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流浪的气球!(7k)(2/2)
萨德系统,是专门用来拦截弹道飞弹的战略级武器,一枚拦截弹的造价高达数百万美元,
用它来打一个气球,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用萨德去打气球,就好比我们为了拍死一只苍蝇,用上了核弹!”
中將气得鬍子都翘起来了:“如果这事传出去,我们丑国的脸往哪儿搁?全世界都会把我们当成笑话!”
“诸位,稍安勿躁,你们確定这是一个气象气球?”
“確定,应该是从海参崴那边飞过来的,多方打听得知,是龙国和大毛的人在做高空气象观测。”
“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顾问说道。
“为什么说好办?”
“诸位,这可是气象气球,它是顺著气流飘过来的,能有什么可害怕的?”
“你的意思是—”
“等它自己爆炸或者飘走。”
“气象气球材质没有那么好,在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气球內外压差会越来越大。气球的球皮,也就是它的材料,是有拉伸极限的,当它上升到一定高度,外部气压低到一定程度,它內部的氮气就会把球皮撑破,然后!”
“现在这个气球已经达到了四万米的高度了,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爆炸。”
“再不济,它也会隨著气流飘走。”
“爆炸或者飘走这听起来有点道理。”
上將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它没有动力,不是吗?它完全受制於高空急流,我们只需要预测它的轨跡,然后等著它离开我们的领空就行了,这既避免了浪费昂贵的反导武器,也避免了任何的麻烦。”
纳森將军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自会议开始以来第一个笑容。
“没错,这確实是个好办法,我们只需要保持监控,確保它的轨跡不会偏离预定路线,威胁到我们的关键设施,然后·静静地等待它自己消失就行了。”
陆军中將也鬆了一口气,他重新坐下,端起面前已经凉掉的咖啡。
“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预测它的轨跡,並向上面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我们应该强调,
这只是一个无害的气象气球,它的行为完全符合自然规律。”
“另外,外面要封锁消息。”
当天下午,丑国人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则看似很普通的消息。
这条消息发布在龙国某官方气象研究所的帐號上,语气平淡而专业。
“我所在进行气象方面的科研活动时,一枚用於高空探测的气象气球因设备故障,意外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西风带高空急流。”
“受其影响,该气球已严重偏离预定航线,目前,我所正在持续对该气球进行追踪,目前得知,该气球已经飘至丑国中部地区,我所会与相关方面保持沟通。”
“该气球会一直隨著气流流浪,请大家不要惊慌。”
一个网民在福克斯新闻的评论区留言:“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气象气球!它的高度比飞机还高,它上面一定装了先进的侦察设备!这是对我们的挑,我们应该立刻把它打下来!否则,我们如何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强大?”
另一位网民则声称,自己曾是空军退役军人,他信誓旦旦地说:“我在军队里待过,我觉得这很像是一种新的侦察技术!”
“你们都別瞎猜了!这枚气球能飞到四万米的高空,恰好证明了它受到了西风带高空急流的影响!这种风速通常在每小时数百公里,足以让一个没有动力的气球漂流到地球的另一端!”一位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科普道。
一个天文爱好者则在论坛上贴出了气球的照片,並详细分析了它的轨跡:“根据我们对气球照片的分析,它似乎没有主动转向能力,所以,它的轨跡完全符合高空急流的走向,与其担心它会做什么,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免费的移动气象站。”
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上,一位老奶奶一边在园里浇,一边对邻居说:“我可不关心什么气球不气球的,它能帮我把帐单付了吗?只要別掉下来砸到我的,我就谢天谢地了。”
一位卡车司机则在电台里抱怨:“我每天都在路上跑,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我可没看到什么气球,我只看到油价又涨了。他们有空去研究气球,不如去研究怎么把油价降下来。”
在蒙大拿州,一位农场主在自家田地里,用望远镜看到了天空中那个遥远的小白点。
他嘆了口气,对儿子说:“儿子,別再看气球了,快把拖拉机修好,我们还要赶在下雨前,把地里的活干完。”
对於一般人来说,气象气球什么的,跟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係,但对於有些人而言,这简直要了他们命。
“凭什么別人的气球要往我们这里飞?六角大楼那群人除了吃饭喝酒还会什么,连个气球都拦不住吗?”
“弗兰克,你明白这意味著什么吗?这意味著我了整整两年时间,去宣传我们强大的空天防御系统,现在却被一个他妈的气球给搞砸了!我这里的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是在说谎!”
弗兰克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奈:“先生,这不是您的错,六角大楼已经发布了声明,说这是一个无害的气象气球,没有威胁。”
“无害?无害的气球会飞到四万米的高空?无害的气球会让我们丑国如此被动?你別忘了,我们丑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动,我们总是掌握主动权的!现在,我们却被一个气球牵著鼻子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在另一个角落,六角大楼的人也因为这个气球而感到头疼。
原本,他们想隱瞒信息,等气球自己飞走或者爆炸就好了,谁知道龙国的气象所会那么实诚,
直接把气球飞到他们这里的事情公布了出来,现在好了,全世界都在围观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该死的气球。
“气球炸了吗?”会议室里面的人忍不住询问了第十五次。
“目前还没有。”
“还没炸?这个流浪的气球怎么如此结实?”中將不满的嘀咕道。
“现在能打下来吗?”纳森问道。
“还是不行,不过目前来说,有下降的趋势。”
“將军,根据最新的数据分析,气球正在以每小时约1500英尺的速度下降,它似乎进入了一个气流不那么强劲的空域,高度目前在38000米左右,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纳森將军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消息就像是在漆黑的隧道里,终於看到了一丝亮光,他立刻看向海军上將。“现在呢?我们的f-22可以够到这个高度吗?”
“我们的f22,最佳作战高度在一万米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爬升到一万五千米。”
“空空飞弹的射程虽然更远,但在如此高的高度,空气稀薄,飞弹的机动性会受到影响,命中率会大大降低。”
海军上將沉思片刻,然后缓慢说道:“如果它继续下降,我们成功的机率会越来越高,但现在风险依旧很大。”
“风险?”中將猛地站起身,他环视四周,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我们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什么都不做!那个气球,全世界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如果我们继续坐视不理,我们强大的空天防御系统,將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但如果我们贸然行动,而飞弹没有命中——”
顾问说出这话后,大家都沉默了。
如果他们打不中,那么很显然,其他人都会嘲笑他们连一个气象气球都搞不定。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继续等,等它下降。”
“再这么等下去,恐怕国內质疑的声音会越来越大。”
“那也没办法,如果x-37b还在的话—”
“如果还在,现在就是它出击的时候,可惜目前为止,新一代的空天无人机还在实验室中。”
“f22的实际数据也没有我们对外宣传的那么高,所以,我们只能等。”
六角大楼的密谈其他丑国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现在一心想官方能够出动f22把气象气球击落。
在推特和脸书上,一个名为“把气球打下来”的標籤迅速登上热搜。
无数人加入了这场声討。
“我们的f22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在天上飞著玩的吗?!”
一位退役老兵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怒骂的视频:“我们每年数万亿美元的军费,
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看著一个气球在我们头顶上空飘来飘去吗?!”
各大新闻媒体也嗅到了这个话题的热度,纷纷加入了这场“气球风波”的报导。
福克斯新闻的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我们现在正在经歷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个来自其他国的气球,正在我们的领空上自由飞翔。”
“而我们的官方,却选择了沉默!”
不过一旁的一名专家说了:“我认为官方出动f22非常不值得,”
“一枚空对空飞弹的造价可能高达几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而这个气象气球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一千美元,用上百万美元的飞弹,去打一个造价低廉的气球,这在经济上是完全不划算的,这就像是用一枚价值连城的钻石,去砸一只苍蝇。”
专家的话音刚落,网络上便炸开了锅。
愤怒的民眾,將他的话视为官方的傲慢和无能的藉口。
“什么叫不值得?!”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大声疾呼:“我们的尊严不值得出动一枚空对空飞弹?!”
另一位网友则讽刺道:“原来在官方眼里,我们纳税人每年付出的军费,只配用来对付那些值得的敌人,而对於气球这种『廉价的,我们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吗?”
“不会是打不到吧?”
周宇、卫宏还有专家们实时在监控著丑国人的舆论风向,当得知丑国官方还没有行动的时候,
周宇也不禁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他们该不会真的打不到吧?”
一位老专家推了推眼镜,沉思片刻后说道:“从技术上讲,f22的空空飞弹,理论上可以够到那个高度。”
“但是,在高空稀薄的空气中,飞弹的机动性会大打折扣,命中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气球的雷达反射面积极小,用飞弹去锁定它,难度非常大。”
“所以,他们现在,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卫宏分析道:“天智系统和小苔蘚结合,数据预测的太准確了,气球可以说是按照我们的预想准確地飘了过去。”
“只不过,这对於他们来说,就难受了。”
“打,有风险,有损失,不打,有耻辱,有舆论压力,他们现在,就像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烤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那我们好心一点,给他们降低下难度吧。”周宇非常善良地提议道。
“反正现在这个高度,应该拿不到数据了。”
卫宏一愣,隨即反应过来,他看向周边的技术人员,问道:“我们还有控制权限吗?能让它下降吗?”
“当然可以。”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自信地回答道:“气球的载荷舱內有我们设计的备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链路进行远程操作,让它下降到两万五千米的位置。”
“嗯,他们f22对外宣传的作战高度是两万米,这个高度应该没问题了吧。”
“两万五千米,虽然还有些挑战,但对於他们来说,绝对是触手可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