极高的精度和效率將月壤烧结成高强度砖块,其强度甚至超过了地球上的某些混凝土。”
“我们还为它开发了智能路径规划和自主建造算法,可以根据预设的蓝图,在月球表面自主选择最佳的取料点和建造位置,实现集群作业时的无缝协作。”
“这意味著,未来我们只需將设计图纸上传,月球砖印表机就能像一支高效的建筑队,在月球上拔地而起一座座建筑。”
他最后总结道:“可以说,它们不仅仅是一台印表机,它是一个集探测、採矿、建造於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工程机器狗。“
周宇吸了一口气。
没想到啊,笨笨居然被攻克了!
他还真是小看了这群航天人。
他忘记了,这群人可是从0开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那时候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没有庞大的资料库支持,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器都奇缺。
许多复杂的轨道计算、结构力学分析,全靠科研人员用算盘、计算尺,一笔一画、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笔算出来。
可以说,奉献精神但凡没有拉满,都做不到这地步。
这种精神,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非但没有消退,反而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了下来。
他们没有外掛,却依旧创造了奇蹟。
他们没有被现有技术的限制所束缚,反而以更强的韧性和创造力,將他的设想变为现实,甚至超越了他的预期。
“我原本以为,这些技术难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逐一攻克,特別是月球极端坏境下的材料適应性、月尘防护以及能源自给,这些都是世界级难题,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拿出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王教授客气了几句,暗自鬆了一口气。
周宇可不知道,他交待的月球砖印表机如果没有研发出来,上面可是要问责的!
他估计都不知道,上面有多重视他的提议,
王教授无奈又觉得好笑。
在王教授看来,他们一群中年人根据周宇提供的概念设计图设计出来的月球砖印表机,活脱脱一只憨態可的机器狗,外表跟个玩具一样,非常不符合他们歷来的工程审美。
过去,他们的探测器以及机器人,无不是追求极致的简洁、实用、性能至上,外形往往冷峻而充满力量感。
可这次,为了周宇那个笨笨的暱称和形象要求,愣是把一个高精尖的工程机械,做得如此可爱。
如此反常,上面居然都答应了,毫无疑问是在哄周宇高兴。
甚至有老领导私下开玩笑说:“只要周教授高兴,別说机器狗,就是哆啦a梦也给他造出来!”
真是,哄年轻人也不是这么个哄法啊!
王教授心里嘀咕著,但脸上依然带著和蔼的笑容。
“既然笨笨已经准备就绪,那么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將它送上月球,並开始氮3的勘探和初步开採准备工作!”
会议室內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热烈,但很快,探月工程的郑院士却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周教授,您的构想我们都非常理解,也全力支持。”
郑院士的脸上带著一丝为难:“但是,要大规模地將氮3运回地球,並建立起一个长期运转的月球基地,我们目前面临一个运力上的巨大挑战。”
他指向屏幕上的运载火箭模型图:“我们现有的长征系列重型运载火箭,虽然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其单次发射的载荷能力和发射成本,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期內频繁、大规模地向月球投送物资和设备。”
『尤其是在月球建立完整的氮3產业链,包括採矿、提纯、运输,这需要极大的运力支撑。”
“按照我们目前的估算,即便全力以赴,优化发射排程,从现在开始计算,要实现您所设想的常態化、大规模氮3开採和返回,至少还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
“这包括建造更大推力的新型重型运载火箭,以及配套的月球往返运输系统。”
“不!五年太久了!”
周宇提醒道:“我们不能等那么久,郑院士,你们是不是忘了,我们还在研製的第六代空天飞机?”
周宇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迅速勾勒出一个简笔的空天飞机草图:“各位,传统的火箭技术,
运力受限、成本高昂。但如果我们的六代机能够实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六代机,我原本设想的,就是採用核聚变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空天飞机!”
周宇的声音充满了穿透力:“利用我们刚刚点火成功的聚变技术,將其小型化,作为空天飞机的动力源,这將实现单级入轨、重复使用、快速地月往返!”
“搭载核聚变发动机的空天飞机,它的燃料效率將是化学燃料火箭的几十倍,这意味著,它能以极低的成本,携带超大载荷频繁往返於地球和月球之间!”
“甚至,可以直接將提纯后的氮-3从月球运回地球,实现真正的能源大动脉!”
“然而,前提是我们必须儘快把核聚变发动机造好!”
“星火示范堆的成功,是第一步,但要把一个庞大的聚变反应堆,小型化、轻量化,並使其適应空天飞行器的严苛环境,这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现在我们面前有两个並行且同样重要的任务!”
周宇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集中最顶尖的科研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全速推进核聚变发动机的研发和小型化!这是我们实现大规模地月运输,进而彻底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第二,在核聚变发动机研发的同时,我们不能停滯不前。我们要儘快先將『笨笨”送上月球!
“利用我们现有的运力,在最快的时间內,启动它的部署!让它在月球上进行勘探,开始月球砖的初步列印,为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积累数据、验证技术、做好前期准备!”
“既然周教授能將人造太阳成功点火,那么,核聚变发动机的理论基础已经存在!剩下的,就是工程实现的问题!”
他看向周宇,眼神中充满了信任:“我们相信,只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和最顶尖的人才,这个目標並非遥不可及!”
“至於第二点,儘快將笨笨送上月球,这个任务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一位来自探月中心的研究员激动地说道:“我们有一枚正在进行最后测试的长征五號乙改进型火箭,其载荷能力足以將笨笨及其必要的部署设备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我们可以立刻启动发射准备,將这个任务提升到最高优先级!”
“当然,初期可能无法一次性送太多笨笨上去,但是,先期的几台笨笨將是绝佳的探路先锋!”
周宇委婉提醒道:“也不用那么著急,可以先在地面上多做试验验证,可以先在地面上多做试验验证,確保万无一失。”
“毕竟月球环境复杂,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善技术细节,不必为了抢进度而冒不必要的风险。”
他知道,航天工程容不得半点差池。
虽然笨笨已经测试成功,但地球模擬环境毕竟不是真实的月球。
他希望他们能更稳妥一些。
反正现在他们的速度已经让外国人惊嘆了,再快点,他都担心外国人的心臟受不了。
王教授笑道:“周教授放心,试验肯定都做了,目前就差去月球上验证了,我真想明天就能发射火箭。”
不对,以往的成熟稳重呢?
周宇懵了。
款,你们怎么比我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