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他难道是觉得登月这事造假了?(7K)(1/2)
第212章 他难道是觉得登月这事造假了?(7k)
龙国將在加彭建造第一座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迅速在全球范围內传开。
最先爆发的是铺天盖地的惊讶,
加彭?这个非洲中部的小国,以石油和木材闻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甚至连基本的稳定供电都难以保障。
这样一个国家,居然会为全球首个聚变示范堆的海外选址?
他们就不怕辐射吗?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鸥洲某能源专家在电视採访中直言不讳:“可控核聚变是吞金巨兽,加彭有能力承担这样的项目吗?龙国疯了吗?”
很快,就有內部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加彭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开放部分稀有矿產的开採权,尤其是对聚变反应堆至关重要的特定稀有金属。
这一消息让国际观察员们恍然大悟,却也更加震惊。
开採矿產多久才能回本?
“建造聚变示范堆前期投入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使是稀有金属,其开採量和国际价格能否在短期內覆盖如此巨大的技术和基建投资?”
在最初的惊讶后,许多非洲国家看到了希望。
加彭的模式似乎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用本土资源换取尖端能源技术,肯亚等国开始蠢蠢欲动,纷纷派出代表团前往龙国,打探合作的可能性。
一些分析人士猜测,龙国选择加彭,除了矿產资源,还有更复杂的战略布局。
“加彭地处非洲中西部,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
某战略评论员在接受採访时说:“太空电梯项目已经落地那里,现在又加上聚变堆,龙国显然是在非洲建立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辐射整个非洲大陆。”
“我们非常怀疑,太空电梯项目確实正在依照龙国人的计划,在稳步进行中。”
隨著龙国在加彭建造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消息尘埃落定,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那个同样在加彭,却显得更为科幻的项目一一太空电梯。
此前,这个项目更多被视为龙国人的一种大胆设想,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大饼。
然而,聚变堆的落地,让许多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太空电梯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这简直是疯了!但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呢?”
一位长期关注太空探索的独立记者在博客上写道:“我们过去总认为太空电梯是科幻,因为它需要天文数字的能量,而且材料技术也跟不上。”
“现在,廉价且无限的聚变能源似乎解决了能量问题,而龙国在材料科学上的进步也令人侧目,这不得不让人重新评估。”
国际航天机构的內部会议也变得异常紧张。
“这不再是玩笑。”
一位来自鸥洲航天局的资深工程师在內部会议中指出:“太空电梯的能量需求是个天文数字,
但如果加彭的聚变堆能成功运行,並能以极低成本供电,那么这个最大的瓶颈就被打破了。”
“我们过去认为至少还需要半个世纪的幻想,似乎正在龙国手中加速变为现实。”
“我们收到內部消息。”
另一位来自某西方军工企业的分析师提到:“龙国为加彭太空电梯项目投入的资源,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想像的水平。”
“这不仅仅是工程项目,更是他们对未来太空的战略布局,如果太空电梯真的建成,龙国將拥有前所未有的廉价、高效率的太空投送能力,这將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f方式!”
许多人开始將太空电梯与月球氮3开採联繫起来。
“这是一种完美的闭环!”
“太空电梯將作为未来月球氮3返地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聚变堆提供地面能源,太空电梯运输月球能源,两者相辅相成,龙国正在构建一个垂直一体化的宇宙能源体系。”
此前,对於太空电梯的质疑多集中在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上。
但现在,隨著聚变能源的突破,以及加彭作为其战略支点的地位日益明確,那些曾经的不可能正变得有可能。
在所有人中,丑国人的反应最为复杂,也最为焦虑。
最初,丑国情报机构对这一消息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和震惊。
“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一位能源顾问在內部会议上问道:“我们投入了数千亿美元,在核聚变领域进展缓慢,龙国居然已经能在海外建示范堆了?”
他们內部对龙国核聚变技术的真实进展一直存在爭议,但这次直接在非洲落地项目,无疑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丑国高层更是如坐针毡。
他们原本以为,月球氮3的开採门槛极高,短期內不会有国家能够实现商业化,但现在龙国的策略,没打算把氮3资源的利用作为重点,而是转移到更广泛的可控核聚变,並打算直接在非洲实践,这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部署。
大家都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对於普通人而言,特別是长期无法正常使用电的人而言,辐射看起来並不算的上什么大事。”
“在飢饿、贫困和黑暗面前,任何能带来稳定电力,哪怕是带著一丝不確定性的技术,都可能被视为救赎。”
“这也是为什么,加彭会主动和他们合作示范堆的事。”
“我们过去一直用『环境影响”、『核安全”来向他们施压,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他们需要电,需要光明,需要发展!”
“我们最新的情报显示,龙国人在加彭的策略非常高明。”
“他们没有直接承诺『免费”的电,而是强调廉价且稳定,这种务实的姿態,结合他们带来的真正能落地的技术,加彭甚至愿意为此开放稀有矿產的开採权,这笔帐,他们算得很清楚。”
“对啊,龙国人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需要发展?!”
纳森冷笑一声:“代价是什么?是那些稀有矿產的开採权!他们明面上是帮对方发展,暗地里却在掠夺资源,巩固他们的產业链!我们难道要坐视不管吗?”
“那您说怎么办?去阻止他们吗?”
“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核聚变技术来提供替代方案!我们自己的核聚变项目还在理论阶段!难道要我们用老旧的柴油发电机去跟他们的人造太阳竞爭吗?”
“我们可以加大对非洲的传统能源援助!”
一位顾问提议:“提供更多优惠贷款,帮助他们建设水电站、太阳能电站,並加强我们的存在,確保他们依然亲近我们。”
“呵呵,钱从哪儿来?”
纳森知道,对外援助的资金来源,一直是他们爭论的焦点。
即便是出於战略考量,要让国会批下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去援助非洲建设传统能源设施,同时还要加大对几个科研项目的投入,无异於痴人说梦。
“真是奇了怪了,龙国人多个科技取得突破,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钱?”
会议室里,眾人面面相。这个问题,正是他们长期以来最费解的地方。
“根据我们的消息,他们的赤字也並不小,甚至比我们更依赖出口。”
“他们的人均gdp远低於我们,按理说,没有能力同时支撑如此多、如此庞大的尖端科技项目。”
能源部部长接口道:“没错,可控核聚变、太空电梯、月球氮-3勘探—这些每一个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资金。”
“我们曾评估过,如果我们要同时推进这些项目,至少需要万亿美元级別的长期投入,这几乎是我们年度gdp的十分之一!”
“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新的、我们不知道的超级富矿?”
一位顾问猜测道,这个想法很快被自己否决了,因为即便有,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內转化为海量的现金流。
安全顾问推了推眼镜,沉吟片刻,然后缓慢而清晰地说道:“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拋开那些虚无縹緲的猜测,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点,可能是我们过去忽视或低估的。”
“龙国的体制决定了他们可以自上而下地集中全国资源,將资金、人才、政策导向明確地投入到国家战略性项目中。”
“他们不像我们,需要面对复杂的利益集团博弈、长的预算审批流程和激烈的两党纷爭,一旦决策层確定了目標,国家机器就能以惊人的效率运转,將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利用。”
“虽然我们看到的是投入,但龙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后,能够非常迅速地將其转化为实际应用,並通过內部市场实现商业化,从而產生新的资金流,反哺其他科研项目。”
他补充道:“例如,他们在人工智慧、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入,可能已经通过军民两用技术,以及高科技產业的税收和利润,形成了某种科技內循环。”
“你这么说確实有道理,那群人通过狗大户就赚了,没准儿狗大户也在暗中支持他们。”
“那现在该怎么办?”
“找狗大户的人聊聊,看能否他们和我们合作,引入他们的资金。”
“他们有的是钱,而且他们也清楚,如果全球能源格局被龙国完全主导,对他们这些传统能源出口国来说,並不是好事。”
“他们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战略伙伴,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安全的投资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前景。”
“这倒是个思路。”
纳森沉吟道:“但他们会愿意吗?龙国给出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聚变能源技术,那对他们未来的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我们能拿出什么来吸引他们?”
“我们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以及在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机会。”
“比如,我们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我们正在加速的量子计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项目。”
『这些都是未来能產生巨大財富的领域,而且我们在这方面依然拥有领先优势,让他们看到,
投资我们,是投资下一个时代的科技浪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能源领域。”
“另外,虽然龙国瞄准了氮3,但我们可以在其他深空资源,如小行星採矿、月球水冰利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开闢新的太空经济赛道,这样可以避免和他们硬碰,到时候也好做宣传。”
“小行星採矿和月球水冰?”
纳森挑了挑眉:“那可是比氮3更遥远,更不確定的事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立刻见效的方案!”
“先生,这正是剑走偏锋的精髓所在。”
顾问解释道:“龙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氮3这一个篮子里,他们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並將其与聚变堆和太空电梯紧密绑定,如果我们也去抢氮3,那將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且我们未必能贏。”
“太空里面,並不只有一颗月球。”
“可是现在我们才起步,是否太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