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首届明藩会议与大明诸藩国排行榜(2/2)
陈奇瑜一口气拉了三十七万人给他,基本上满足了大半,对南京城新外围城墙的建设人力需求,剩下的十几万人可以通过继续招募来处理,让內阁和外廷大臣都是鬆了口气。
南京外围城墙修筑,绝对是大明近百年来最大的工程建设,光是近二百里长的城墙,
就需要大量的石料和木材。
不过据说民间有人搞出了一种极为便宜的石料粉,可以混水和泥沙来製作出一整块方方正正的石头,而且很结实耐用。
这还是因为皇帝先前颁布的民宅房屋建造中,使用木头为主材,將需要缴纳超高税的新政结果。(註脚:为了留存木材造海船)
老百姓只能用黄泥和石头来建造木屋,有人想出了烧砖,垒砌出了砖房。这些砖房短期內就在福建等地大量修建,耐用性还算不错,但还是离不开少量木材。
孙承宗也是靠著红砖,修建了这几十万南洋蛮民的屋宅。
皇帝將自己的打算暂且按下不表,而是缓缓问道:“此次固始汗入藏,兵部是怎么个章程?”
孙承宗答道:“启票陛下,此事与我大明,应无干係吧?羈之所撤去以后,藏地是连朝贡之事都不见了,何必去管他们的死活呢?”
这种回答被朱由检猜了个正著,你看看,我就说在这帮文人眼里,压根瞧不上藏地,
绝不是他自己胡的。
哪怕是此刻大明鼎盛中兴了,对於藏地的重要性,依旧完全无视,是以蛮夷之地看待的。
华夷之辨的思想,始终扎根於大明百姓官员的心里,根深蒂固,短时间內难以彻底去除。
別说是藏地了,哪怕是广西,也依旧有不少人认为广西属於夷地的。当然,大明对广西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並且汉民逐渐融入当地,这方面在广西,逐渐变得能够纳入华夏本身。
但是藏地,恕朱由检直言,哪怕迁民到一定比例,依旧难以更变这种思想,这是地形决定的。
但朱由检面色还算寻常,只是语气稍有不同,道:“如此,更该主动进入藏地干涉此事才是!正所谓,宋时李燾就有名断:臥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朕以为,对於固始汗此举,应以喝阻,令其撤回瓦刺,绝不可纵容其兵加藏地。”
此言一出,孙承宗顿时觉得头大,连忙劝道:“陛下,青藏的地缘极其凶险,若是朝廷意欲遣兵西进,绝非易事,老臣请陛下!务必三思!”
“此事交由朕来决断吧。”
“便令秦良玉之子马祥麟,提石柱川兵入藏。”
朱由检挑眉,疲倦之態一扫,眼中寒光让孙承宗都连忙低了低头,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让忠贞侯秦良玉为征藏提督,兼任地方巡抚之职,其子马祥麟任西藏总兵官,令忠贞侯整顿所辖军备,於九月期间,提白杆兵入藏。”
孙承宗轻嘆一口长气,他对此有所预料,但还是道:“老臣接旨。”
“嗯!”
朱由检点点头,他说著,突然又问一句道:“孙应元可回京了?”
“是的,陛下!孙应元应於三月归营,正於九江编练军马。”
“哦?先前调去朝鲜,阅其战报知其魔下折损不少,现今其所辖京营存有多少军马?”
孙承宗作为老人,但作为军务本职,自然是用不著翻阅记录了,直接开口回皇帝的问话答道:“孙部现今,应当有官兵步卒六千三百人,骑兵七百。”
也就是七千总数,还算可观。
朱由检点点头,这个兵马保留下来,又都是经歷过和多尔袞死斗的士兵,几年编练战力可用。
於是他说道:“那便將他调去秦良玉那辅佐兵戎,若是水土不服,士兵不耐高原,就暂且驻防四川,总之凭忠贞侯支用。”
孙承宗有些皱眉,他反对道:“陛下,京营派遣各地作战,已经支用不少,若再调一支去边地,有损京畿的基底,恐於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