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期盼著粮食(2/2)
扶苏道:“喜欢的话,往后在高泉宫也准备一个,造一个更好的。”
田安摆手道:“公子不用再造的,这一个就很好。”
说著话,田安离开了这里。
扶苏依旧看著各县的县誌,这些县誌都是各县近年来的记录,足够自己做一些准备工作。
田安在回来的时候,手里提著一条黄河鲤,还有些河蚌与小虾。
这些应该都是田安向这里的村民用粮食换的,只要一小袋粮食就能从村民手中换得这些河鲜。
依靠黄河长大的人们有著极好的水性,他们每一次下河,几乎没有空手而归。
而后他们捞上来的河鲜就是一顿饭食。
而田安给他们的麵条是这些村民们最喜欢的,他们也愿意用更好的河鲜来换取麵条。
像麵条这种精细吃食,他们自己喜欢,他们的孩子更喜欢。
田安回来之后,他就开始扯麵了,在敬业县扯麵时总会有人前来围观,在潼关倒是没有这么多围观的人了。
田安扯麵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有一种扯麵老师傅的感觉。
扶苏开始清理眼前的小虾,河蚌与黄河鲤。
黄河鲤先要去腥,扶苏拿著一把小刀刺入鱼的鳃根,將鱼倒掛放血。
而后拿出葱姜处置河蚌与小虾。
一旁的田安也在准备著主食,一根根宽大的逐渐成型。
將鱼放血好了,扶苏开始刮去鱼鳞,剪开鱼腹,一切流程得心应手。
如果是外人看到这一幕,知道正在杀鱼的人是公子扶苏,多半是不敢相信的。
不消半个时辰,一盆河鲜的拼盘就做好了,小虾正在小锅中煎出了虾油,河蚌肉也在煎烤下,冒著热气。
扶苏接过田安递来的一碗麵,一边吃著面,再夹一口河鲜吃。
坐在黄河边用饭,吹著迎面而来的晚风,天色逐渐入夜,天边的夕阳也终於沉入了地平线。
翌日,扶苏早早睡醒就与老將军在黄河边练著剑,又是简单的劈砍刺的招式。
原本,其实长戈与重戟也是如此,现在长剑也是如此。
用老將军的话来说,在战场上,只要你力气够大,反应足够快就能杀死更多的敌人。
当阳光正好照在整个潼关县的时候,整个县也就热闹了起来。
虽说是农忙时节,辛胜將军也能够抽出一部分人手来修建潼关的关城,潼关县的村民能够找个三五十人。
每天早晨练到后襟被汗水浸湿这才结束。
也在这个时候,渭南各县的县官送来了他们呈报。
扶苏也开始了今天一天的工作。
今天,田安带著一卷书而来,“公子!张御史来信了。”
虽说张苍在洛阳,潼关距离洛阳其实並不远,可以书信往来,三天前给老师送去的书信,现在才来了回信。
黄河的河水声依旧在耳边,扶苏打开书信看著其中內容,先前问询的是如何建设一个郡。
在老师的回信中,讲述了少府丞的职责范围,下属的工室,织室,包括营造宫殿,甚至是衣食。
说来,到现在为止,扶苏还没有好好去了解过少府丞这个官位的具体职能。
看了老师的回信,倒是有些明悟了。
总而言之,老师是希望我自己充分发挥少府丞的权力?
思量了片刻后,先是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去咸阳,安排一些工匠先来潼关协助建设城关。
其实只要动用自己的权力,扶苏发现自己能够动用的资源其实还不少,这些天扶苏一直在熟悉自己的权力范围,並且熟悉少府丞这个职位。
除了尚方的兵器製造与皇陵修缮,其余的工匠都可以调度。
当然了,能够调度多少人,还要看丞相的意思。
在丞相这一关上,扶苏还是很有信心的。
写完书信,扶苏让田安將信送去咸阳。
而后开始翻阅各县的文书,写得都是关於建设的进度的事宜,其实与昨天的內容也差不多,倒是程邈將二十万民夫安置得很稳当。
现在的华阴县有六万口人,新合併的大荔县八万口人。算上敬业县,重泉以东的各县,零零总总加起来还有十四万人口。
算上那二十万民夫,整个渭南也就三十多万人。
若没有迁居而来的二十万口人,拢共也就十余万人。
扶苏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沙盘,眼看著就要到了午时。
黄河边的小屋前,主僕两人用了午食之后,安静地各自做著各自的事。
到了午后,田安就会打瞌睡。
等扶苏將文书整理好,让人送去咸阳城。
再回头看去,见田安也睡著了,扶苏乾脆也闭眼,躺在了竹椅上。
主僕两人睡得很安静,他老人家虽说睡著,可眼睛是半眯著的,如果有什么人靠近,他会第一时间醒来。
余下的几天,留在潼关的这一个月,扶苏也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一天不午睡,整个下午都会没精神。
这天,扶苏坐在河边正在烤著鱼吃。
田安都会多扯一些面,分给被官兵拦在外面的孩子。
以至於,现在田安扯麵的时候,就有一群孩子眼巴巴地看著。
今天也是如此,扶苏道:“去敬业县派几个人,教会他们如何制米麵。”
田安点头就去吩咐,顺手又將多余的面分给了孩子们。
扶苏吃著饼嘆息一声,其实田安是一个很善良的老人家,他从未呵斥过那些无礼的孩子,反而很照顾他们。
扶苏坐在黄河边,看到田安也走了过来。
平静的黄河倒映下,扶苏见到坐在岸边的自己与站在一旁的田安,主僕二人这一个月,像是相依为命。
“粮食还没长起来。”
“回公子,夏收就能收穫粮食了,看著还要等很久,其实也不久的。”言至此处,田安又想了想,接著道:“当初敬业县要开荒,他们都在等著一场雨水,后来公子说这天也该下雨了,之后老天真的下雨了,田也就活了。”
扶苏挑乾净鱼刺,將一口鱼肉放入口中,一边吃著道:“嗯,其实也不用很久,等著等著粮食就会丰收的。”
“公子还有很多事要做,老奴不一样,老奴这辈子也就如此了。”
可能是他老人家看惯了粮食长出来,粮食又被人们收穫,每一次粮食播种下田就意味著他老人家又老了一岁。
田安很善良,他同样也很珍惜这人间。
如果真的等到要死的那一天,他多半是最不情愿的。
“我觉得人的一生很漫长,你千万不要说自己无足轻重。”
田安点著头,他的眼角又有了些泪水。
扶苏站起身,又道:“老师也该从洛阳回来了,他在洛阳该做的事情也该都做好了。”
田安回道:“先前让人去打听了,洛阳还有许多事要善后,忙完这半月也该回来了。”
“有五天了,我身为少府丞向咸阳徵调了工匠,丞相也该来消息。”扶苏望著咸阳方向低声道。
“这就让人再去问问丞相。”
“不用了,如今南方与北方都忙,老师与朝野都忙得两头转,多半是顾不上我这边。”
田安是真的想去问问李斯,不过公子这么说,那就罢了。
一夜过去,昨晚零星下了一些雨水,地上湿漉漉的,今天依旧没有收到咸阳的消息,只不过程邈让人送了一卷文书。
现在的程邈正在组织各种的人手,开荒与迁民落户的事都是他与叔孙通在安排。
扶苏看著文书上的內容,这上面写著的是,等到粮食丰收那天,迁居而来人们都想要朝拜公子扶苏。
田安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也看著这卷文书,公子所见大概是治理事宜,但田安看到的是二十万人的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