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崇禎隆盛奇录(2/2)
对此,朱由检只能表示无可奈何,大明朝的生育率並不如正常时期那么高,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成年人都无法饱腹,也无法保证能够活下来,今天有一顿过得去的饭,看不到明天的粮去哪儿混。
男子要当牲口一样卖力吃粮,而女子,甚至像顾横波这样的,在幼女年纪就得去找地方,去那等骯脏之地,靠手艺挣银子吃粮。
粮食,成为了决定大明朝,人口增长速度的绝对关键,正因如此,朱由检最终还是决定要和莫臥儿继续打一场。
至少要让莫臥儿承认,大明对阿拉干整块地区以及孟加拉省的达卡等区域的统治。这些土地上已经有数十万汉民在耕种了,尤其是阿拉干地区和马六甲城附近土地,所有先前土著民的土地都被明朝军队抢走,分给了汉民耕种水稻。
稻穀的需求,吸引著朱由检必须控制这些土地。
那就打吧!
孟加拉的田地,成了朱由检决心加大陈奇瑜的兵力,扩大战爭,整个南洋都必须完全纳入到天朝体系之內,包括孟加拉!
隨后的几日时间,朱由检给自己放了假,以祭祖为名,带著万人规模的的宫人扈从,以及緹骑军队前往祖地凤阳,告慰乡老后下了旨意,免掉凤阳府五年的农税和杂项税,隨后又在二月左右下了扬州府。
皇帝去了扬州,皇商们是围著皇帝御驾沿途討要生意,海商诉苦的事其实就是一件事,因为欧罗巴的红毛夷失去了大员、菲律宾海的吕宋等群岛、马六甲城等等地区,在南洋的贸易越发减少。
皇商中的船商,现在完全靠给马尼拉城、马六甲城、以及阿拉乾的陈奇瑜部干活,来赚地区难民、皇帝和大明朝廷的银子。
给朝廷干活利润不小,但和西洋的贸易比起来,买卖的东西稀有度就上来了,价格普遍都有所上涨,利润不小,甚至是皇帝搞了通胀银的情况下,依旧是要比朝廷的生意多赚几成利的。
几成的利润可不是小事,这些船商手中的船只和水员也不可能尽给皇帝、朝廷打工对吧?
那点利润根本就不够船商们的野心,他们既然还有大量商船在手里捏著,自然是想著赚更多银子。
这次来问皇帝討要的就是个思路,就是这些过剩运力,他们船商该怎么做,才能將运力化为银子。
皇帝却反问了一句,隆庆开关后,允许东、西洋的贸易,你船商本就可以直接去比印度洋更远的地区贸易,为何仅仅拘束在印度洋和南洋活动呢?
这不就是作茧自缚吗?
船商们一个个面对皇帝的反问,倒是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分別是两套逻辑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前往西洋更深处的海域做贸易。
一是航线的不熟悉,这一点限制很大。
没有清晰的海图,很可能让商船面临一些“海怪”、礁石、海底大漩涡等等危机,没什么船敢於深入更远的海域探索。
一般大明的商船都是绕著海岸不远的地方,进行贸易航线。
像大明朝海军舰队,有了数百个对海域相对更加熟悉的葡萄牙俘虏兵,並且海军舰队的明朝水员从葡萄牙人那有所学习到海上航行的知识,才能进入深海区域探索和航行。
关於这些海商的需求,朱由检无奈的亲手绘製了一份潦草的海图,不对,准確来说是绘製了一份大概的世界地图。
並在上面標了十几个国家和区域,划出一大块是大明的,当然,地图上的大明,他一直划到了乌拉尔山脉。
“这是我大明朝,那是莫臥儿,这个就是吕宋,那块就是奥斯曼,他们是被隋唐打跑,迁徙到这的西突厥人,这块土地再往西就是欧罗巴……”
当然了,他这份所谓的海图,完全没有涉及到距离,无法明確的使用海里制来清晰大海的航行远近,就只能告诉船商们个大致世界寰宇的概念。
皇帝的意思就是,你们可以在这些国家间进行航行贸易,至於海图,你可以购买海军部的海图。
大明海军舰队现在使用的海图,就是用葡萄牙人绘製的海图,去寻找澳洲的决定,也是因为海图的存在,才让舰队有信心去寻找那块,皇帝十分看重的陆地。
也就是澳洲区域的探索。
而卖这些比较详细的军制海图,则也能挣一笔皇商们的样子,而且朝廷或许在將来,也能利用这些商人,获得一些海外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