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武昌不是广州(2/2)
码头工人、商贾小贩、江上船夫一应人等,大部分都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涌到江边,一睹北王和北殿圣兵凯旋之风采。
鞭炮声从各个码头接连不断地响起,噼啪作响,红色的纸屑如雨纷飞,与漫天飘扬的黄色旌旗交相辉映。
得胜的将士们在甲板上向岸上挥手致意,他们虽面带征尘,但精神抖擞。
英舰百合号上,英吉利领事阿礼国与刚刚从汉口完成商业考察的怡和洋行资深代表马地臣,肩并肩地站在百合号上的指挥甲板上,凝望着武汉三镇万人空巷、欢声雷动的狂欢情景。
北王万岁的呼喊声甚至隐约可闻。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自发组织起来的盛大庆祝仪式,与阿礼国、马地臣在清国官府治下城市的麻木、颓败、毫无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景象。
靖港一战结束后,随行观战的法兰西、美利坚使团成员便已提前回到了武昌,在彭刚准予租借给他们的土地上规划建设武昌领事馆。
阿礼国已经从同法兰西、美利坚两国随行观战的使团成员交流中得知,此次彭刚西征非常顺利,击败了好几十千清军,至少打下了三个威尔士面积大小,甚至面积更大的新领土。
凝望着江面上正喷吐着黑色煤烟的明轮船,及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帆樯如林的内河桨帆船和小舟。
马地臣猛地灌了一大口酒,饶是琥珀色的玉液琼浆也无法压下他喉头的干涩和心中的懊恼。
“领事先生,看看看看这一切!我们当初真是诶!上帝啊.”马地臣终于无法保持冷静,他放下酒杯,手指紧紧抓住冰凉的栏杆,指节泛白。
“我们……我们犯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性的错误,领事先生,我们被白的鸦片白银迷住了眼睛,死死抱着和清国朝廷签订、实际上连他们自己都无力执行的条约!我们以为这个彭刚,不过是又一个装备低劣、目光短浅的叛乱者.”
阿礼国的脸色比他杯中的白兰地还要阴沉。作为一个职业的外交官,阿礼国比马地臣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了这股新兴力量的威胁与潜力。
“不仅仅是错误,是严重的误判。”阿礼国皱着眉头,罕见地低下高傲的头颅,承认了自己的失职。
“我们看到了一支正在崛起的、拥有现代化迹象的军队。他们的船队编队,岸上民众的组织程度这绝非吴健彰口中普通的土匪流寇,或许江宁的那群人是,武昌的这位,绝对不是。
我们当初坚持要求彭刚保障鸦片贸易,甚至以此作为承认和援助的前提,现在想来,确实是失策了!”
他想起了之前与彭刚几次不愉快接洽,彭刚对烟土贸易表现出极度厌恶,对他们的贸易要求嗤之以鼻的场面似历历在目,犹在眼前。
“现在呢?”马地臣长叹了一口气。
“我们本来有机会,有机会成为彭刚最早,最强有力的国际朋友,有希望获得他治下矿产开采权、铁路修筑权、甚至更优惠的关税协议!而现在,我们在他眼里,恐怕和江宁方面认为的那些支持清廷的洋妖没什么两样!”
“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我们在其势力扩张的关键时刻,没有给予任何支持,反而因为烟土问题和贸易关税分歧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位北王看起来可不是一个健忘或者容易妥协的人。”
阿礼国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必须立即向公使阁下详细报告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至少是对这位北王的政策。或许现在再次同其接触,代价会比初次接触高昂,但总比等到他彻底掌控长江流域,而我们被完全排除在外要强。”
马地臣颓然叹了口气,望着窗外那支凯旋的雄师和沸腾武汉三镇,喃喃道:“代价.是啊,错过了最佳时机的投资,总是要付出溢价的。只希望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好在江西南昌方面的清国地方官有意同咱们接触,或许,我们能在南昌那边找补一些我们在武昌失去的利益。”
虽说马地臣等人在彭刚这里并未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利益,此前他们在长江内陆也无既得利益,但在马地臣、阿礼国等人看来,法兰西佬和美利坚佬同彭刚签订了丰厚的贸易合同,而他们英吉利却没有获得便是吃亏。
就在阿礼国、马地臣两人互倒苦水之时,码头方向传来的一阵异常骚动打断了他们的思绪。
起初是激烈的争吵和女人的尖叫声,很快演变成了怒吼和打斗声。
罗伯特中校急匆匆地跑上指挥甲板,气喘吁吁,紧张兮兮地向阿礼国报告道:“领事阁下!不好了!刚才有三个我们从上海带来的马德拉斯护卫溜出了码头,混入岸边中国人庆祝的人群中去,他们……他们调戏当地妇女被抓了个正着,现在被激怒的中国人追打到码头来了!人越聚越多!”
“法克!又是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印度佬!他们当这里是广州三元里么?!”阿礼国闻言脸色骤变,破口大骂。
“该死的印度佬,在哪里都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和肛门!”
马地臣探头向码头望去,只见码头上已是一片混乱,三个头缠白巾马德拉斯护卫正狼狈不堪地向停泊在岸边的英国小船跑去,他们身后,是数百名手持棍棒、扁担甚至石块的愤怒武昌百姓。
人人脸上充满了被冒犯的愤怒,嘴里怒吼着“打鬼佬!”,“抓住那些畜生!”。
人潮汹涌,情绪激动,并且越来越多百姓加入到了追逐的队伍之中。
更糟糕的是,小船上的水手,以及码头上其他几名英印士兵,见状立刻习惯性地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和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汹涌的人群。
他们试图按照以往在远东的经验,以为几声枪响就足以驱散这些无知软弱的远东暴民。
“住手!不许开枪!不许开枪!谁敢开枪,我撤了他的职!”
阿礼国几乎是声嘶力竭地朝着那艘英国小船怒吼,圆鼓鼓的啤酒肚因极度的愤怒和恐惧而剧烈颤抖。
在这个敏感而又关键的时刻,在彭刚数万得胜之师眼皮底下,在武汉三镇军民如此激昂排外的氛围中,任何针对当地平民的流血事件,都将是灾难性,难以挽回的。
这不仅仅会坐实他们洋妖鬼佬的形象,更可能引来北殿军队直接的军事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他猛地转身,对罗伯特和马地臣吼道:“罗伯特!该死!快!将他们带回来!记住,不许开枪!马地臣!立刻派人去向武昌当局解释,这只是个别人的违纪行为,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立刻把那三个该死的蠢货抓起来关禁闭!向人群喊话,承诺会严厉惩处,无论如何,必须安抚住他们的情绪!另外,向我们周围的武昌驻军求助,请求他们出面维持秩序,保障我们的安全。”
马地臣看着码头上剑拔弩张的局面,看着那些愤怒的中国面孔,再回头望向江岸那无边无际的人潮,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涌上心头。
马地臣一面下船,一面嘟囔道:“法克!妈乐法克!该死的印度佬!恐怕现在连站在站台上的资格都快保不住了!”
在汉阳门码头迎接彭刚敏体尼、夏多、马沙利、金能亨等法美两国使团的人员知悉此事也不由得破口大骂,埋怨起英吉利佬连手底下的印度奴才都管不住。
武昌和汉口的当地百姓可不认识什么英吉利人,法兰西人,美利坚人,印度人。
在他们眼中,凡是长得和自己不一样的,一律都是鬼佬。
虽说此事和他们法美两国使团的人员无关,当地百姓可管不了这么多。
此事若不妥善处理,肯定会影响到他们法美两国传教士在汉口的传教,营商活动,甚至武昌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在武昌的正常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