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山陕的三份报告(2/2)
两位能人,间接导致满清入关,导致了这一次的神州陆沉,该杀!
念及於此,他传召自己最能打的太监,方正化。
“皇爷,传奴婢可是有事儿吩咐?”
方正化面色瓷白,甚至是堪比女人,瓜子脸的容貌,有些清冷,若非身材虽並不健硕,但却高拔。
朱由检是觉得他是有点丹凤眼,就实在有些阴柔,有些许女子模样。
皇帝淡定的翻阅奏疏,口头与其吩咐道:“你亲自带上东厂番子、锦衣卫緹骑,跑一趟山陕。”
他丟出一张纸,纸页在空中飘飘然,落於方正化跟前,白纸上有写著三个字。
刘宗敏。
“杀了他!”
方正化从地上拾起纸条,不动声色的看完收入怀中道:“皇爷,世间多有重名者,像此名..”
朱由检抬眼警了他一眼,令方正化连忙住口,低了低脑袋。
“像这么一件小事,都要朕多提一嘴吗?”
“奴婢岂敢!”
“米脂县去找。”
方正化连忙匍匐在地,表示恭顺,边上的王承恩见此情形,上去脚踏在他胳膊上,將方正化端翻,提点道:“行啦,皇爷的吩咐听清了,就下去好好办差,別在殿上跪著了。”
他这算是给方正化解围,省的方正化还在那跪著告罪,方正化也是连忙起身弓著腰,
给皇帝和王承恩都拜了拜,小声说:“奴婢这就去办!”
等方正化人走出去后,朱由检才重新真的把自光收回,放到奏疏上面。
其中奏疏,以朝鲜的梅之焕的奏疏比较关键。
其中提及了朝鲜王李棕,与梅之焕商议,能够允许朝鲜从天朝大明那,购买燧发火枪。
对於火器,朝鲜自从挨了倭国一顿胖揍之后,就沉迷鸟不能自拔,后续又见到这些年明军火器的犀利,对於燧发火枪就显得格外关注。明朝火器相对价格便宜,在崇禎年间,一桿火平均价格下来一两银子都不到,炮就更便宜了,好一点的铁炮也就几两银子。
也就是大明朝这提高了质量要求,也用上了蒸汽机,现在才贵了几倍。
朝鲜要买燧发枪,这燧发枪明朝这儿的工艺需银怎么说也要六两多,而朝鲜给的价格才四两。
大明朝不做亏本的买卖。
朱由检直接拒绝了,直接告诉梅之焕发直笔道,直接让他回復朝鲜人,燧发枪的技术成本就值二两,加上特殊的工艺,成本价在十一两。
对此,大明愿意用成本价十一两齣售燧发枪两千支,再多就得问兵部去特批了。
这倒手一卖,接近三倍的成本,在此时的人来看,当然是非常虚高的价格,但相比较后世来看,其中的间接成本相当於没有,综合成本相近,朱由检是给的自认为非常公道的。
当然了,朱由检也是种爱买不买的態度,他本身就还在给自己的军队补充燧发枪,现在整个大明朝总共装备了三十万支左右的燧发枪,比起两百万军队来说,相当不足。
並且大明一向是给火器定期淘汰的,另外还得为各府库预备一些燧发枪,对於买卖火器,目前大明没有这个需求,目前朝廷也不差这点钱。
一支燧发枪最多赚个六七两银子,两千支也就是赚上一万多两白银而已,连一府衙缴纳的杂项税都比不了,还不如出口点粮食赚得多。
朱由检现在不缺钱,缺的依旧是粮食、马、铁料还有铜。
当然黄金属於经济基础,算是结算单位,不关乎需不需要,而是买卖东西衡量价值用的,朱由检是有多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