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老一少(2/2)
吃罢,他老人家舒服地长出一口气,感慨道:“公子这一锅,值万金。”
田安勤快地继续拉著麵条。
扶苏听著王翦大將军说著当年打仗的事。
一老一少坐在函谷关下,一个愿听一个愿说。
关於当年征战天下的事跡,王翦大將军可以说三天三夜不带停的。
在王賁与章邯的护送下,扶苏与老將军同乘一车,一路上还在听著老將军讲当年。
来函谷关时,队伍只有一千铁骑,现在要去咸阳了,队伍的规模扩大到了六千人。
除却那还在护送的一千铁骑,还有五千老秦军。
六千人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六千兵马一起走动著,就怕到一个地方就吃空一个地方。
哪个村县经得住六千人的吃用。
章邯是个办事很得力的人,他连夜奔走各地调粮,大军走了一天,就提前准备好了今天驻扎的地点与粮草。
现在章邯应该是在安排明天的粮草了。
王翦道:“这些都是公子安排的?”
扶苏解释道:“我让章邯將军去办的,我有个习惯让老將军见笑。”
“公子有什么习惯?”
“总是今天想明天的事,春天想夏天的事。”
王翦抚须笑著点头道:“这是好事。”
扶苏问道:“项燕很厉害吗?”
“老夫有六十万大军,他项燕就算是再厉害,还能敌得过六十万大军吗?”
言罢,王翦爽朗地笑著,“哈哈哈!”
扶苏瞭然点头,秦灭楚国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到底过程如何,敌人与对手如何,只有这些老秦军与王翦知道,他老人家是说得简单了。
回去路上明显比来时更加顺畅了。
穀雨之后,关中的气候明显回暖,晒久了会有些许汗意。
老將军与公子扶苏走了一路,说了一路,也吃了一路。
沿途,老秦军们各自散去了,多数都回了自己家。
就快要到咸阳,来到了商顏山附近。
那驾载著楚王的囚车就稳稳地在队伍中,扶苏小声问道:“就没有楚人来劫囚吗?”
王翦摇头道:“没有。”
“为何?”
“他们楚人自己都看不上这个楚王,谁会来救他。”
“扶苏受教了。”
一边说著,扶苏还惊疑,原来还有这样的啊……
王翦又道:“公子不用过谦,楚国那点破事大家都知道。”
楚国的春申君之后,权臣李园与楚幽王的確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的內部已烂了,谁都想要得到更多,谁都想要权力。
王翦道:“公子,楚国本来是有机会的,哈哈……老夫就篤定他楚王没魄力杀了权臣,也没魄力决断国事。”
“是呀……”
扶苏不住点头,相比秦国那真是说杀就杀,即便是扳倒吕不韦的时候根本就没犹豫,要杀吕不韦的时候,父皇最多只是內心挣扎一番,委婉地给了一封书信。
而后不用刀斧手,吕不韦自己就自杀了。
所以呀,一个君王在位,气魄和决断力很重要。
“前车之鑑,扶苏学到了,感谢老老將军教导。”
“哈哈哈!”王翦笑得更开怀了,这个公子真是越看越欣赏,虽还年幼就已如此贤明谦逊。
队伍临时在商顏山休息,扶苏要去村子里处置一些事。
王賁守在老父亲身边,今夜不知为何,老父亲似乎做梦了,做梦都在笑。
翌日,咸阳城遥遥在望,天还未亮,队伍就要启程前往咸阳。
王翦早早睡醒,询问道:“公子可都安排好了?”
“这里一切都好,请老將军上马!”
“賁儿,给老夫披甲!”
原本穿著一身布衣的老將军重新穿上了战甲,整个人看起来貌似年轻了十岁。
可老將军也真的年迈了,需要王賁扶著才能上战马。
田安牵著一匹马儿而来,行礼道:“公子,马匹准备好了。”
这匹马儿通体黝黑,阳光下还有些发亮的反光。
战马看起来高大且有力量感,扶苏拉住韁绳翻身上马。
这匹马儿只是有些不耐地踏了两下马蹄,就安静了下来。
扶苏又轻拍马脖子,这战马是受过训练的,因此特別地温顺。
章邯朗声道:“公子都准备好了。”
扶苏面向咸阳方向,又回头看向东方,朝阳还没出来,这个时辰动身,一路顺利的话可以在午时之前赶到咸阳。
“走,去咸阳。”
章邯朝著前方的王賁朗声道:“公子有命,开拔,去咸阳!”
这是前往咸阳最后一段路了,队伍走得很安静,直道上的行人纷纷避让,距离咸阳越近,沿途的官吏与兵马也越多,他们正在维持路上的秩序。
距离咸阳城只有几里地了,马儿停下了奔跑,在王賁的指挥下,让战马缓缓走著,因为道路两侧围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扶苏又回头看了看那驾囚车的楚王。
楚王负芻,负芻这个名字有背负薪木柴火的意思,大概在起名的时候是希望这个楚王能够背负起社稷的。
扶苏又確认了一番,一路上的確没有楚人来劫囚。
正想著又一人站在路边,举著竹简道:“公子,丞相书信。”
田安拿过竹简,再递给扶苏。
策马在一旁的王翦,询问道:“是有何事?”
扶苏看罢,又收起了竹简,回道:“有儒生说我对商顏山的家僕太过严酷了。”
“哪来的儒生?敢议论公子家僕。”
“老將军不用动气,老师都已帮我解开误会了。”
扶苏又將竹简收了起来。
王翦又笑道:“如此甚好。”
眾人在咸阳城前下马卸甲,而后有內侍站在城墙上,高声宣读著始皇帝的旨意。
待旨意念诵完,丞相李斯这才走到城门前,三两步就抓住了王翦的手,激动地道:“大將军回来了,陛下的心也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