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守规矩的公子(2/2)
田安不知什么时候抓了一条活鱼,这条鱼有巴掌大小,他手拿著一根木棍,一手按著不停摆动的鱼身,举著木棍用巧劲熟练一敲,这条鱼就没了动静,而后他一边哼著不知名的歌谣,一边熟练地打理鱼。
扶苏望著远处村落升起的炊烟,过了片刻,再回头看去见到田安已点好了两个炉子,烧开的水已在陶锅中翻滚著。
又坐在篝火边,望著夕阳出神片刻,再一次回头,那条鱼已被田安放入了锅中,並且切好了葱与姜。
四周的士兵换防的士兵也都三三两两坐了下来,他们聚在一起而坐,生好了火堆准备取暖过夜。
不多时,田安已做好了一碗鱼汤,一碗黍米饭。
黍米饭上还铺著一层苦菜。
田安笑著道:“公子,老秦人最好一口苦菜。”
扶苏吃了一口苦菜,苦菜夹著淡黄色的米粒入口,放入口中嚼著。
虽是苦菜,嚼了两下之后,又不觉得苦了。
章邯吃著烤好的兔肉,目光见到了坐在不远处的公子,公子的吃食很简单。
王賁走来也在边上坐下,道:“公子与列国的公子不同。”
“如何不同?”
王賁讲话时,牙齿上还有野菜的菜叶子,他道:“即便是勛贵人家的孩子,出来走动也会想著到处玩,到处走,哪怕去別的地方看看,你看看公子扶苏,他就坐在那里,在大军的保护中,不会乱走。”
听王賁如此一说,章邯发现还真是这样,今天走了一路,公子就从未说过要去別的地方看看,或者是走动。
即便是公子说要去其他县,大军也能护送著去,晚一天两天到函谷关,也无妨的。
章邯頷首,口中没有言语,但心里觉得这样的公子令人感觉踏实又放心。
其实扶苏哪里有想这么多,一路上走来,这路边的风景还不够自己看的,哪里能想著去別的地方转转。
这八百里秦川,一眼又看不完。
扶苏坐在火堆边,双手捧著布绢,布上所画的就是关中的地图,现在的黄河还未改道,函谷关依旧是关中的门户,也是战国第一雄关。
队伍从洛水上游出发,沿著洛水一路而下,经过潼关就只能直达函谷关。
路程不算远,一路上还能吃著黄河的河鲜,看著美景,何其快哉。
这一千铁骑都是自带乾粮的,他们一天一张饼,一张饼吃两顿,到了函谷关再行补充乾粮。
扶苏盘算完接下来的路线,天黑之后就早早睡下了。
即便是出门在外,这位公子也是吃好睡好,早睡早起。
翌日,早晨,天气还是一样地冷。
关中的倒春寒很奇特,它反覆无常。
通常来说倒春寒到了三月中旬就结束了,可对关中来说直到四月还会出现很极端的倒春寒,甚至四月还会有大雪。
队伍行进了三天就到了潼关,距离函谷关已很近了,扶苏直接在这里的县衙住了进来,与潼关的县令正交谈著。
而今天,屋外竟然下起了一场大雨。
雨水不断落在黄河中,躲雨的士兵们纷纷躲到了屋檐下,还有士兵拉著战马来到了马厩,给战马餵著草料。
田安站在屋檐下,看著漫天的雨水面带笑容,这场雨水来得正是时候,他对王賁道:“公子一直在盼望著今年的穀雨能早点到来,现在这场穀雨就来了。”
王賁坐在一张板凳上,嘴里啃著饼道:“公子所想便能成吗?”
田安又笑著道:“公子说想要多看两场雪,今年的雪下了很久。”
章邯坐在边上,目视前方,使劲嚼著饼,心无旁騖。
这人做什么事都很专心,吃饭时就专心吃饭。
县衙內,扶苏看著潼关的文书记录,通过这些文书可以看到这里的商贾往来与人口往来。
县令站在一旁,恭敬站著丝毫不敢怠慢。
扶苏道:“近两年入关中的人越来越多了,出关中的人反倒少了。”
出入潼关的人口都记录在了文书上,甚至详细到哪个县哪一户。
县令回道:“前几年各地都在打仗,打仗出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
简短的一句话,扶苏就能从中听出许多意思。
县令又道:“稟公子,战乱结束了,入关的人就比以前更多了。”
这些年关中一直都在增补人口,人们都说战乱结束了,要多种粮食,多养孩子,陆续从楚地回来的大军带来了很多人口,让原本萧条的关中多了许多生机。
“报!”
听到外面,有士卒跑来。
王賁喝道:“何事?”
此人淋著雨而来,甲冑还在滴著水,他双手捧著一个竹筒,朗声道:“王翦大將军书信,交予公子。”
王賁先是拿过竹筒,双手递上,道:“公子,家父书信。”
扶苏接过竹筒,捏开竹筒上的封蜡,解开竹筒盖子,从中拿出一卷薄布。
四周安静了下来,只有外面的沙沙雨声。
扶苏看罢,又看看站在边上的王賁道:“老將军说要让王离前往北方,协助蒙恬抵御匈奴人,修筑长城。”
王賁迟疑了片刻,又道:“离儿?”
扶苏將信交给了王賁,这应该是老將军家的家事,让他老人家孙子前去北方,王离是王賁的儿子。
虽然,老將军没有明说,王离没有去北方他就不回来了。
可扶苏猜测,他老人家大有企图。
“末將书信一封告知家父,公子放心。”
扶苏望著外面的穀雨,迎接老將军最好是別有一波三折,早点接回来大家也都安心了。
至於老將军家的家事,扶苏自是不想参与的。
王賁正在写著家书,扶苏对外面的章邯,道:“等雨停了就动身前往函谷关,宜早不宜迟,让大家准备好乾粮与水。”
章邯重重抱拳行礼,“末將领命。”
这场雨下了两天两夜,黄河的水位也上涨了不少。
扶苏得以见到了黄河奔涌而过的场景。
可章邯神色担忧,他稟报导:“公子,今年的倒春寒久而晚,这场穀雨又来得早,一冷一暖之下,恐怕……今年的桃汛要来了。”
扶苏道:“我书信一封,告知父皇,让朝中提前准备。”
章邯道:“末將准备快马,让人星夜兼程送去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