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吴三桂入藏(2/2)
皇帝觉得这东西很不错,並且也要求那些皇商大力製作这东西,就是为了大明军队可以在这种寒冷条件下,获得一些可靠的热源。
毕竟皇帝最重视士兵,像北方的辽东镇和宣大镇军队,都是常备木炭和煤球的。
“提督大人,这鬼地方咱们真要一直待著吗?这鬼地方时下五六月份还飘著雪呢!
可陕西已经是大旱了。”
“矣!怎么好与提督说的?这可是朝廷的諭旨,咱们当兵吃粮的有什么好说的?”
“可这鬼天气,实在是反常,冬天比北方还冷,夏天还是比北方冷—”
“这叫高原,蠢笨!”一个士兵朝著秦良玉拘礼,脑袋朝后头这个还在嘟囊著嘴,吐槽这个吐槽那个的士兵低喝道。
土兵脖颈一缩,不敢再抬头张口。
面对此情,就是秦良玉,也唯有嘆上口气,道:“朝廷说了,会安排大兵更替,现在这些时日就咱们来驻防,放心吧,朝廷会有赏赐下拨的。”
一听有赏赐,这些士卒无不面色一缓,都是苦命人出身,替朝廷用命效力,不就是为了手头多上几枚银幣吗?不就是为了家人,能够在灾年好好活著吗?
有钱就行,有钱家人都能活下去,有钱就有粮,有粮就有后来。
秦良玉想著一些朝中的事,目光朝城下望去,雪纷飞,难见地表,唯有大明的日月旗帜在飘荡。
这城才多高?不过两丈而已,就已经瞧不见城下的地面了,旗杆隱藏在风雪中,根本瞧不清。
秦良玉想了想,又对这些守堡兵道:“把城墙地上的兵都给吩咐了,守好城,若是闹了事,军法严惩!”
几人连忙恭敬的凛报:“小的遵令!断不敢因小失大,有误军事!”
“嗯!谨慎些便好。”
等秦良玉领著人走了,这些小兵才吐出一口长气,无奈何,这秦良玉治军极为严苛,
虽然说物质上不做短缺,但一旦土兵导致了大过,军法从事,严重者必杀无疑。
大明朝,在这藏地,开始也匯聚援兵,吴三桂是领兵上昌都,兵行堪称神速,一路涌入藏川,其实並未受高原太大影响。
这些明辽军瞅人的目光,暗暗泛著猩红之色,见到这支大军的云南百姓是战战,
被这股子冲天杀气震镊的躲起来。
以至於吴三桂大军只要一到达地方,川藏百姓是无不骇然,畏畏缩缩,不敢在大军到时上街去。
毕竟是搅得南洋土蛮人人闻之色变的吴三桂,云贵川的百姓也是多有听闻,知道他杀人甚多。
这叫吴三桂落到了和歷史上孔有德一样的情况,一路上好些地方吃不上粮食,只能靠著补给骤马,以及秦良玉的帮调,才能继续行军赶路。
崇禎十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吴三桂大军抵达了三竹节,並见过提督秦良玉,秦良玉惊嘆於吴三桂的少年英俊,而吴三桂也是十分敬仰这位女侯爵,二人相见,秦良玉为了拉拢,以吴侯称呼,请他相助,得力共同对付盘踞青海的固始汗。
对付蒙古人,那吴三桂其实是没什么压力,蒙古人算什么?
他当年连皇太极的八旗老满洲都对上过,对付蒙古韃,岂不是隨便打杀?
明辽军都是自视甚高,十分的高傲,对蒙古人都有了解,並没有什么惧怕,吴三桂磨下的官佐甚至有点跃跃欲试,想要建功。这一点令秦良玉有些惊讶,心中琢磨这些辽兵,
到底战力如何,想想自己要不要先试试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