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谨慎看待罗剎袭击的陈新甲(2/2)
这如果就这么匯报上去,自己这总督还干不干了?
不要说以后去內阁了,他南京都没脸进去!
副將琢磨一番,问:“总督大人,不妨由末將亲自带一支兵马,小范围的搜套?”
搜套,过去的搜套没有两三万大军是不可能干的,大明对蒙古人也很警惕,小规模的出兵容易被围,往往出塞搜套就是几万大军。
蒙古人很机敏,小规模的我就试试看能不能打,一旦遇到明军大规模的搜套,就直接退出河套,朝北遁逃。
明军的骑兵少,一般也就不会深追,而等明军撤离,蒙古人又再赶回来“不可,搜套事关重大,怎可轻易出兵?”
陈新甲摆手打断,隨后嘆道:“此事就此留中,告诉魔下將士们,不准將此事流传到监军那去,以后出塞的夜不收,改三队为一支,要谨慎小心。”
副將连忙拱手抱拳,答道:“末將这就去吩咐。”
陈新甲想要压下此事,原因无他,一是他来的目的就不是负责打仗的,是来维稳的,
皇帝不会喜欢他主动出兵,再说他根本不清楚罗剎人的实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陈新申什么情况都不清楚,也不敢轻易动兵。
二是罗剎人显然是小规模的进入河套,恐怕连林丹汗都不清楚,他要出兵,打谁?
万一人罗剎跑了,自己动兵岂不是会令林丹汗紧张?万一激起大战,绝不是闹著玩的。
先压下事端再说,既不能让皇帝知道,也不能扫荡河套,只能当是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切都好的样子。
崇禎的十年十一月份,吴三桂带著大兵离开藏地,对他而言,就像是一轮游了高原。
他在撤走之前,也算是配合作战,与秦良玉一同和固始汗爆发过一些小规模的战役,
双方拉锯在青海,明军依赖一些屯堡来抵御固始汗的进攻,吴三桂则会在接到秦良玉调令的情况下,率部分明辽军参与,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令固始汗有些被动。
明辽军的作战方式,其实要比固始汗带的瓦刺骑兵更凶狠一些,吴三桂也是驍勇善战,往往选择亲自带精锐家丁角逐,令瓦刺骑兵感觉有些棘手。
论规模,瓦刺骑兵中有数千准葛尔人,以及上万名和硕特蒙古骑兵,但面对悍勇的辽东兵,显得不是很能得心应手。
只是皇帝的调令到了,吴三桂的位置將由黄得功接替,目前正在调兵遣將,正在赶来的路上,而吴三桂则调往辽东,本人需先前往南京城面圣。
这让秦良玉有些受宠若惊。
黄得功也是隶属南直隶的京营,皇帝等於是把两位京营总兵官都调过来给她指挥了。
至於京营的战斗力,至少諭旨中所言的,调过来参战的黄得功,手中的骑兵数量会比吴三桂更多些。
这是个好消息,现在秦良玉能够调用的骑兵,除了自己那二百来个白桿枪骑兵,就只有藏巴汗的牧骑兵马了。
藏巴汗当然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要让他全力替大明作战,秦良玉是从未想过,但藏巴汗魔下这几万骑兵,对於和固始汗长期作战,是不可或缺的机动力量,
至少可以在关键时候,让固始汗忌惮一二。
黄得功刚刚带著本部官兵登陆山东,便开始接管当地的一千山东骑兵,稍作整顿后,
便前往江南。
两京营於南直隶短暂停留,修甲胃和更替火枪、弓箭等兵器,隨后黄得功从京营中接收五千铁骑,合马步官兵共一万三千人,进兵向藏地赶去。