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杀的正是兴起!(2/2)
多尔袞看在眼里,眉头一皱,立刻命弟弟多鐸带上一些骑兵过去抵挡,隨后自己带大部分骑兵先行绞杀祖家的辽东铁骑,
数万骑兵於此地混打死战,四千辽东铁骑如今已经是不足千人,家丁们奋勇力敌,將伤势严重,已经陷入昏的祖大寿护著一同朝外突围。
这些辽东家丁们誓死血战效命於祖家,非是主僕关係,而是亲如兄弟家族亲人一般!
传闻,李如松带辽东铁骑时,战死家丁一人,他都会哭泣,与文人墨客交流之时,提及自家家丁战死,便会湿润眼眶,极其爱护自家家丁的性命。
君惠及吾亲,此身虽陨莫敢忘恩!
只要是能护住主家的户首,战死沙场,死亦安便!
周遇吉奋力搏杀,血沫溅了一脸,家丁亲卫不断隨他游斗杀进杀出,让他能够在当中,保住性命,他也儘可能的保持蠢旗的安危,护住士气。
还没在马背上歇息半刻,就见一白甲兵持著长矛,驾驭战马前来衝击阵型,一矛头刺来险些穿他颈甲,被他压住矛杆,从马上拽下来,一夹马儿腹部,用马蹄证死!
一整套打法,动作流利,让眾家丁叫好。
这倒不是说周遇吉的武功有多强,而是这白甲兵尚且年幼,臂力不足,突地被他一用力拽下马背,接一战马铁蹄蹬面,一层血雾炸起,便將此人杀死。
时间过去多少年,此时的八旗老子弟早已不见,只有一些青年女真人在披掛白甲。
这些白甲兵的战斗力比起先辈,根本不是一个级数,在崇禎三年时间的白甲兵,能单独应付杀死两名明军士兵,也能够对抗明军最精锐的辽东士兵。
但现在的女真白甲,和关寧骑兵都不是能够应付的地步。
因为年纪太小,一些白甲兵的年纪不足十八岁,是多尔袞拉出来凑兵员总数的。
多鐸带著一整队白甲兵,拦下了赵率教,双方激战死斗,一边掩护著布达齐撤离,一边抢刀挡下明军。
多鐸正当少年,英勇无敌,刀枪更是满兵无双,连杀关寧骑兵十几人,又夺过一桿明军长矛,挑杀明军副將孙諫,並挑尸拖行百步!
眼见如此,赵率教大怒,想要与他死战,被眾多骑兵阻拦,不想让主將和多鐸爭锋,
以免有失。
多鐸则是猖狂肆意的大笑,左手刀,右手矛,接连又杀明军,並且连续挡下几枚弓箭,瀟洒从容,又是一矛扫落一名辽东骑兵,扫的人甲內肋骨都断掉两根,內臟受损严重,只剩下半条命。
在先前的內部作战,多尔袞和豪格的爭斗里,受了箭矢,也是多鐸亲手救下他,挡下了鰲拜。
歷史上的多鐸號称满洲第一猛將,也唯有他能以少年神勇抵挡鰲拜。
砰砰砰!
一阵阵火枪又杀蒙古人,刀光翻飞的京营大太刀骑兵终於杀溃蒙古兵,个个银白札甲血染,在战场一角的白雪中,十分显眼!
多鐸被枪声惊动,见到这些奇怪的长刀骑兵,手痒难耐,勒马迴转,带著眾多白甲兵就朝京营兵马杀去。
刀锋滴落蒙古人的血,明盔明甲的大太刀骑在领军游击的刀指方向,也瞧见了这些白甲兵,尤其是领头身穿蟒纹布面甲的多鐸,是一手马刀一手长矛,囂张醒目!
杀的正是兴起!
长刀在手,血不沾刃!明军自然是不惧,屠刀在手掌中捏的正是滚热,需要血水降温。
一声马哨声,几声不齐整的“万胜”之词,明军刀骑纷纷用力夹了下马腹,勒马扭著马首朝多鐸一方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