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兵败如山倒(1/2)
第334章 兵败如山倒
东面传来的喊杀声与铳炮声渐渐稀落,最终归于沉寂。
即使未有快马来报,作为久经沙场的老行伍,向荣也清楚东边的佯攻已经失败了。
不多时,一骑快马卷着烟尘疾驰而至,马背上的骑兵滚鞍落马,踉跄着扑到向荣和邓绍良面前,脸上混杂着烟灰、血污和惊恐,声音带着哭腔:“军门!东边东边的弟兄们败了!短毛早有防备,火力太猛!郑游击当场战死,兄弟们死伤惨重,冲不出去.退退回来了.”
尽管早已预料到此结果,但当噩耗真真切切传来时,向荣的老躯还是肉眼可见地一震。
向荣闭上双眼,沟壑纵横的面肌剧烈抽搐了一阵,旋即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挥了挥手,示意报信兵退下。
“彭逆.奸猾似鬼老夫这点声东击西的小把戏,终究还是让他看穿了。”
邓绍良嘴唇翕动,想说些什么安慰向荣,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苍白无力。
他看着向荣那张愈显憔悴的老脸,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之感。
向荣抬起头,浑浊模糊的目光越过前方黑压压一片的军阵,投向南方:“臣若,我们没有退路了,带上兄弟们冲吧,是生是死,在此一搏。”
言毕,向荣猛地咳嗽起来,咳得弯下了腰,邓绍良连忙上前搀扶,哽声道:“军门!”
向荣摆摆手,倔强地直起身:“如今,只剩下这南面一条活路了。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铜墙铁壁我们也只能,一头撞上去,带上兄弟们冲吧。”
“绍良先行一步,军门保重!”
邓绍良下马,摘下盔帽,郑重地朝向荣磕了三个头,旋即跨上战马,头也不回地朝前方走去。
老楚军、老镇筸兵中的老兵油子不少。
东边的铳炮声这么快就停了,很多老兵油子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有些老兵油子攥着怀里沉甸甸的金银,明明是没有任何温度的贵金属,此刻却感觉无比烫手。
来到阵前,邓绍良调转马头看着前方惴惴不安,蠢蠢欲动的老兵,他知道,若再不说些做些什么,鼓舞士气,莫说突围,恐怕部队顷刻间就会炸营溃散。
向荣在后方统带督战队压阵,前方稳定军心的千斤重担,全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邓绍良拔出腰刀,高声吼叫道:“东边的铳炮声都停了,你们听到了吗?那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
清军士卒们一愣住,茫然地抬眼望着横刀立马的邓绍良,这怎么成了好事呢?
邓绍良脸上挤出一种亢奋的表情,继续他的表演:“东边佯攻不成,说明短毛布设于重兵于东线,在南边没布设多少兵马,南边的长毛营垒现在必然兵力空虚,防守薄弱!这是天赐良机,是向军门为我们创造的突围良机!”
尽管邓绍良的这套说辞漏洞百出,但在极度恐慌和渴望求生的士兵听来,却如同溺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
这些清军士卒们也很希望邓绍良说的是真的,麻痹自己。
他们下意识地望向南面北殿部队阵地,那里似乎确实比预想中要安静一些。
邓绍良趁热打铁,声嘶力竭地咆哮道:“弟兄们!想活着带着怀里的金银到长沙享福的,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跟着我,趁着南线长毛空虚,我们一鼓作气冲过去!
只要冲破这道防线,长沙城里的米饭、肉汤、娘们都是我们的!想想家里的父母妻儿!想想回去后的好日子!是像个爷们儿一样冲出去活命,还是像个孬种一样烂死在这里?回答我!”
被谎言和生存欲望刺激起来的士兵,开始发出零星的回应,继而汇成一片狂热的呐喊:
“冲出去!”
“跟着邓总戎!”
“杀回长沙!”
邓绍良不再犹豫,猛地挥刀前指,用尽全身力气吼道:“今日我邓绍良与你们一同冲锋!要死,我等死在一处!要生,我等一起杀出去!狭路相逢————!”
前方的老楚军和邓绍良手把手带出来的镇筸兵精锐们用尽平生力气喊出了最后三个字:“勇者胜!”
在邓绍良的驱策下,岳州大营的精华,三千老楚军和镇筸兵精锐排成了还算整齐的进攻阵型,开始向南面的北殿部队营垒缓缓推进。
南面的北殿部队营垒与清军前锋队列相距三里有余,如此之长的距离显然是不可能全程冲刺的。
事实上步兵冲锋,绝不是像很多影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大老远就开始漫无目的地狂奔,这种做法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以正常人类的体能,负重从几百米外冲刺,跑到敌人面前时早已精疲力尽,毫无战斗力可言,只会成为活靶子。
再者,冲锋的威力在于密集的队形带来的冲击。
一旦士兵们以不同速度奔跑,队形很快就会散开,冲击力将荡然无存。一支散乱的进攻队伍很难在肉搏中战胜严阵以待的敌方防守军阵。
在保存体力和维持队形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通过敌方火力杀伤区是冲锋的核心原则。
稍微受过点训练的部队,冲锋时在进入到冲刺阶段之前,通常是以正常的步速前进,至多快步走。
影视剧中的冲锋场面,只出现在最后八九十米,乃至三五十米冲刺阶段才会出现。
在这个距离冲刺,方能保证冲锋的士兵在接敌时仍有体力进行白刃战。
突围的岳州大营清军为了壮胆,朝着远在射程之外的南面北殿部队营垒放炮,以壮声势。
伴着阵阵沉闷的炮响,炮弹呼啸着飞向南方,实心铁弹却大多落在了离北殿部队阵地还有老远的空地上,炸起几团微不足道的尘土。
与此同时,南线北殿部队阵地上,却是一片冰封般的冷静。
士兵们隐蔽在事先挖掘的壕沟、土垒之后,将装填完毕火帽枪、燧发枪、鸟铳架在垒壁上,等待军官下达开火的命令。
两个野战炮连的炮手们手握拉火绳,死死盯着眼前那片似无边无际,如同潮水般缓慢涌来的黑影,等待突围的清军进入野战炮射程。
罗大纲亲自坐镇前线一处瞭望塔上,通过单筒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清军的推进。
当清军先头部队踏入距离野战炮炮兵阵地一公里内时,罗大纲果断下达了命令:“野战炮连全体都有,目标敌军前锋密集队形,开火!”
随着瞭望塔上的旗语兵打出旗语,北殿野战炮兵阵地上爆发出远比清军猛烈、整齐得多的炮火轰鸣声。
十二门小拿破仑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经过三个月严格训练的炮组操作娴熟,射击精准,灼热的实心铁弹破膛而出,掠过半空,砸向正在行进的清军队列之中。
彭刚从旗昌洋行购置的小拿破仑炮全称为m1841型6磅野战炮,口径93毫米,身管长1.52米,炮重389公斤。
小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是可以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
理想的情况下,这个距离打爆破弹(开弹)对软目标的杀伤效果更佳。
奈何旗昌洋行售卖给彭刚的炮弹中,只有实心弹和霰弹,没有爆破弹。
故而野战炮连的炮兵们在八九百米的距离只能打实心弹。
好在清军的冲锋队形足够密集,饶是八九百米的距离上打实心弹,十二门小拿破仑炮一轮炮击下来,还是给突围的清军带来了十几人的伤亡。
清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远程精准打击打懵了,推进的步伐顿时一滞。
邓绍良声嘶力竭地出言弹压:“不许停!冲过去!靠近了短毛的炮就没用了!督战队!敢后退者格杀勿论!”
在军官的呵斥和督战队明晃晃的腰刀逼迫下,清军只能硬着头皮,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蠕动。
随着双方的距离拉近到四五百米,炮兵阵地上那些汉阳兵工厂自制的四五百斤重的野战铜铁炮和更轻便的劈山炮也开始加入了合唱!
这些火炮虽然射程和精度不如外购的小拿破仑炮,但胜在数量更多,即使堆数量,给清军造成的伤亡也不逊于十二门小拿破仑炮。
上百门各式火炮喷射出的实心铁弹如同扫帚一般,对着密集的清军队列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横扫!
弹幕一层层地剥开清军的血肉之躯。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闪烁,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突围的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想要后退,但他们身后是向荣亲自督阵、刀剑出鞘的督战队,任何转身逃跑的人立刻就会被无情斩杀,以儆效尤。
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这种绝望将许多老楚军都逼疯了,他们发出野兽般的嚎叫,眼睛血红,麻木地跟随着前面的人潮,向着前方继续推进。
随着距离的拉近,清军残存的队列如同被剥皮的洋葱,一层层地暴露在北殿铳炮打击范围之内。
震耳欲聋的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封锁着清军退路和后续梯队。
当清军先头部队挣扎着进入一百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时,北殿部队阵地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略显散乱的枪声。
装备了能打米涅弹线膛枪的教导营精锐射手率先开火。
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射手,依托工事,冷静地瞄准、击发。
线膛枪极高的射击精度和远超滑膛枪的射程,在这个距离上展现了恐怖的杀伤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