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科奇地狱——白骨如山!(2/2)
圣旨写字当然还是很轻鬆的,哪怕皇帝是后来人,写一手繁体字也有好些年了,不算简单但也是挥毫自如,事到什么基本上能写什么。
但皇帝很轻鬆写这一次御笔亲书,却让陈奇瑜办事儿的压力一下子上来了。
陛下!你是忘了前不久南京修城墙,臣这刚刚给你捞走三十万男丁了吗?
现在的阿拉干和明军西孟控制区內,哪儿还有那么多人口啊?
陈奇瑜烦恼的很,谁都看得出来,朝廷和皇帝这些年,对他这块是玩命的羊毛。
最让他无语的是,皇帝对他这块,羊毛一直都不是钱粮。
他有钱有粮啊!但不。
钱都是陈奇瑜主动拿给皇帝孝敬、討好用的。皇帝自己是从未主动要他拿钱、拿粮,
至今还一次都没有。
婷的一直都是人口和土地。
皇帝您要真的是想在南洋玩一手改土归流,你拉点生员给我,我给您把儒学、文字推行下去不就得了吗?
改革地方信仰啥的,对他的能耐来说,毫无压力,根本就是轻轻鬆鬆的工作。
陈奇瑜在担任云贵总督的时候,皇帝就给他安排改土归流的政策,教他去试了下,简简单单啊。
既然改土归流对他来说这么简单。
皇帝陛下您何必非要迁挪走我这那么多人呢?迁走了我这几十万人,再把几百万汉民送过来重新开垦,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当然他也是不敢问,但也连忙勒令贺人龙和吴三桂的军队,让他们停止杀戮,儘可能把人掠到达卡和吉大港去。
吉大港是南洋最重要的海港贸易节点,明军到来之前,这里是贸易繁荣,毕竟除了广州,就是吉大港和马六甲最为活跃。
从吉大港输出的黄麻、稻米、丝绸,虽然当地输出的丝绸质量较差,但是色泽鲜艷,
也有一点的纺织业基础。
但因为明军的破坏,当地贸易结构基本荒废,港口生意更是陷入停滯状態,海船数量锐减至几十艘,人口更是凋零到头,到了必须外来迁移人口,才能逐步恢復的地步。
而达卡城么·
就是陈奇瑜最头疼的问题了,他很想回皇帝一封奏疏:咱们是不是能就此事吧,好好谈一谈,您容臣缓一步,增加到五万人行不行?
原因么,其实很简单。
达卡城是在的,这肯定没问题啊。
但是当地的人口,不好意思,哪儿还有当地人?
我这上哪儿给陛下你去找当地人,重新开始恢復贸易啊?
他在达卡可待了足足三年吶!
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再给你送走三十万人,其中一多半都是达卡的男人,妇孺也被后续几年都送去了马六甲,现在的达卡可是实实在在的空城一座,没有人烟的鬼地方。
你一口气要將达卡恢復到二十万人口,那么多的人。
陈奇瑜是真的感觉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