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太君,这边请!(7.4k)(2/2)
如果他承认阿波罗登月有问题,那將是公然与盟友为敌;如果他坚持没问题,那他之前的所有担忧都显得站不住脚。
“这这不一样!”
佐藤健一结结巴巴地反驳,试图挽回局面:“就算周宇教授个人不造假,別人也可能利用他的研究成果,进行过度解读和宣传!他们会把这些数据当作攻击nasa的工具,到时候,我们这些参与者,无论本意如何,都会被他们绑上战车!”
“你认为龙国会让別人这么做?”
山本惠子教授接过了话头,她的声音冷静极了:“佐藤教授,你显然低估了周宇教授。”
“龙国举办这次数学盛会,是为了展示他们在探月工程中应用的数学实力,更是为了在国际科学界树立科学至上的权威形象。”
“周宇教授个人在数学界的声誉,以及他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巨大突破,都意味著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研究成果被粗暴地政治化,从而损害他个人乃至龙国在科学界的公信力。”
“如果他亲口在大会上宣称阿波罗造假,反而会降低他研究成果的严肃性,谁会去相信他?
“周宇教授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你认为他会冒险吗?”
佐藤健一没说话,冷静下来,他认为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周宇能够解决黎曼弱猜想这种世纪数学难题,靠的是纯粹的数学天赋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他在可控核聚变等多个领域的成就,也是基於扎实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
这样一位科学家,其职业生涯的基石就是真理和数据。
如果他为了政治目的而公然造假或过度解读,无疑会亲手摧毁他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国际学术声誉。
一个失去了学术公信力的科学家,即便背靠国家,其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周宇显然不会蠢到去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那你们要参加的话,也需要注意会上的情况,一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就赶紧离开。”
佐藤健一还是不肯完全低头,不过最终没有阻拦山本惠子等教授去龙国参加研討会。
一个月后,霓虹代表团,包括田中一郎教授和山本惠子教授在內,抵达了龙国首都。
刚下飞机,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
领头的是三个年轻人,他们看上去朝气蓬勃,却又透著一股不同寻常的自信。
这正是周宇教授的三个学生林溪,张昊还有霍俊。
“山本教授,田中教授,欢迎来到龙国!”
林溪首先走上前,用流利的英语打著招呼,脸上带著职业的笑容:“我是周宇教授的学生林溪,非常荣幸能接待各位,周教授非常期待与各位的学术交流。”
由中一郎和山本惠子微笑著与林溪握手,没想到周宇的学生会来接他们。
紧接著,张昊凑了过来,他手里拿著一个导览牌,说:“两位教授,您们远道而来,想必旅途劳顿,请允许我们为你们带路,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最舒適的酒店和最便捷的会场交通。”
他边说边做了个手势,示意一行人往外走。
等山本等人入住酒店后,霍俊突然开口:
:“你们说周教授为什么要请霓虹人来啊?”
“我看见他们就不爽。”
“不爽你也得憋著,周教授说了,我们如果排除霓虹人在外,毫无疑问会把他们推向丑国那边张昊收起导览牌,插话道:“是啊,老霍,周教授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宽虹国在科学界也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数学和材料科学。如果他们能被我们的研究成果说服,那比我们自己说什么都管用。”
“你想啊,如果我们把所有人都排斥在外,只和自己人玩,那不就成了闭门造车了吗?”
“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就是,不轻易给自己树敌,就算你要树敌,也得隱晦点。”
“现在正是我们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我们自己的威信更要紧。”
“可是,这次邀请他们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来捣乱?”
“老霍,你是不是认为周教授他们想不到这层?”
“你要相信,周教授既然会同意参加这次的研討会,那说明他应该有准备,教授可比我们聪明多了,你想到的,他怎么会想不到?”
“没准儿,教授是想利用这群霓虹人也说不定。”
霍俊眼前一亮,仿佛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白了什么:“臥槽!那我要去给太君们带路了!”
他立刻做出一个夸张的伸手手势,脸上带著豁然开朗的笑容,朗声笑道:“太君,您这边请!”
看著霍俊那副幡然醒悟的模样,林溪和张昊再也忍不住,相视而笑。
张昊拍了拍霍俊的肩膀:“行了行了,別添乱了,一会儿这话可不能说啊。”
霍俊得意地挺了挺胸膛:“放心吧,这话说了,周教授估计会把我发配到深山里面,待在量子计算机迁移项目上了。”
“好了,別贫了。”
林溪收敛了笑容,眼神变得认真起来:“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周教授的每一步部署都有深意。
我们作为他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好教授的工作,把接待和会务做到万无一失。”
“你们说周教授会来研討会现场吗?”
“你想多了,就算周教授同意,卫总那边也会拦著。”
“周教授的地位现在比较特殊,要不是怕周教授抗议,我怀疑卫总都会给他建个玻璃房,24小时守著。”
“这么夸张?”
“这算什么夸张,周教授近期体检结果有些数值下降了,卫总都把教授身边的人叫去开了会,
一个个还被罚了,说是扣了一个月的奖金。”
“这种情况下,周教授不可能来研討会现场的。”
“走吧,我们去会场看看,周教授虽然不来现场,但现场的东西可不能掉链子,我们再检查一下。”
三个人一直检查到晚上九点半左右,確保一切无误后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研討会开始了。
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数学家、物理学家、航天工程师和行星科学家齐聚一堂。
主旨演讲环节,多位龙国科学家介绍了龙国探月工程中使用的高精度轨道计算模型、月面自主导航算法、月壤採样机械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优化、以及月壤样品数据处理的误差分析方法。
所有展示的数据都精確到小数点后多位,模型的推导过程严谨,让现场的专家们都专注极了。
午休时间,各国的专家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討论著上午的报告。
珐国物理研究所的玛丽教授,一脸兴奋地与汉斯科隆大学的穆勒教授交流著:“他们展示的那些月面机器人作业路径优化算法,简直是鬼斧神工!”
“通过复杂拓扑结构分析,能让机械狗在月球背面那种崎嶇地貌上,实现如此高精度的採样点选择和避障,这背后的数学模型太精妙了。”
“以前龙国的数学並不算最强的那一档,现在估计是有了周宇教授的助力,他们在数论和几何学上打开了新天地,现在看来,他对应用数学和工程实践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没错,还有他们那个多维度数据融合的混沌系统预测模型,简直是天才之作!”
“能够將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数据进行高效整合,並准確预测其动態变化,
从而为太空飞行器的决策提供近乎完美的依据。这在传统的数值分析领域是难以想像的突破!”
“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计算力提升就能做到的,这背后需要对底层数学原理有著极其深刻的洞察,周宇教授的影响力,看来已经不仅仅局限於纯粹数学领域了,他正在將最前沿的数学思想,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程应用,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瑛国开放大学的艾米丽·卡特博士也凑了过来,她手里拿著一份会议资料:“我更关注他们的复杂系统不確定性量化与优化控制部分。”
“他们能够在这种高度非线性的航天环境中,实现对各种扰动因素的精確建模和抑制,確保任务的稳定执行,这对於我们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鑑意义。”
霓虹代表团这边。
田中一郎教授和山本惠子教授的脸上,也写满了兴奋和震撼。
田中一郎边听边不停地点头,不时发出讚嘆声:“周宇教授的学生们,在应用数学领域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
“尤其是那个高维流形上的路径规划算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別的创新!它完全顛覆了我们之前对最优路径的认知。”
山本惠子教授则拿著笔记,指著报告中的图表:“你们看这个,他们对传感器数据误差传播的黎曼几何分析方法,能够非常精確地追踪和抑制不同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產生的累积误差。”
“这在以前,我们通常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校准来逼近,而他们直接从理论上解决了问题!”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著难以抑制的敬佩:“周宇教授的数学思想,正在渗透到龙国航天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力量,他不仅仅是解决了黎曼弱猜想,他还在用数学,重新定义工程的极限。”
“幸好我们来了这里,如果我们听信佐藤的话,今天没来,损失就大了。”
“不过龙国这么大方,难道不怕我们超越他们吗?”
山本好笑地摇头,说:“超越?我们拿什么超越?”
“以为他们真的把『核心』都展示出来了吗?他们分享的这些数学模型,確实是尖端且具有普適性的,对於提升整个科学界的认知水平功不可没,比如那些优化算法、误差分析方法,都是具有很强通用性的工具。”
山田中一郎话锋一转:“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在展示这些模型时,往往只是提及了模型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的通用框架,但那些真正决定模型性能、需要海量算力反覆叠代优化才能得到的『具体参数”、『校准係数”,以及在特定极端环境下特有的修正项,他们可是一个字都没提。”
“更何况,他们拥有最完整的龙国月壤样本和第一手的月球背面数据,即使我们拿到这些数学模型,没有他们那样庞大的原始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也无法达到同等精度。
山本惠子点点头,总结道:“没错,龙国这次的分享,与其说是大方,不如说是一种极致的自信和技术宣示。”
“他们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走得足够远,分享一些前沿理论和通用方法,並不会影响我们的领先地位,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那些需要长期积累、海量投入和实战检验才能掌握的底层核心技术和工程经验。』”
“到目前为止,龙国人分享的信息量已经够大的了,我现在都想像不出,周宇教授,他会分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