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秦人的悠閒生活 > 第148章 书

第148章 书(2/2)

目录
好书推荐: 美漫:从金刚狼开始 1848大清烧炭工 吞噬星空:震惊!巨斧要拜我为师 八零:她过分野! 这个高武太癲了 反派魔法少女,每日任务就是找茬 华娱:穿越在光与影之间 NBA,抢走伦纳德的天赋 骨王异世界:勇者无敌 財富自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今年渭北又闹了乾旱,其实今年的酷暑原本是正常的,可偏偏就是今年酷暑雨水又少。

加之涇渭河下游的土地的盐硷化,原本应该是东汉年间才会出现的问题,其实在如今的大秦也依旧有。

对土地来说,人间的这上百年根本算不得什么。

这是扶苏的感受。

既然有人提出了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虽说不是那么的迫在眉睫,关中的人口也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涇渭河下游的乾旱与產生白地的原因,其实这与当年的郑国渠有关,郑国渠只引进了涇水,而未排硷,导致涇渭下游淤废近十年了。

可能对眼前的眾人来说这个问题很麻烦,但在受过精细化教育的扶苏而言,此事与开卷考无异。

换言之,对扶苏来说,原本淤废堆积的问题会在五十年之后出现。

而现在,於自己而言,不过是早十年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不能怪当年的郑国,郑国在开凿郑国渠时又不会想到之后十余年的泥沙淤废。

扶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双耳自动“屏蔽”了周遭的议论声,这个本领是在上辈子养成的学习能力,当你处在一个数十人一起朗读背诵的环境中,注意力就会得到极强的锻链。

所以呀,扶苏可以持续数个时辰集中注意力。

对丞相府的其余人而言,这件事很难。

可对扶苏而言,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领。

在地理知识中,涇河泥沙淤废的问题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到可以说起世界上最早的淤灌改土工程。

这个工程,就要在自己的手中出现了。

扶苏执笔在竹简上书写著,这项工程的执行构成,有道是:涇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

这句民谚说的就是如同奇蹟一般的淤灌改土工程。

这个工程不仅仅解决渭北乾旱的问题,还增產了粮食。

而且淤灌还能產出新田,並且在郑国渠的下方再开凿一条渠,扶苏给这条渠取了一个名字,这条渠叫做白渠。

沿著白渠道在建设涇阳,三原,高陵三县。

当扶苏將计划放在了丞相李斯面前,李斯良久没有说话。

而后,李斯又见到公子端来一碗茶,这碗茶来得恰到好处。

接过茶水,李斯喝了一口,茶水咽下提神醒脑,却也依旧蹙眉,低声道:“公子,是如何知道此法的?”

扶苏回道:“书中有写。”

公子扶苏好读书,东巡之后就有了收天下书的贤名。

这当然是贤名了,一个喜读书的公子有多么的贤明,天下都看在眼里。

谁敢说公子的不是,李斯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李斯很怀疑公子的这个策略可能不是书中所写的,在秦为丞相这么多年,李斯自然知道关中土地的情况。

不在关中住数十年,不走遍关中的土地,是想不出这种策略的。

而放眼关中,以前李斯也没见过谁能写出这等方略。

再看眼前的公子,李斯道:“公子是少府令,此事当该公子主持,臣这就送去北郊。”

当丞相去了北郊,当天下午,北郊就送来了皇帝詔命,由公子主持此事。

身为少府令,要调度国家力量需要得到皇帝的许可。

扶苏还知道这个工程可能会加剧后世的地下水位抬升,从而导致后代的渭北局部沼泽化。

可就像是当年郑国开挖郑国渠,以及如今的改土增收计划,国家要建设,人们的生產劳作离不开当下的物质需求,在文明与岁月的选择上。

几十万人的粮食问题面前,扶苏毫不犹豫的站在人的一边。

现在扶苏要在渭北的土地上创造一个农耕文明的增產神话,建立歷史上最早的循环农业范式。

两月后的驪山,始皇帝从车驾中睡醒,他接过內侍递来的文书,看了眼文书上所写,都是关於各县的田亩记录。

嬴政问道:“依照扶苏所言的节气,今天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哪一个节气?”

护送在一旁的王賁道:“是小满。”

“小满……”

王賁又回道:“公子立下二十四个节气,也將每个节气作了论述,臣看过。”

“什么论述?”

“公子说小满节气时,正值南方暴雨最多的时节,南方的江湖满灌,是麦子满盈的时节,臣以为此节气亦有祥瑞之意,小满正是丰收。”

听到车驾外的话语,嬴政沉默不言,就连身边的王賁也在称颂著扶苏的贤明。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港综:从龙城岁月开始 从机甲坟场开始无限进化 国运游戏王:只有我知晓卡图故事 难道我就是神 照美冥:向水影大人献上忠诚 没钱上学的我只能去当邪神了 领主:从打造植物要塞开始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 乃木坂之上行的坂 从民俗文字游戏开始救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