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这个学霸是魅魔 > 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6.2k)

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6.2k)(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奥特曼:靠十二符咒成为神秘五奥 秦人的悠閒生活 美漫:从金刚狼开始 1848大清烧炭工 吞噬星空:震惊!巨斧要拜我为师 八零:她过分野! 这个高武太癲了 反派魔法少女,每日任务就是找茬 华娱:穿越在光与影之间 NBA,抢走伦纳德的天赋

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6.2k)

周宇回忆著阿波罗计划的巨大投入。他记得,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甘迺迪总统宣布目標,到1972年阿波罗17號任务结束,总耗资达到了惊人的254亿丑幣。

“254亿丑幣”周宇低声重复著这个数字,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他知道,这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

他调出歷史数据,看到在阿波罗计划巔峰的1966年,nasa的预算一度达到丑国联邦预算的4.4%,而整个阿波罗计划的平均年预算则占到当时丑国gdp的0.5%左右。

“0.5%的gdp,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周宇喃喃自语。

在那个年代,丑国的gdp虽然远不如现在,但能拿出如此大比例的国民財富投入到一项航天探索中,足以说明其决心之大、代价之巨。

这笔钱不仅投入到火箭、飞船的研发製造,还包括庞大的地面支持系统、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薪资、以及无数次试验的失败成本。

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最烧钱的冒险,每一步都伴隨著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挑战。

更何况,那时候的技术水平,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周宇皱了皱眉。

他深知,如果当年阿波罗计划是真的,那肯定是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后才得以实现。

例如,导航与制导精度、生命维持系统、返回舱的热防护、地月转移轨道计算,以及在月球表面克服月尘、温度剧变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在当时都面临著巨大的技术瓶颈。

周宇的思绪转向了火箭的运载能力。他非常清楚,登月任务对火箭的要求有多高。

他脑海中浮现出长征系列火箭的数据,这是目前龙国航天的中坚力量。

“以目前我们长征五號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为例。”

周宇在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快速输入了一些参数进行计算。

长征五號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8.2吨。

“要实现载人登月,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前往月球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月球上著陆、生存、並最终返回地球所需的质量。”

根据目前的技术,一个载人登月舱,包括著陆段、上升段、下降段、燃料、生命维持系统等,

重量至少在10-15吨左右。

太空人在月球轨道上或登陆月球前后的居住和活动空间,以及返回地球的指令舱和服务舱,这部分重量也十分可观,可能在10-20吨甚至更高,具体取决於任务模式。

食物、水、氧气、科学仪器、月球车等补给和设备,这部分也需要数吨的重量。

“如果將载人登月舱、指令舱和服务舱一起通过一次发射送往月球,那么最终需要被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总重量,很可能超过20吨,甚至达到30-50吨。”

周宇的目光落在计算结果上。”

“以长征五號的8.2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来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周宇摇了摇头。

这意味著要实现载人登月,龙国目前需要研发运载能力更大的重型火箭,或者採用多次发射、

轨道对接的复杂方案,將各个模块分別送入轨道后再组装。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意味著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

回想起阿波罗计划的巨额投入和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周宇脑子有些混乱了。

不对啊,这么看来,他们当时是怎么送人上月球的?

之前周宇没仔细想过这问题,但现在看来,哪儿都是问题。

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始於1961年5月,到1969年7月成功截人登月,歷时仅用八年。

如今丑国的阿尔式弥斯计划也开始了,按理说他们进度应该更快才是,怎么连个探测器都没有发上去?

周宇想到三种可能。

一是当时丑国和老苏竞爭,想尽一切办法都想要树立科技大国的形象,所以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举国推进阿波罗计划,所有技术瓶颈都得到了最优先的解决,所以最后能够成功实现载人登月並且返回。

第二种就是当年的航天人才经过战爭和早期航天项目磨礪,经验丰富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

如今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技术资料缺失成为了问题。

这就跟以前,我们的钱老於老等天才辈出一样,外界越混乱,越能激发天才的诞生。

第三种,那就是丑国造假。

为了压老苏一头,一直攻克不了载人登月技术的丑国人,想到了捷径,直接用摄影棚搭一个场景,精心布置道具,模擬月球表面环境,利用特殊灯光模擬太阳光和阴影,再辅以巧妙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製造出太空人在月球漫步、插旗的假象。

所有的广播信號和月岩样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他们认为,由於当时技术限制,大部分人无法核实真偽,只要能抢先宣布登月成功,就能在和老苏之爭中取得巨大的政治和心理优势。

周宇倒不认为质疑丑国载人登月这事真假就是民科,相反,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去质疑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连质疑丑国载人登月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科学精神?

任何一项伟大的发现,任何一个看似顛扑不破的理论,都必须经得起无数次的质疑、验证和推翻。

这並非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为了排除一切干扰,最终触及真理,

对於阿波罗登月这样一项举世瞩目,且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显得如此不可思议的成就,民间存在质疑声音,甚至是一些“阴谋论”,这本身並不奇怪。

他认为,这些质疑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公眾对科学真相的渴望,以及对权威的批判性思维。

真正的危险,並非质疑本身,而是对质疑的盲目排斥。

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面对一个存在爭议的重大歷史事件,仅仅因为官方说法或主流观点就放弃了深入探究的衝动,那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的沦丧。

这种不敢质疑、不敢探究的心態,会扼杀创新,阻碍进步。

这次系统没像以往一样,一次性给出三个任务,这次只给了一个,没准儿,系统就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周宇发现点什么。

周宇想了想,觉得这事他確实想弄明白。

目前在找的六代机確实可以登月,但运载力有限,想要实现建造月球基地这一目標,还得靠火箭等,才能实现低成本运输。

可惜,这次机械狗的登月点不在当年阿波罗號登月点附近,否则可以让机械狗找点线索。

他们的登月点选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它位於月球南极富含水冰的区域,这是未来月球基地生存和资源利用的关键。

而阿波罗任务的著陆点则分布在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几个海区,那里阳光充足,但水冰资源稀缺。

两者的战略目標和选址考虑完全不同,相距遥远,不是笨笨这种月面移动机器人短时间內能抵达的。

周宇想清楚后,决定先找卫宏把眼前的事给商量了。

丑国人现在把水搅浑,他们必须要儘快拿出措施才行。

一晃一周过去了,外界的议论声隨著笨笨们返回地球再一次扩大了。

许多科研人员和普通人对笨笨的归来充满了期待。

社交媒体上,关於笨笨在月球上到底带回了什么的猜测层出不穷。

“笨笨回来了?它是不是带了月球土特產回来?”

“期待笨笨的开箱直播!快让我看看氮3长什么样!”

“这证明了龙国不光能把东西送上去,还能安全带回来,这才是真本事!”

“他们能不能分点给我们做研究?”

“能不能申请他们的项目?居然能够平安无事的回来,这真的太强了!”

对於科研人员来讲,无论笨笨从月球上带了什么回来,对於他们来说都是稀缺至极的东西。

哪怕到了现在能够真正从月球上带回东西的,也只有丑国和龙国。

现在,笨笨带回的样品,尤其是如果真的含有高纯度氮3,那將是顛覆性的突破。

各大科研机构和大学纷纷通过官方或非官方渠道,向龙国航天局和相关科研单位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他们渴望能获得哪怕一丁点笨笨带回来的月球样品,无论是用於地质分析,还是对可能的氮3

进行纯度验证和应用研究。

先前质疑龙国人意图的声音反而小了下去,

与此同时,探月工程项目的人正联合星火项目的人,在科学岛上,最核心的无尘实验室里,对笨笨所带回的珍贵样品进行紧张而严密的分析。

实验室里,全副武装的科研人员在洁净的玻璃罩后,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精密仪器。

一台台先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高速运转,对从月球南极带回的月壤、微小岩石进行著细致入微的剖析。

这次带回的样品远比阿波罗號带回的月壤更加多样和复杂,因为它们是笨笨在进行大规模採矿作业时,从不同深度和不同地质结构中採集而来。

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材料。

这些科学家的核心目標之一,自然是氮3的纯度验证与储量评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难道我就是神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